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回白发怪人 (第8/10页)
他说完,冷哂一声,长身掠下木桥。 其余的蒙面人,也都是武林高手,虽然凛于此桥的危机重重,但在对方冷嘲热讽之下,皆都无法忍受,同时冷哼了一声,相继掠下木桥。 谷底“哗哗”之声,惊心动魄,木桥在微微颤动,十一颗心也在“卜卜”地跳动。 因为这是传闻中,从无一个武林高手安全渡过的“不渡桥”啊! 十一个蒙面人,都是当今各派小一辈中的高手,经验也极丰富,深知此桥长约五六十丈,即使全力施为,也要五六个起落,才能到达彼端。 但此桥不亚龙潭虎xue,寸寸惊险,自都不敢大意,仅将轻功施展二三成,每一个起落,不过两三丈远近。 因为假定桥身有机关,或者有人在旁暗袭的话,不至力尽而被所逞,十一个蒙面人心机相同,不谋而合。 这时,十一个人每人想距两丈左右,全神戒备,步步为营。 但对面黑洞之中,却是一片死寂,好像刚才口出狂言之人,已经离去。 又好像此人正在狞视着“临深履薄”的十一个蒙面人,嘴角噙着残酷的哂笑。 突然—— 一声惨嗥,来自为首的第一个蒙面人,其余诸人倏然收住身形,向前望去。 只见为道之人好端端地,单足拄地,身形摇摇晃晃,极似“喜鹊闹枝”的上乘身法。 诸人微微一怔,看此人的身法,似乎并未遇险。 但适才一声惨呼,分明发自他的口中。 明知此桥危机四伏,却又看不出丝毫端倪,这是令人气馁的主要原因。 所谓:“远怕水,近怕鬼”即是这个道理。 幽谷之中“哗哗”之声不绝于耳,除此之外,四周仍是一片死寂。 这本是刹那间的事,当第一个蒙面人,身形摇晃至第十一次时,突然又是一声惨呼,划破寂寥的夜空。 而这一次却是发自第二个蒙面人。此人与第一个蒙面人如出一辙,单足拄地,身形摇摆不定。 这突如其来的危机,直使其余蒙面人混身鸡皮疙瘩暴起,因为他们虽不知前面两人是否确实遇害,但两人都是惨呼了一声,且形态如出一辙,显然凶多吉少。 最后一个蒙面人较为刁猾,他之所以落在最后,可不是轻功最差,而是故意如此,以便危急时,只要一跃,即可返回绝崖。 然而自以为聪明之人,往往不是真正聪明之人,当他身形微动,正欲回身纵起,跃上绝壁之时,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呼。这一声惨呼,较之第一、二个蒙面人,更加令人心悸。好像一个人在刚刚发现一线生机时,又濒临死亡边沿的呼声。 接着,中央八个蒙面人惨呼之声,此起彼落,转瞬之间,即归于沉寂。 除了第一、二个蒙面人外—— 全都身形摇摆,单足拄地,当然,谁也没有看到对方狰狞的面孔,因为十一个蒙面人全遭毒手,一个也未幸免。 蓦地—— 绝壁上又出现了三个身影,也都是面戴布罩,但身法之快,较之罹难的十一个蒙面人,又高出多多。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未出声,显然地,这三人虽未出声,却是同路。 其中一人身背一支沉重的巨笔,恐怕不下二十余斤,笔杆上雕着“七紫三羊”四个草书。 另一个较为奇特,腰悬三个奇大的骰子,和两块乌黑的铁牌。 仔细一看,敢情是两张牌九中的“天九王”两牌互撞,发出“狰狞”之声。 而那两个奇大的骰子,像小儿拳头似的,恐怕每一个也有一斤余重。 那骰子银光闪闪,上面的点子十分醒目,显系精钢打造。 另外一人,身背哭丧棒,此棒粗逾鸡卵,钢刺累累,长逾三尺,且通身呈深蓝之色,显然浸有剧毒。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身背巨笔之人,长身一掠,不下八、九丈之远,落在先前落罹的第十一个蒙面人左肩之上。 此人身背巨笔,身法矫捷,又是两个起落,即站在最前面惨死的蒙面人肩头之上。 下面僵立的尸体,仅微微摇晃了几下即止,其轻功造诣可见一斑。 由他那顾盼之态看来,此人可能十分骄狂。 另外两个蒙面人、也相继飘落,各距六、七丈分立在几个单足拄地的尸体肩头之上。 蓦地—— 绝壁上又出现四条人影,也是戴有面罩,其中两人轻功之高,犹在后来这三个蒙面人之上。 其中两人略一打量,立即携手弹起六、七丈高,以“比翼双飞”之式,斜掠而下。 站在最后僵尸肩头的蒙面人,尚未发觉,两人已轻点他的左右肩,身形再次拔起四丈来高,向前平掠。 他俩越过中央一个蒙面人时,最前面那个身背巨笔的蒙面人已经发觉,霍地迎面推出一掌。 空中两人力道已尽,其中一个身着宝蓝长衫,身材修长之人,突然“嘿”的一声,宝蓝长衫如饱帆般地涨起,同时单掌向袭来的掌风一吐。 “蓬”的一声,身背巨笔之人,立被震下僵尸的肩头。 但他身手了得,身悬半空,向木桥上推出一掌。 这一掌有两个目的,第一,可借反弹之力,重跃到僵尸肩头之上;其次,是想试探这木桥之上,是否仍有毛病。 只闻“铮”的一声,木桥之上立即钻出一支长逾两尺的巨锥,发出“嗡嗡”之声。 说时迟那时快,这仅是空中两人借力纵身刹那间的事。 空中两人回头一看,暗叫一声“好厉害!”敢情这十一个惨死之人,身形摇摆不定,乃是被一支巨银白裤脚中穿入,自肛门戳入肚中。 因此,这十一个蒙面人在一声惨呼之后,连挣扎也没有挣扎一下,即告绝命。 “不渡桥”所以能震慑武林,闻之色变,当真不是过甚其词。 这仅是一瞬间之事,身背巨笔的蒙面人大吃一惊,但他身负绝技,临危不乱,一式“紫燕斜飞”足尖在锥身上一点,又腾身跃上僵尸的肩头。 这时那携手双飞的两人,已借身背巨笔之人一掌之力,欺起十二、三丈之高。 此刻他们已过此桥之半,距彼端不过二十余丈。 那身材修长之人,一声清啸,两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交剪数十次“刷”的一声,斜掠而下。 以“龙门三戏狼”之式,起伏三次,即飘落在桥的另一端。 这时,站在三具僵尸肩头的三个蒙面人,不由同时惊呼“鬼府”传人梅雪楼! 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