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内府铁肠 (第3/5页)
曾打算不露声色向家康透露,说发起这次行动的中心人物不是利家,而是三成。可是家康只字未提。 不久,侍女端了膳食进来,一人又惶惶对视。此次出使其实极其凶险,一旦家康态度强硬,结果难以预料。 前田和德川的实力难分伯仲。但一旦大名们也卷进来,结果便一清二楚了,因此二位使者一直惴惴不安。没想到家康不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话题岔了开去,还大义凛然,步步相逼。这样一来,回到大坂之后如何禀报,就成了难题。不过事实确如家康所说,能够领会信长公与太阁大志精髓之人,非前田利家莫属。只要利家和家康不失和,天下自然平安无事。可是身为使者,这样回去,总觉有些尴尬。二人此时如坐针毡,甚至战战兢兢。 “怠慢二位了,只有些若狭产的鱼。请二位好歹吃饱再去。”家康笑道“哎呀,见谅,在大师面前竟提到荤腥之物。这是树叶,树叶,是若狭产的树叶。哈哈…”二人面面相觑,拿起筷子。家康仍然胃口颇好,大口用饭,二位使者却怎么也吃不下,忧虑紧紧缠绕住他们。 正在这尺寸,井伊直政走了进来“大人,打扰了。发生了十万火急之事。” 家康边咀嚼鱼rou边道:“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 “是。神原式部大辅康政已经进入近江。” “康政这么快啊。那又怎样?” “沿途听到些流言,大家都十分气愤。” “他率部前来了?” “是。人数还略有些多。” “他带了多少人?” “听说有四万多人,正浩浩荡荡…” “四万?” “是。若他们全数进入京城,恐怕连粮食也不够吃了。” “让他们在近江一带停止前进。听说前田的人马就要进入大坂了,畿内的治安也就不用担心了。告诉他们,不要急躁,然后让其立刻筹集粮草。既然已经出来了,也不能让士兵饿肚子。”家康几句话就把直政打发下去,举着筷子嘟嚷道“你们都听见了吧,从京城到伏见这一带不用担心了。你们回去之后,仔细禀报大纳言。” 听到这话,二人的筷子差点没掉下来,他们慌忙正了正坐姿。家康似乎依然只顾满足口腹之欲,大口大口咀嚼着。 四万兵力恐怕有假,可神原康政正带领大队人马赶赴京城,却是事实。 “没想到叨扰这么久。我们先告辞了。” 听承兑这么一说,生驹亲正忙推开食案。二人知道,此时在伏见的前田官邸里,来自大坂的利家家臣村井丰后守长赖、奥村伊予守永福、德山五兵卫三人一定正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二人相互催促着起身离席,家康像忽然想起什么,又叫住了他们:“哦,刚才你们二人说,要把家康从五大老中除名,我想这绝不是你们二位的意思,也非前田大人的主意。” “这,可是…”承兑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你们莫要误会,我不是在抓你们话柄。可这话非说不可。若让家康下台,才真正和太阁的遗命相违背。你们回去,要好生转达于他们,让他们今后不可再胡言妄语。”郑重其事说完,家康又道了声辛苦。最后遭此重重一击,二人已完全没有了回答的勇气。 二人被井伊直政送走之后,家康沉下脸道:“把门窗都关上。”又命令鸟居新太郎“咱们到有马法印府上去,差点把法印请我观猿乐的事忘了。” 新太郎不禁笑了,又一本正经应了一声“是” 家康假装糊涂“新太郎,你笑什么?” “不敢。” “今日有马法印家聚集了许多武将,这事你可知?” “是。” “就照你的想法,到那里边看猿乐边体察人心。你要好生记着,这样才不会生起摩擦。” “是。”说话间,新太郎把拉窗都关上了“神原大人真的进发到近江了吗?” “哪有这么快?估计才到尾张一带。这是直政出的点子。” 家康边说边拍手唤来侍女“准备更衣。” 正在这时,井伊直政回来了“加藤主计头前来求见大人。” “清正?” “是。说有机密大事要和大人面谈。”井伊直政有些纳闷。 听到此话,家康目光忽地锐利起来,又转瞬即逝。“晤。果然出事了。先不必忙更衣…直政,你把小牧之战时装盔甲的箱子给我找来。”不知家康在想什么,他又回到座位,一屁股坐下“把那副甲胄给我拿来,再把清正领进来。” 井伊直政依言,让杂役把箱子搬了来。 “把里面的甲胄取出。”家康让新太郎把甲胄取出来,用怀纸轻轻擦拭。没人知家康为何要把这东西拿出来。这副用黑丝连缀起来的白革甲胄,已经变成灰色,甚是黯淡。 这时,加藤清正在井伊直政引领下到来。一看到甲胄,他不禁一怔,以为家康正在为出征而查点武备。 “主计头,你不是在大坂吗,何时到伏见来了?” “顺路来向内府请安,立刻就走。”家康似听非听,一心侍弄那身心爱的甲胄“主计头,这身甲胄你不觉着眼熟吗?” “这…恕我眼拙。” “这就是当年小牧之战时我穿的甲胄啊。”家康若无其事道,一旁的新太郎和直政一愣。二人十分清楚家康绝不再战的心志,但并未明白,此时侍弄甲胄也是家康的计谋。 “这种危险之物,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