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东升_第二十一章大会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大会开始 (第2/4页)

人在会馆及酒楼所有地方皆洒上火油点燃后,驱散了所有奴仆,由密道离去。

    “唉…”卫海临又是长叹一口气,其实剑云箂所说的一切他也完全查明,让他说出只是要亲自确定一遍。

    “将剑云箂拿下,送往刑部大牢听候发落。”卫海临沉重地说出了命令。

    “不用了…”剑云箂忽然露出一抹堪破一切的笑容,道:“二爷,剑云箂自知愧对天朝,愧对今上恩典。剑云箂能作的就只是以这一片鲜血来洗尽我所犯下的罪孽。”话才说完,剑云箂忽然举起右手,狠狠地盖向自己的天灵。

    血光飞溅,鲜红的血液缓缓额头发际流下,七孔也泊泊泛出血珠,身体软软倒下。一代剑术名家,竹林会馆之主,剑云箂就此与世长辞,留下的却是永难磨灭的污名…

    卫海临并没有阻止,或许对剑云箂而言,是最好的结果。这时一阵微风吹来一片竹叶,这是竹林会馆里所栽植的老君竹叶片。以两指夹住叶子,凑近嘴边,一阵悲戚哀伤的曲调,呜呜呜地飘荡在烟尘之中,像是在哀悼着剑云箂的逝世。

    同一时间城西的凤凰无宝楼旭日东升,蔚蓝的天空洒下一片金黄色的璀灿,数十条潜伏在无宝楼周遭的身影,由黑暗中露出了他们的身形。

    “澎堂主情形不对。”叶月站在澎海彬的身旁低声地道。

    他们一行人埋伏在无宝楼外头已经整整一夜了,却一直没有看见任何朝圣学府的人进出。

    “陈路,怎么一回事?”澎海彬也感到不对劲,如果朝圣学府的人真躲在这里,若他们要刺杀今上早该在昨天夜里出发才是,为何至今仍是半点动静也无。

    “我也不知道,我确实看着那人跑进无宝楼。而且邵逸昀也一直留在这里监视没有离开过半步。”

    “或许…我们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安空年缓缓地道。

    晁虎连忙道:“那怎么办?还不赶紧去比武会场寻找帮主,朝圣学府的人不在这里,那么此刻他们肯定在比武会场准备行刺今上。”

    “等等!得先确定朝圣学府的人不在无宝楼里头。”叶月阻止众人道。

    “怎么确定呀?冲进去一间一间地找吗?”陈路猛翻白眼道:“那还不被诸星岛拆掉骨头才怪。”

    澎海彬抱胸沉思,常挂在嘴角的微笑这时也有些黯淡。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难以决定之际,一阵无视于炎热的八月份天气的寒风吹过,顿时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一条白色的人影自众人后方出现,排众而过,一步步缓缓地踏向无宝楼。

    “不会吧…大师兄!你想来硬的呀。”

    天心即我心,侠仪为胸襟。

    诛恶即是善,刀出鬼神惊。

    萧瑟吟着诗号,立足在凤凰无宝楼之前。冰寒的话语化作一阵锥心刺骨的寒风贯入无宝楼里头。

    “在下圣天卫令主麾下,‘夜叉魔宿’萧瑟,求见诸星前辈。”

    萧瑟的声音清楚地传进了无宝楼之中,原本吵杂的大街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人都偋息等待着诸星岛有什么反应。

    “萧瑟,是你要见我。”跋扈、专断的声音由无宝楼里头传出,却无法让人察觉出声音究竟是由那个地方出现,仿佛就像是整座无宝楼在说话一样。

    “是的!晚辈奉圣天令主之命前来。”

    诸星岛静默些会,才应道:“好!攻一、守徒把人带进来。”同时间一名持弓、一名背剑的中年人闪身出现在无宝楼入口。

    “打搅了。”萧瑟告声罪,身形带着一阵刮骨寒风没入无宝楼。

    “大师兄不会有事吧…”陈路忧心忡忡地说着。

    “应该没事。”叶月安慰道:“就算诸星岛不看在咱们师父的份上,也会看在圣天卫的面子上,不会和咱们计较。”否则以他们这么大一群人埋伏在无宝楼外头,早就犯了诸星岛的忌讳。

    只是诸星岛的脾气向来反覆无常,总是令人难以安得下心,也或许一个不满意就出手宰了萧瑟。

    过了片刻,众人谈论是否要一起进入无宝楼之时,萧瑟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走!”萧瑟不待众人发问,便沉声道:“人不在此地,我们即刻赶往比赛会场!”

    “是!”“真的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陈路惊讶地叫着。

    “别废话了,快走!”一旁的叶月推了陈路一把,众人迅速急奔而去。

    同一日清晨五轮大会赛场今天是五轮大会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数以万计的京城民众如潮水一般涌入赛场。在以武立国,武风昌盛的北皇朝来说,这可是每年一度的京城盛事。会场周围还有不少摊贩设置在此,卖糖葫芦的,卖点心糕饼的,挤了数十家,端的是热闹无比。

    会场所采取的是开放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出会场观看比赛。

    虽然四处皆有谣传有人要行刺今上,但这一次的五轮大会仍是自由开放。不过,戒备在会场四周的士兵人数明显的增加。

    于漠、关山玉、杜维仙三人各自指挥着手下,分散在会场四周,设下重重戒备,只要一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便可作出最佳的应变措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