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壮士烈死 (第3/3页)
己不在梦中,遂一边念佛,一边把手放在利家肩上。利家又发疯般把阿松的手甩开。他已不再凝视阿松,单是呆望着虚空。 “您怎么了,大人?”不知利家听没听到阿松问话,他瘦削的肩沉重地倾向右侧,喃喃道:“前…前田…利家这样的人,面…面对死亡,若是惧了…” “什么惧了?” “不…不能惧!我怎能惧呢?利…利家,活着是武士,死…死后也是武士。” 阿松屏息凝神,听着利家说话。陪伴于利家身边近四十年的阿松,这才明白丈夫的真意:他不屈服于神仙佛祖,为此,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宁愿做一个厉鬼,也要与神佛抗争。 “啊!”阿松向后退了退。利家抓住新藤五国光的刀柄,似要拔出! 阿松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人生来便无所依凭,她并不以为利家会把武士道当成拯救自己的信奉。可她万万想不到,都到临终了,利家还是如此执著!他这种想法定是目睹了秀吉之逝才产生的。看到盖世英雄丰臣秀吉临终时那般可悲、那样糊涂,利家心里绝不会没有一丝震撼。可他面临死亡时,发现自己竟然跟秀吉同样悲惨… 利家肩负着太阁的托孤重任,却怎么也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他分明已经看清,不久之后将会天下大乱,却无法继续活在这个世上…所有的苦恼,最终让他成了厉鬼。利家信仰的并非他力本愿,而是自力本愿啊!天正年间,利家就成为僧人大透的弟子,号桃云净见。但他始终不信神佛,到最后还想斩断迷惘,拼命站起来,抗争到底。 阿松好不容易悟到利家本心,只听利家又呻吟起来:“武…武士啊…”声音已如蚊蚋一般微弱。 “武士…怎的了?” “武士…死在榻榻米上,岂不可悲…” “为何?” “我太懊悔了,这是我铸下的大错…” “大人!匕首…” 阿松再次想扶起他时,利家阻止了:“不要过来!”他使出浑身力气把阿松推开“前…前…前田利家绝不是可悲的武士。在榻榻米上死去,寿终正寝,我压根就未想过,我…我…死也要做一个武士!”说完,又猛烈地咳嗽起来。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此时,利家把还没完全拔出来的刀架到了脖子上,然而,剧烈的咳嗽已让他无法使力。 “不要过来…听见没有…不要过来。”咳嗽稍停,他企图再作努力,可就在这时,只听得哇的一声,他咽喉深处发出一声哀鸣,同时,黑血噗地从口鼻之中喷射而出。 利家握着刀,气绝身亡。 “来人啊。大人去了!快叫利长!快叫利政!”阿松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于黎明的天空。 闻讯赶来的人们,对于利家意外的死法无不愕然。口鼻淤血,手执爱刀而亡——前田大纳言利家的故去,与人们预想的相差太大。一直活得甚是平静的大纳言,居然死得如此暴烈。有些女人还以为是他自己割穿了喉咙,便呜呜哭了起来。 吐了那么多血,有人甚至怀疑他是中毒而亡。其实产生这样的怀疑也无可厚非。若不是正室阿松一直守护在枕边,寸步不离,利长兄弟或许还会对其身亡产生猜疑。 在利长、利政兄弟的吩咐下,利家的尸首被侍医们清洗干净,重新安置在榻上。但阿松依然纹丝不动。她定是想闭上眼,默默为利家祈祷,可是,丈夫最后那句话让她无法祈祷。 “母亲,请您往枕边移一些…”当利长把父亲的头重新放回枕上,阿松依然没有动弹。在利长的提醒下,阿松才点点头,把自己亲手缝制的白色寿衣盖在利家遗体上,然后剪下一绺头发,放在上边。 阿松没有哭泣。尽管她早就知丈夫随时都会离去,可利家离去了,她的泪水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怎么也流不出来。大概是丈夫死前的惨状令她无法流泪。大彻大悟之后放心离去,绝非利家的真心,利家宁死也要彰显武士之道,他想像一个武人那样切腹自杀,可是,他却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从今日起,我改称芳春院,利长、利政,你们好生听我说。”阿松用念珠抵住额头,道“你们的父亲,并非病死的。” “母亲您说什么?” “这是他临终遗言,你们好生听着。身为武士,绝不能在榻榻米上寿终正寝…你们的父亲最终大彻大悟。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利长闭上眼睛,利政则惊奇地睁大眼,二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阿松又道:“能在榻榻米上安详地死去的,是那些既不需要考虑天下大事,也无需为家事费尽心思的凡夫俗子…这是你们父亲最后教给你们的。你们定要好生体会。利长,你去把父亲的死讯禀报幼主吧。”说完,她眼中热泪汹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