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教堂里并不安静,仍充满了各种细小的声音…如水波般轻轻流泻的风琴声,正弹奏一首广为流传的情歌;出席来宾相互的低声交谈;偶尔来自不同角落的一两声咳嗽;甚至连晚到宾客就座时,衣服所发出的沙沙声都依稀可闻。而在这些表面的声音之下,空气中所凝结的仍然是一股骆凯琳早已熟悉的屏息期待。这样的气氛曾经困扰过她,因为仿佛来宾所期待的是正规婚礼之外的任何失控场面。但是现在她知道,每当新娘即将步上圣坛走道之前的气氛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静静地走进靠近圣坛一处隐蔽的角落,以便对全场的布置、摆设做最后一次快速的视察。在那里几乎没有人能看得几尢她,当然她也不希望引起注意。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样的日子里她总是穿得如此简朴…像今天,一身咖啡棕素色连身裙聊缀以样式最简单的饰物…而且只沿着场边及后方过道谨慎地走动、来回地检查…总是不停地检查。 此处视野极佳,她的视线能扫遍这圣马太教堂的每一寸地方,注意到每一绺缎带是否都结得整齐;每一根蜡烛是否都挺直而且燃得旺盛;每一朵插在圣坛上的花朵是否都鲜丽地盛开。这一次的主色是青苔绿搭配蜜桃红,在这六月的黄昏里,这样的色调组合尤其显得更加出色。 检查完毕,凯琳又往新郎休息室的房间里窥探,确定新郎没有紧张得“临阵脱逃”后,便沿着侧边走道径往新娘休息室走去,一路上她只以点头、微笑招呼朋友或顾客。半途中她注意到母亲骆安莉不寻常地对她竖起拇指,像是在打什么暗号。 是鼓励吗?凯琳眨着眼觉得有些意外。这场婚礼马上就要进行,在这个节骨眼上所有的前置作业能达到尽善尽美吗?但是无论如何,那手势应是母亲对她信心十足的表示,不管有没有必要,都令她打从心底涌上一股温甜。 就在她走到教堂后面时才蓦然看见他。他独自坐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仿佛是在婚礼进行前最后一刻才悄悄地潜进会场。但是他的出现显然已经曝光,凯琳这时才明白刚才母亲那个小手势的含意。母亲已经先发现他,因而想表达对女儿的支持之意,或许也想阐明立场,表示她原先并不知道他今天会出现在这里。 其实母亲的心思是多余的,凯琳在心中告诉自己。寇培恩回来参加他侄女安琪的婚礼,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敝的呢?经过了这些年,她已经能够以平常心面对他的出现了。 寇培恩,她想着,那个迷人、风趣、富于魅力,同时也顽固、专断、自我中心的寇培恩,是那种永远不会在一个地方或为一个女人安定下来的男人。 经过十年的狼迹天涯,他终于又回来了。 他一身剪裁完美的浅灰色西装和精心修剪过的黑发,使他看起来既沉着干练又值得信赖。一般来宾会猜想他应该是一位律师、一位医生,或是机械工程师之类的,正好都符合他父亲原先对他的期望,但这也正是令凯琳尤其感到滑稽和讽刺的地方。他身上唯一和专业人士形象不甚相称的是那晒成古铜色的肤色,然而却诚实地说明了他真正的生活类型。 饼去几年来他四处打工,曾干过餐厅洗碗工、计程车司机和冲狼板教练。凯琳之所以知道这些,倒不是冈为他曾经捎给她任何只言片语,而是在春岗这样的小镇里,没有什么事能逃得过人们的议论纷纷。尤其是有关于寇培恩的蜚短流长…那个曾经让人寄予厚望,却因那场家庭悲剧而整个改变的年轻人…更是传扬得特别迅速。 她走近他的时候,他抬头看着她。凯琳发现自己目光直直深入他冷漠的暗灰色眼眸之中…她绿色的眼睛微微睁大,不由自主地迎向那股瞬间爆发的冲击。但她随即强使日光移开,并加紧脚步想尽快走到教堂后面。 正当她经过他所在的那一排座位时,却一脚踏在磨石地上不平的地方,她的高跟凉鞋顺势一滑,发出一记尖锐的摩擦声,引来很多宾客的引颈探头。所幸寇培恩及时伸出手让她抓住,才使她免于跌倒。但她仍费了一番劲才使身体恢复平衡。“谢谢。”她低声地说,然旨很快地放开手继续往下走。 接下来的片刻里凯琳极力想掩饰脸上的窘态,心中不禁气恼地责怪圣马太教堂当局。 这时司琴开始弹奏另一首情歌。新娘的母亲原本在大厅外来回踱步,一听到换了曲目便停下来问道:“是不是该我出场了?”她一脸彷徨地从厅门外探向那间小小的新娘休息室,仿佛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凯琳拍拍她的手臂说道:“马太太,一切都会顺利进行,不要紧张。”然后让一位引导员挽着马太太的手臂进入敦堂正厅。说实在的,像这样的场合,如果没有专人认真地打理一切,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凯琳不禁在心中感叹着。 她来到新娘休息室门口,里面大腹便便的摄影师吉儿正替新娘摆定姿势,准备拍摄新娘和她的伴娘们以及一位小花童的合照。新娘已是一副泫然欲泣的神情,但在凯琳看来,那却是恰如其分的完美。待摄影师按下快门后,凯琳随即说道:“时间到了,小姐们,该进礼堂就位了。” 凯琳指导伴娘们排成一行,接着给司琴打手势,然后计算着节拍,让每一位伴娘出场的间隔时间都相同而且步伐一致。她只希望不要有人走到铺有白色地毯的走道之外,因为万一在磨石地板上打滑,可不见得都会那么幸运地有人扶住。 她不禁想到刚才寇培恩伸手扶住她的那一幕。他手臂上的肌rou如同钢索一般,显然他是在什么地方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才练就出那般力气。往后她再听见人们对寇培恩这方面的议论或传言.将不会再有所怀疑。 趁着进场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