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检察官_第六章平步轻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平步轻云 (第3/5页)


    “如果找不到这块石碑呢?”

    “即使找不到,也要让人们知道,通过海市蜃楼知道,《西游记》中描写的西天雷音寺就在莲蓬山!”

    “然后呢?”

    “然后更改寺名,通报全世界!到那个时候,咱玉清寺就天下闻名了。”

    “最好能找到这块石碑。”

    “一定能找到。”

    “一定能?”

    “…”…

    在省内媒体记者的眼皮底下,在王东山看到的那个地方,写有西天雷音寺五个大字的石碑找到了。通过文物部门的鉴定和推断,这块锈迹斑斑的石碑,距今约有3千年的历史。随后,省外有60多家媒体派人来采访。

    果然不出王东山所料,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中国西部的莲蓬山发现了西天雷音寺的遗址一事沸沸扬扬。

    开始,省市佛教协会不准玉清寺改名,他们牛说牛大、角说角长。会长是南卧龙山卧龙寺主持,他说,在全省名山名寺中,只有卧龙寺才是正宗的。副会长是北风雏山雷云寺主持,他说,雷音寺和雷云寺谐音,在中国西部,已经有了一个雷云寺,就不可能再出现一个雷音寺。

    在全省佛教界高层争执不休时,中国乃至世界,都知道了中国西部的雷音寺,而且此雷音寺就是《西游记》中的彼雷音寺。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关于在中国西部发现《西游记》中雷音寺遗址的理论文章也出现在了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

    一时间,中国西部莲蓬山,成了国内外旅游业的热点,游客纷至沓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开发莲蓬山的优惠政策。开发商、建筑商等各行各业的精英全涌进了西部莲蓬山。

    不管你佛教界批不批,不论省市佛教协会的会长们同意不同意,西天雷音寺的招牌已经挂到了山门上,因为,西天雷音寺五个大字是省委书记亲自题写的。分管文教卫生、佛教协会的市委副书记王东山亲自上山,题写了龙飞凤舞的这样两句话。

    第一句是小字:

    “《西游记》一书中西天雷音寺遗址”

    第二句是大字:

    “中国西部西天雷音寺”

    紧接着,省上及中央“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相继挂到了山门口。…

    从此,中国西部莲蓬山西天雷音寺成了西部继敦煌莫高窟之后的又一大旅游景点。这一年,莲蓬山雷音寺的门票收入翻了上千倍。

    王东山发现、建议开发莲蓬山有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极大赞赏。很快,王东山的威望就超过了唐学强。近日,有消息说,陈云天要升了。据说,陈云天向省委推荐的市委书记人选是唐学强。王东山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一震:该不是唐学强做了什么手脚吧?不然的话,为什么陈云天会推荐唐学强而不推荐自己呢?

    王东山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莲蓬山雷音寺。

    今天的莲蓬山到处是一片兴旺景象,建筑物和建筑工地比比皆是,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一唐大师更是今非昔比,银发童颜、银髯飘逸,连披的袈裟都是上等的布料做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更是与以往大有不同,活脱脱一副高僧大师的做派。张口闭口要么“老衲”长短,要么是“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唐大师把莲蓬山和玉清寺造就成名山名刹的愿望,因为王东山的“一个发现”挖出来的一块“锈迹斑斑”的石碑,便如愿以偿了。既然名不见经传的莲蓬山成了名山,他就得有名山主人的做派;既然默默无闻的玉清寺成了大名鼎鼎的雷音寺,他做为主持大师就更得有大师高僧的架式。好在几十年来,一唐大师博览佛书,研究透了历代高僧的经历遭遇,连细枝末节都不放过,就连个别高僧走路的姿势,他都学了不知有多少遍了。所以,他才能迅速适应今天的新形势。

    今天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也许,今天的某些“巧合”他都想到过。可是,做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做为一个在文革中死过一次的人,做为一个想做点事情的人来说,要制造一个天衣无缝的“巧合”似乎还有点于心不忍。

    再说了,如果这个局、这个套,在设计和发现过程中出了偏差,不但会前功尽弃,而且他个人和寺院的名声会毁于一旦。陈胜吴广的把戏之所以能得逞,完全取决于他们了解民心和做事巧妙。《水浒传》中的圈套更是如此。

    他敢想而没有敢做的事情,王东山替他做成了;他想做而不忍做的事情,王东山也替他做成了。他感激王东山的同时,也庆幸当年这个养子是收对了。在他内心感情的天平上,王东山已经远远重于唐学强了。这又能怪谁呢?谁让他唐学强是一根筋呢?谁让他没有一点儿心眼呢?想到这里,他下定了两个决心。

    第一个是利用名山名寺的效应,完成他弘扬佛法的夙愿,为人类造福。第二个是帮助王东山在仕途上发展,争取以他研究了多少年的为官经验为共产党造就一位清正廉洁的高级干部。

    此刻,一唐大师正和日本佛学家谈论佛法,助手告诉他市委王副书记来了。

    一唐大师礼貌地冲日本人说:“各位先谈,老衲得去见见这位叫王东山的政府官员,失陪。”

    在一唐大师的静室里,一唐大师放下了大师的架子,和养子王东山亲切交谈起来。

    “东山呀,”一唐大师说:“知道和坤官至一品,他失败在哪里吗?”

    “知道。”

    “说说看。”

    “一个字,贪!”

    “说的好!古今凡高官出事者,都离不了这个‘贪’字。你可给我记住了,还是陈毅元帅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放心吧。父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