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下一段人生 (第4/6页)
都没见过。 她和叶一超也很久没见了。她入学后不久换手机号的时候,倒是给叶一超发过一条信息,说自己已经换号了。 众人挤满了三张桌子后,就开始点菜了。这顿饭的主题就是“交流”高中拼了三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同学们在一周之后,对大学和自己的学院、专业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更有着自己的想法,因此坐下后,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和其他同学交流心得感想。 在座的同学分布于两校的不同专业,文理工医各个学科都有,譬如卢明远学化学,王威在华大读精仪等,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交流起来也很有趣味。在学习上,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想,大学不比中学,全国的优等生汇聚一堂,压力很大,连叶一超都深以为然。 卢明远就笑他:“叶一超,你在开玩笑吧?你可是参加过IMO的人啊。” 叶一超说:“我们系很多人都有参加过IMO集训队的经验啊。”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最后一起得出个统一的结论—— “数学系还是太非人类了。” 唐宓想,其实数学系也不算非人类,自己所在的专业,各种牛人都有,似乎更可怕一些。 这时叶一超问她:“唐宓,你们学院怎么样?你还习惯吗?” 在座中人都知道唐宓素来寡言,也不强迫她说话,叶一超是第一个主动和她交谈的人。 宓慢慢说:“听老师们的介绍,好像就业什么的还不错。我不太清楚,还没正式上课…” “当然差不了啊······”王威发表感言“你那可是最不差钱的经管系啊。” 唐宓其实很想说,本学院普遍就业好并不等于她就业也好,在统计学上,这是两个怕差太大的论题。但如果现在说这番话,对调节气氛没好处。 毕竟还没上课,关于学习的话题也聊得不是特别深入,很快,话题也转移开来——比如群众先抱怨天气的差劲和食物的难吃,再之后转移到八卦新闻上头。比如谈一谈高中同学的其他动向,某某和某某在暑假阶段好上了,某某和某某在暑假阶段分手了,某某出国了,又或者谈一谈大学舍友的奇怪举动,讲述自己学院里的奇妙传闻等。 酒过三巡后,李知行终于来了,他一来气氛更加热烈,众人的欢呼声达到了顶点。 郭嘉颖拍了拍她身边的空位:“这里,我给你留的位子。” 李知行微笑颔首,在她身边落座:“好,多谢你。” 王威很惊呀:“咦,李知行,你和郭嘉颖关系还挺好的?高中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很熟啊。” 郭嘉颖说:“我们恰好同班。” “哇,有缘分!” 李知行坐下后就端起酒杯给自己倒了杯啤酒,端起来一口喝掉:“各位,今天不好意思,因为有点儿事所以来晚了点儿。” “你有事的话,其实可以不来的。”卢明远说。 李知行环顾四周,看着高中同学们吃着煮得guntang的火锅:“你们的气氛这么热烈我怎么能不来?” 郭嘉颖熟络地问他:“你是从家里赶来的?” “是的。” “挺远吧?” 李知行随便一笑:“还行。” 郭嘉颖知趣地没再问下去。 唐宓侧过头,和他微微颔首示意。她和李知行开学后不久,在宿舍区见过一次,他问她近况如何,如果需要的话,尽管开口。唐宓没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但也十分领情。李知行加入了火锅团队之后,气氛又掀起了一阵高潮,话题也有些生冷不忌了,关于男女生的讨论倒是热切起来。 比如华大的几位男生郁郁寡欢地吐槽说,班上女生太少,且质量也不高云云;还有哲学系的女生单薇也说,帅哥质量不高等。 卢明远给他们出主意:“你们两个宿舍不如结为联谊宿舍,这不结了?” 大家都一起笑起来。 李知行对这些话题没什么兴趣,空歇期问唐宓:“你会不会骑车?” 唐宓老老实实地说:“不会。” “在学校里不会骑车可不方便。” “我已经发现了。”唐宓说。 “你有时间的话,明天我教你骑车。” “我舍友说可以借车给我,我自己慢慢学就可以。” “学车不难的,你运动很厉害,平衡能力也差不了,两三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李知行说“明天你把你舍友的车子借出来,我教你骑车。” 李知行说这番话完全没避讳其他人,倒是让在座诸位笑起来。 比如卢明远说:“李知行,我也不会骑车你怎么不教我啊?” “你这么大的个头还要我教?自己摔两次也就会了。”李知行毫不客气地反驳回去。 这世上的好事者总是很多,单薇笑吟吟道:“那教我吗,我个头不大。” “抱歉,时间有限我也教不了你了。”李知行微笑起来“毕竟,唐宓还应该叫我一声哥哥的。” 这是哪门子的哥哥啊,舅舅、舅妈明明都要离婚了。唐宓很想这么说,但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也只能闷头吃火锅。 郭嘉颖眨了眨眼:“这么说,你们和传言的一样,确实是那么点儿关系?” “没错。” 卢明远说:“那你们高中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家庭问题积累下来的误会。”李知行一脸深有感触的模样“挺复杂。” 这确实是句老实话,即便众人都还没有太深的人情阅历,也都深以为然,不在这话题上再做纠缠。 这是一场高中校友聚会的普通活动,在吃饭进行到中盘时,却发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