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水能覆舟 (第4/4页)
有了!我真的有罪啊!”刘仲夏问:“盖木头楼是谁的主意?” “我的。” “图纸是那里设计的?” “市城建设计院。” “市城建设计院怎么会这么设计呢?你搞这个设计时送了人家多少礼?” “个人一分都没有送,设计费他们是按规定收取的。” “他们得不到好处,怎么会设计这样一个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图纸呢?” “设计方案是我提出来的,我们是仿古建筑公司。仿古就得有古迹的味道,我真混呀!我真没有想到会这样呀!…” 刘仲夏望望检察院、纪委陪审的同志,无奈地摇了摇头。 … 一个晚上过去了,案子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审讯王成的结果,仍然是天衣无缝… 第二天,专案组的同志们又分头讯问了跟朱坤荣有关的单位负责人,如城建设计院、土地局、城建局等十二家单位,这些单位的头头和经办人员,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同一个口径… 调查木材供应商的同志也回来了,那个叫梁平山的木头贩子也被带到了专案组。这些年,梁平山的木材生意早就不做了。说到给朱坤荣供木材盖“兰河第一楼”的事,这位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农民瓦罐里倒核桃——哗啦啦啦全说出来了,而且说的和朱坤荣的一模一样。问到朱坤荣为什么会用那么大的价钱买他的木头时,梁平山说:“那是一色的无节白松,盖楼美的了不得!东西好,价肯定高呗!” “这价也高的太邪乎了!” 梁平山振振有词:“黄盖的苦rou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愿卖他愿买呗!”… … 所有与“兰河第一楼”有关连的嫌疑人员,都以或“谈话”、或“隔离”、或“审讯”的方式集中到了专案组。按规定,有个别人24小时之内必须解决问题,否则你就得放人!到点了,这些人是放还是不放? 唐学强不加思索地说:“如此简单、如此口径一致、如此干净利落的案子,你们见过吗?” 大家说,确实没见过!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107名无辜的、天真无邪的孩子,走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呀!他们有什么错?他们悲痛欲绝的父母、爷爷奶奶、亲朋好友有什么错?既然都没有错,这厄运为什么就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兰河第一楼’,究竟给国家造成了多少损失?” 专案组的成员们个个都义愤填膺,摩拳擦掌,他们让1号检察官做指示,唐学强指到哪我们打到哪! “他们就是没有受贿也有渎职行为,对不对?对这些不负责任!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人,凭什么仅限于24小时?…你姓朱的害了多少人?那个叫梁平山的农民,你那木头是银子做的?为什么卖那么多钱?其它的,我想不用我说什么了吧?大家认真一些,出了问题我唐学强负责!” 大家都以鼓掌的形式,赞成唐学强的意见。 专案组副组长、省高检副检察长高久辛站了起来:“有个事儿宣布一下,市公安局局长刘仲夏同志、刑警王朝南同志,从现在起离开专案组!” 刘仲夏、王朝南面面相觑,很不自然地站了起来。 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对刘仲夏说:“省厅来电话说,你们那边有重大的案子让你们去办,赶紧去吧。” 刘仲夏、王朝南走出了房门,被送出了专案组。 为了工作的需要,专案组秘密地搬到了郊区的军区通信站里。这里的保密工作是一流的,大门口有专门的解放军哨兵,24小时站岗雷打不动。大院里,还有不定期巡逻的解放军督察。 为了配合办案,唐学强他们办案期间,解放军督察组就变成了专案组的安全保卫队。这是省委书记苏清林听到案情“天衣无缝”后,特意安排的。他在电话里对唐学强说:“检察官先生,我等待你凯旋而归!” 接电话前,唐学强斜躺在军用铁床上陷入了沉思,造成案子天衣无缝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他们在这之前串通一气了?串通一气是有可能的,拿他们办案人的话来说,这叫串供。看来串供组织者的政治敏感性、法律知识是很超前和丰富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巨大的“串供”工作。 接完省委书记的电话后,检察官更有信心了。他甚至感到,省委安排的那个常委扩大会很有意思,会不会是省委书记故意安排的呢?他是不是感到了省委常委中可能有人和“2.6特大火灾”案有关?否则,一个本来应由省委副书记参加的部门联席会,怎么规格高到了省委常委扩大会呢?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在会上,跳的最高的是省委副书记官阶平。这个人难道是官阶平?不太可能!官阶平的为官唐学强虽不能说十分清楚,但也是了解一点的。他心直口快、刚正不阿,不贪不占、两袖清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怎么可能和本案有关联呢? 据说,官阶平还有头脑简单、容易被人利用的一面。头脑简单是心直口快的结果,被人利用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以官阶平的资历,以官阶平的政治经验,他是不可能轻易被人利用的,除非对方手里有打蛇七寸的把柄,让官阶平不得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来? 这个人是谁?是王东山吗?王东山的狡猾,王东山的阴险,他是领教过多次了,难道是王东山在左右官阶平?有这种可能性,…对了,这一切,会不会又是王东山“依法办事”的结果呢? 唐学强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对!在这些单位找王东山的条幅,然后再找送条幅的人,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可是,你暗中调查一个在职的副省长,合适吗?… 检察官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