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东升_第八十一章一败涂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一败涂地 (第1/4页)

    第八十一章 一败涂地

    ‘准备,放!’一颗人头大的石制炮弹,被发石车弹上半空,在划过一道标准的弧形后,准确地落在围墙之上。

    ‘砰!’的一声,围墙应声垮下一角,爆碎的石头四散飞溅,几名躲避不及的战士顿时被碎石击伤,倒地哀号。

    ‘咻──’两枝几乎可称为长枪的巨弩矢落下,掠过围墙上头,两名弓箭手惨遭弩矢贯穿,嚎叫着跌下墙头。

    风雪团所准备的发石车及弩箭车确实厉害,虽然有些笨重发射也较慢,但经过一个时辰的攻击,骆雨田所设置的木栅和赖以为防护的后院围墙,已经损毁大半。

    露出的缺口足以让所有的风雪战士长驱直入,现在只靠着麦和人等几名高手领着残余不足百人的左右虎牙战士抵挡着风雪团四个百人方阵的攻击。

    完全摆开阵式的风雪团战力超乎想像的高强,每名风雪战士皆是头戴战盔,身上披着轻巧但坚固的锁链甲,左手佩带着一面圆形的铁皮盾,盾身以白柳木组成,再覆上数层牛皮,最后则是以铜皮包裹,坚韧非常,而右手则是持着一柄扎着白巾的铁环刀。

    而厚实的百人方阵,用的是盾牌挨盾牌,肩并着肩的密集方式,像一堵沉稳的巨山一步步压迫着麦子众人,这种铁豆腐般的阵形,就连慧杀这个刽子手也不敢孤身闯入,只要刀剑的挥动稍稍慢上一下子,至少就会有七、八把以上的铁环刀劈在自己身上。

    而“左牙一刀”展将、“矛斧右牙”宋工二人左右虎牙所率领的战士,虽说战力在风雪团之上,但人数上的差距以及不间断的发石车和弩箭的攻击,也让百虎战士一步步败退。

    可惜的是原先在这种地方最能发挥长处的富贵五矛的毒劲,却因为打了一整夜的战斗时消耗太多,在歼灭了两个风雪百人方阵后身体内屯积的毒素就完全用尽,只能用一般的拳腿功夫制敌,但在这种群战中已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麦和人倒是打的十分痛快,每轰出一拳“风雨归人来”时就是一名风雪战士染血倒地,因人挤人的关系中拳的人没有被拳劲轰出去,但每一拳都让百人方阵产生一阵騒动。

    可无奈的是整条战线的后退,也让麦和人跟着一步步后退,此时一个人的战功实在无力影响整体战线的胜败。

    骆雨田打出旗号,撤下所有的人,把早已严阵以待的天道无情及天道有意所率领的四百名代战盟战士派出迎敌。

    只是能撑得了多久,就连骆雨田也说不出个准来。

    这是骆雨田手上最后的一支部队,将他派出代表着别院里已经没有一支完整的部队保护,可是若不派出,风雪团不须多久便可长驱直入,直攻玲珑塔。

    ‘看来失败只是时间上的早晚罢了…’骆雨田心中暗叹:‘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奈何天时、地利、人和,三样无一种有利于玉泉轩,这场仗会败已是预料中之事,唉…只是死了这么多本不该死的人…也是该撤退的时候了…夫子说过,当撤而不撤,绝非明将所为。’‘骆爷!’大小双猴同时由塔外跳了进来。

    ‘报!师傅守的东院八角亭战况紧急,狂风沙人数太多,只怕要守不住了。’‘报!西院墙外出现敌人,是刺客山庄的手下。’‘知道了!’骆雨田喝道:‘小猴!要三弟他再支持一会,只要再撑住半个时辰就行了。’接着骆雨田把得自铁金白的包袱丢给小猴道:‘这东西给你师傅,告诉他希望三弟能够再使云袍绝学。’‘大猴!通知所有塔里的人,准备撤退!前往别院大门后集合,动作要快!只有两刻钟的时间给他们。’‘留下一个人来,半个时辰后发出撤退的信号;其他的人跟我走!’‘是!’八角柳亭是连接东院内外两院的一处水池凉亭,一堵又高又厚的围墙隔开了东院内外,一般的狂风沙战士很难爬得过比外墙还要高的内院围墙,只有横跨水池上的八角柳亭桥和池边的一扇八卦拱形门才能得以通行。

    双方在八角亭首次的战斗结束,百多名狂风沙战士在丢下近八成的同伴尸体后,便屁滚尿流地逃命而去。

    骆雨田早在许多天前就派了十几个手下,帮忙烈风致在东外院布置陷阱,整个东外院至少设置了百来个疑兵及杀敌用的陷阱,用来削弱敌人和分散敌人数量,否则骆雨田也不敢一口气把整个东外院完全放弃。

    不过,刚才打斗的声音,大概也会把其他狂风沙战士吸引过来,等会出现的应该就是狂风沙的全部战力吧。

    一身狼狈的烈风致在一身血污的钱一命身旁,老实说,这是第一次在不是打斗的情形下,这么接近他,或许是钱一命的威胁性降低了吧。总觉得现在的他不在是那么杀气满盈,这也难怪,毕竟厮杀了一天一夜,纵使是铁铸的罗汉,也会疲惫的啊。

    ‘烈师侄,你还好吧。’阎海由八角亭那方走了过来,用着一条干净的白手巾擦拭着剑锋上的血迹,脸上泛着关心的表情。

    ‘谢谢小师叔关心,师侄还好并无大碍。’阎海蹲下来察看烈风致的伤势道:‘不过,烈师侄你的武功又增进了不少,比起在异剑流的时候,差别甚远啊,简直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