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四天半吹箫引凤凰 (第2/3页)
体原理和实际应用,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发现新元素这一点上,应该能够证明这一点。” 纽曼教授权衡了一下:“那,如何合作呢?” 孙元起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推销员:“因为最近一年,我可能要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卢瑟福教授一起,验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模式。也就是说,会一直呆在美洲。如果组建联合实验室的话,我会抽出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耶鲁,把实验室大致搭建起来,并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一年以后,我可能会回国,会在中国搭建相应的实验室,但每年会来美国三个月左右,希望能够共同确定该年度的研究计划。这样,中国的实验室侧重于理论研究,而美国的实验室侧重于实验研究。两者携手,争取在未来的十年内,发现2到3种新元素,在元素研究和元素合成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个大大的画饼,摆在了几位耶鲁掌权人的面前。现在,就看他们如何抉择了。 沉吟了片刻,纽曼教授朝麦卡尔校长点点头。麦卡尔校长方才说道:“那好,扬克,我们可以吃建立联合实验室。不过,我们需要你能够在未来一个月内,提供详细的计划书,包括实验室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计划、人员配置、资金安排等等。在未来一年内,只需要在耶鲁建恋验室,并且实验室处于试运行状态。如果一年后,合作顺利的话,耶鲁的实验室转为正式运行,并再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始建设在中国的实验室。你看如何?” “没问题!”孙元起觉得自己的计划成功了百分之八十。 会长先生挥舞着手中的哈瓦那雪茄,很豪迈地说:“校友会将对实验室给予充裕的资金支持,希望实验室为耶鲁大学的校徽镶上一道金边。” 麦卡尔校长似乎记起了什么事情,从抽屉里面拿出一封文件:“对了,扬克。自新闻见报以后,记者们知道你在耶鲁讲学,他们纷纷致电本校,希望能够对你进行采访。为此,学校想在明天上午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以满足记者的需求。会上,学校会公布建立元素实验室的新闻,同时,还会授予你哲学博士学位,颁发耶鲁大学教授聘书。您的意见呢?” “感谢学校的安排,我没有任何意见!”孙元起心想:如果不和你们合作,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一出啦?既然你们都已经说出来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 等孙元起走出校长办公室,已经是傍晚时分,校园林荫道上铺满了斑驳的树荫,不远处是大片翠绿色的草坪,上面有不少学生在嬉戏、或讨论问题,阳光斜照在黄褐色方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上,使整个校园显得分外秀美、浪漫。 这是二十一世纪里最普遍的大学场景,此刻出现在眼前,让孙元起在一瞬间有种错觉:哦,我还呆在大学里面,我还是里面的一份子。 霍夫先生看见孙元起站立在夕阳中,眼睛微微眯起,以为在思考什么,便静悄悄地陪在身后。半晌,远处的晚钟声惊醒了孙元起的沉思。孙元起暗暗攥紧拳头: 我要在中国也建立一所不逊于这所大学的学校! 随后的几天里,除了参加那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成为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自然科学前沿讲座教授外,连研讨会已经中止了。孙元起躲在耶鲁大学新分配的公寓里,正在辛苦地撰写关于元素实验室的计划书。此外,他还要指导一些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孙元起突然想起了一件趣事,觉得自已或许有改变历史的可能。那与元素实验室、原子物理学都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氡。 在19世纪末…也就是前几年…科学家们发现了钍不断放出一种气态的放射性物质,并确定它是化学惰性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原子量。由于来自于钍,就称它为钍射气thoriumemantion,符号为ThEm。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道恩同样发现了镭射气radiumemantion,符号为RaEM。另外在1903年,还发现一种锕射气actiniumemantion,符号为AcEm;以及一种惰性气体niton。1918年德国化学家施密特按惰性气体氩、氖等命名方式,称RaEM为thoron,元素符号定为Tn,正式承认它是一种元素。后来,人们发现钍射气是氡220,锕射气是氡219,niton是氡222。 一般教科书上,也认为氡是由道恩(F。E。Dorn)1900年在德国发现的。其实,知道1918年以后,氡才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这之间有18年的时间差,就给了孙元起不少的活动空间…而且,现在道恩还不知道发现没发现这个镭射气呢。 孙元起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研究”钍射气、镭射气、锕射气,把它确定为一种元素周期表里面的新元素,作为元素实验室开张的贺礼。所以,在孙元起刚开始写计划书的时候,就鼓动耶鲁大学准备这些放射性元素以及实验器材。 作为以前导师手下的打工仔,对于计划书之类的东西接触非常多。没吃过猪rou,还没见过猪跑么?以前那会儿,是僧多粥少,教授、博士大打出手,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挤破头。这角逐的战场之一,就是项目申请书。申请书哪一个不写得花团锦簇,吹得天花乱坠?恐怕牛顿、爱因斯坦见了,都要掩面而逃。虽然时隔数年,拿起笔杆,那种熟悉的感觉马上奔赴纸面,真是“才思如泉涌”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计划书就新鲜出炉,交到了耶鲁大学校长办公室。 孙元起没有呆在耶鲁大学苦等,因为MIT已经来了两封电报来促驾,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莅临指导”所以,计划书一上交,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