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不知道的事 (第4/6页)
多也就只能维持这个信息交换水平了。 “我认为你还是问问舅舅比较好,首先这事儿未必是真的,其次舅舅就算再婚了也不影响你们的父子关系。”唐宓最后说。 “道理是知道啦…但谁说得准呢。再婚了就不要孩子的事情多得很呢,我好多同学家里都是这样的。” 这事儿也真不好下定论。舅舅此人很是复杂,到底人品如何,唐宓也无法确定。 好在唐明朗的沮丧时间很短,他很快振作起来,吃烤rou吃得不亦乐乎。 姐弟二人结账出来,沿着学校外的小路慢行。 前方有个熟悉的身影,从师大北门外的小咖啡店里慢吞吞走出来。 “咦,那不是小郭老师吗…”唐明朗上前,大声招呼对方。 这学期开始,郭家颖的家教也基本告一段落,李如沁请了更专业的人士教明朗英语,轮不到郭嘉颖出场了,此刻能在校门外遇到郭嘉颖,对唐明朗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 郭嘉颖将视线从校门处收回,看到姐弟两人,愣在当场,没打招呼。“小郭老师,好久没见啦。你怎么在这里?”唐明朗挺欢快地问。 “嗯。”郭嘉颖镇定下来,回答道“过来有点事情,找高中同学。” 唐宓的心思却转了几转-——郭嘉颖的同学? (2)班是理科班,没有在师大读书的吧? “这样。”唐明朗不疑有他“哪找到没有?” “我到了。” “只可惜你没早点过来,”唐明朗说“就差一点你就可以跟我们一起吃饭啦。” “你来找明朗?”郭嘉颖的目光落在唐宓身上。 “是的,不过我准备回学校了。” “那一起走吧。” 于是两名女生和唐明朗告别,一起离开了师大附中。这是唐宓第一次来师大附中,只知道地铁路线,她看着各种路牌,准备绕一条街去地铁站时,被郭嘉颖拉住:“你往那向走干什么?” “坐地铁啊。” “坐什么地铁,最方便的是公交车好吧,附中外直接有车到大学门口。” “哦…”只一个问题就完全暴露了唐宓的“不出校门”本质。 郭嘉颖用无奈的眼神看她:“跟我走吧。” 郭嘉颖果然很熟道路,几步就带着她去了公交站,然后上了公交车。人不多,两人找了位子坐下。 “你还挺熟路的。”唐宓把书包抱在怀里。 “我真不想跟你比较。”郭嘉颖面无表情。 和唐宓比对道路的熟悉,赢了也没什么意思。 “…”两名曾经的校友,现在也是校友的女生,照说关系应该比一般人好,但可惜她俩这些年的交谈加起来,不超过十分钟,两人有了很长时间的共处阶段,也没什么可说的。 可唐宓是那种一句话不说也不会觉得尴尬的人,最后还是郭嘉颖先说了话。 “你很少来学校找明朗。” 岂止“很少”简直是“唯——”她平时连校门都不出,自然也是很少来找自己这位表弟的。 “嗯…”唐宓说“他快高二了,所以问问他的出路…” “他要出国读书的。”郭嘉颖说,语气平平,听得出对此十拿九稳。 “李知行也是这么说的。”唐宓说。 “他mama很早就安排好了他的出路。” 前舅妈是个控制狂,这点唐宓是有所领教的。郭嘉颖问她:“你打算工作吧?” “是的。"” “挺好。可能的话,我也想工作…”郭嘉颖转脸看着车外,过了一会儿才说“工作了才有钱,老跟爸妈要钱的感觉真是…没出息。” 这话听得话里有话,唐宓问:“你有什么打算吗?工作还是读研?” “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就业也就那么回事,方方面面都在学,但理论多专业性不足,找工作不如学软件的。虽然工作是可以找到…但除了码农,好像能做的工作也不算多,收入也很一般。”郭嘉颖难得地露出了困惑表情,看起来很是头痛。 “你的想法和李知行的差不多。”唐宓评论。 “他做决定肯定比我难多了…”郭嘉颖感喟得很“我都想象不到李知行会去什么IT行业当码农。” 唐宓想了一下,那一幕的确无法想象,于是她也被打败了。 “李知行这人目标很明确的,他大学这几年一路走来,章法很清晰。他应该早就可以去国外读书,却选择在国内读大学。”郭嘉颖说“我看他虽然还没完全找到目标,但大方向是有的。” 她和李知行同班同社团,平时接触非常多,哪怕李知行不说,他的想法她大致也能揣摩一二。 "是吗?”唐宓说。 郭嘉颖说:“你不会以为他没事干才去当社团会长吧?积累人脉不知道多有效率。我估计接下来,他会出国,进行更专业一点的研究后,再决定具体做什么。” 唐宓想了想,李知行确实很早就开始了人生规划,她确实不应该觉得奇怪的。 “不过,对前路迷茫的时候,再读读书总是没错的。” 郭嘉颖最后说。 唐宓也深以为然。这是学校里流传的一句老生常谈的话。 值得老生常谈的都是有着普适真理的特性,否则也不会流传多年。 虽然众多大三学生都饱含困惑,唐宓的步伐却一步步走得坚定无比。寒假的时候,她照样带着优秀的成绩回了家。 这一年的冬天有些冷,宣州也难得下了雪,唐宓到家时,窸窸窣窣的细雪完全笼罩了唐家村,将其衬托得宛如人间仙境。 外面虽然冷,厨房却暖暖的,外婆的灶火烧得旺盛,映得土墻上一片金黄,预示着下一年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