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八战争开局 (第3/3页)
传令军官进来领命。 石玉严厉的吩咐道: “传令下去,让我军士兵全部换上西平军服。让张将军留下一万人守城。今日天黑之前要将全城清理干净。明日要让百姓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城门照常开放,但是在没有接到本王的第二道命令知前。一律只准进不准出。 其余的人马全部随本王向金城进发。今日天黑之前必须赶到离金城三十里增家镇!” “是!末将令命!” 石玉看了一眼那个瞪着一对死鱼眼的西平太子,又冷声命令道: “对了,派几个人好好照料这位西平王子跟我们一起走。如果他在路上有任何闪失,负责之人一律按军法惩治!” “是!末将令命!”… 九月二十四的下午时分,轩辕皇帝率领的十万大军就安照他与石玉的预定行程,到达了离金城四十里地的梅岭。轩辕刚下令安营扎寨,就有原驻军的一个将军拿着石玉的飞鸽传书前来见驾了。 “末将驻梅岭守将刘石原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轩辕使出内力,双手往上一托。将刘将军托了起来,并温和的说道: “平升,刘将军快快请起!现在是行军打仗,以后那些虚礼就免了吧!” “谢皇上恩典!” 同时习武之人,刘将军被皇上双手隔空轻轻一托,腿不自觉的就站了起来。他立刻被皇上深厚的内力所折服。再加上皇上谦和的态度。让这位从军三十年的铮铮汉子从心里敬重。 轩辕急切的问道: “听说你收到英王传给朕的信了?快拿来给朕过目。” 刘将军一站稳,立刻呈上了石玉写给轩辕的信。然后就一直默默的注视着皇上的举动。 轩辕急忙接过信,立刻展信阅览。随即就见他拍手大笑道: “好!好!好!”在他周围的军兵全都因为皇上突然发出的三声感叹,而驻足看向他。轩辕接受到众多疑惑的目光,立刻举着手中的信大声喧布: “众位将士!一定奇怪朕为何事开怀吧?现在朕说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几千人的场地立刻鸦雀无声!大家都伸长耳朵等着皇上的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就是,英王爷首战告捷!他们已经于今天早上不损一后一卒的倒下了珩城。并活捉了守城的西平三王子巴特南。” “哦!皇上万岁!景和万岁!…”轩辕的话音刚落下,顿时响起了整齐一至的震天欢呼。轩辕微笑着举起双手,将这呼声压下。又大声说道: “各位将士!等我们拿下金城之后,与英王的大军汇合后,再来庆功。现在,大家各就各位。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遵命!” 这时轩辕的营帐已经支起来了。他冲着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 “速传参军以上的将军北来议事!” “是!”几个传令官立刻骑着马分头去请他们各自负现的将军们。 十万大军自然不可能走到一起。不然当安个宫就得占多大地方啊!那想不扰民都难了。可是轩辕早有圣令,行军不能有半点扰民之事发生违者革杀忽论。并且不准沿途的地方官员出来接待见驾。违者与扰异同处。因此他们这一路行军才能得以如此顺利。而皇上始终与众将士同吃同宿,并无半点特殊要求。 传令官走后,轩辕又对身边的刘将军说道: “等他们都到齐得有些时间。你先随朕进来,朕有事吩咐你去办。”说着率先进了军帐。 刘将军进到皇上的军帐中一看,瞪时傻眼。他做梦也想不到皇上的军帐里面居然只比一般的士兵的帐子里面多了一张放满公文的书台,和一些简易的折叠小凳。很显然这些都是为等一下到来的那些将军们准备的。 轩辕早已习惯了将军们这样的目光。因为他第一次在自己的营帐之内诏开军事会议时,所有与会的将军都是与刘将军一样的目光。轩辕当时什么也没有解释,第二天他就收到消息,所有将军都将自己的营帐换成了他的一样。同时也撤销了为军官们准备的小食膛。 他指着桌前的小凳对刘将军说道: “刘将军坐吧!” “哦!谢皇上!”刘将军愣了一下神之后才反应过来谢道。 轩辕摊开军事地形图,指着梅岭去金城的必经之道‘一线天’问道; “刘将军在此驻军多年,可有让大军快速过这一线天的良策?” 刘将军面露难色的摇头说道:“回皇上,这一线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称。一次只能过一个人,末将惭愧。至今仍无良方。” 轩辕抿嘴点了点头,正色命令道: “刘将军听旨,朕命你立刻将我十万大军已到梅岭,不日将攻打金城的消息放给金城守军!这事越快越好,闹得越大越好!不得有误!” “是!末将令命!”虽然完全不明白皇上的用意为何。可是听从号令是军人的天职。因此刘将军立刻接受皇帝发下的了军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