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剑惊龙_第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3/6页)

钢流,念珠的散布面足有三丈,任何纵跃术已臻化境的高手,也休想在这电光石火似的眨眼间,脱离铁雨钢流网的笼罩范围。

    其他七名和尚一同发动,红影疾闪中暗影似暴雨,望影射击追逐不休,每一枚暗器皆有如致命的雷电,各展所学急于将强敌摆平。

    可是,黄自然的身影闪动之快,无与伦比,此隐彼现有如练成了分身术,突袭急袭的无数暗器,皆能透过他的虚影,在这百步上下的乱石草坪中幻皮无常,最后却贯入快速闪动追逐的幻影中此隐彼现。

    片刻间形势猛然逆转,他贯入红影的策略成功了。

    “不要…”有人厉叫。

    叫晚了一刹那,身躯已被同伴的一枚透风镖,从背部贯入透胸而出,镖名透风果然名实相符。

    “啊…”另一人的厉号接踵而出,也是被同伴的暗器击中肚腹而倒的。

    剑光一闪,同时砍断了一名僧人的右臂,光芒再迸射,另一名僧人心坎被贯穿一个血洞。

    没有慈悲,没有怜悯,生与死决于须臾,任何念头都是多余的。

    片刻,又片刻,红色的尸体七零八落,唯一能站立的,是那位发起袭击,用念珠撤钢雨铁流的为首和尚,手中的戒刀抖动得厉害,双腿也似乎拒绝承载沉重的身躯而抖动,如见鬼魅般向上坡一步步后退。

    “我要勾魂丧门和圣手无常。”黄自然狞猛地亦步亦趋逼进:“我只负责歼除元凶首恶,按江湖规矩,你可以用口供换取性命。”

    “我…我给你十包价值巨万的奇珍异宝。”和尚为自己的生命挣扎。

    “抱歉,就算你送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会多看一眼,这是规矩。”黄自然沉声拒绝:“我不知道别人对规矩的看法作法如何,在我来说,规矩就是规矩,没规矩不能成方圆。”

    “我…”

    “我要知道这两个人,以何种身份,潜藏的秘窟真正座落处,是定林寺呢2抑或在章家庄?”

    狡兔三窟,首脑人物必定另有藏匿的隐秘所在,只有那些能公然打出旗号,立身行事能见天日的名门大派首脑们,才会不惜身家性命,急难时与山门共存亡。

    像玄武门这些见不得人的秘密组合,一旦秘密山门被揭,该处山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即使不被挑,也会撤走另建山门。

    玄武门主如果不能除掉他,情势危急便会放弃章家庄,躲到秘窟藏身之地,必须先找出秘窟的所在,把这个门主掘出来。

    “没有人能知道门主的秘窟在何处,你逼死我也是枉然。”和尚绝望地说。

    “你情急愿意以十包奇珍异宝交换,就表示你知道.说吧!决定你的生死。”

    “我…”

    “那位章大爷是谁?”

    “是…”

    “说!”

    “是…是一个相貌与章大爷相同的人,门主在六年前就…就派他潜来莒州,留意章大爷的生活起居,一年后才正式取代了章大爷身份地位。”

    “唔!长远打算,收获丰硕,这表示你也是门主的心厦,所以…”

    “我和你拼了…”和尚怒吼着挥刀直上。

    铮一声金鸣,剑挑飞了戒刀,揉身切入,一指头点在和。尚的七款大xue上,劈胸将人揪住。

    “你会招供的,所以我才留下你。”黄自然收了剑,向已浑身发僵的和尚说:“任何妖魔鬼怪,在我面前也将无所遁形。”

    “你…你休想,佛爷…”

    黄自然一掌将和尚拍昏,施了人向坡侧树林走。

    名义上这条通向浮来山的路称为小径,其实并不小,通常有远道而来的访古的游客走动,城内城外的香客也时有往来。游山客通常要在定林寺住一宵,当天往返就没有多少时间游山玩水了。

    老村夫与老太婆相依相扶进山,沿途不管是否有人往来,两人都以同样的姿态与速度,一步步往山里走,以免露出马脚,必须保持老态龙钟才符合身份。

    两人并不急于赶路,倩势似乎并不急迫。

    “引蛇出xue管用吗?”老太婆一面走一面问。

    “一定管用。”老村夫信心十足。

    “怎见得?”

    “如果有五六百名山贼,这些可敬的地方人士,会心惊服跳守城守庄,谁也不敢出来向山贼挑战。一两个小蟊贼,全城的人都会争先恐后,提枪带刀追逐不休,一个比一个勇敢。如果你是章大爷,前来讨野火的只有一个人,而所派的爪牙又不可靠,你会在庄子里,枯等这个人上门撒野吗?”

    “我不会。”

    “所以,章家庄必定高手齐出,不顾一切穷追猛打,及早除去后患,唔!后面的四个人可怜。”老村夫声音放低:“不要回头看,很可能是派出搜索的人。”

    山径弯弯曲曲,林深草茂,视界有限,有时候人到了身后十余步,才可看到身影。

    后面匆匆赶路的四个人,已接近身后二十步左右了。

    两人直待后面的人接近至五六步内,才扭头瞥了一眼向路右移让出去路。

    两个挟了剑的中年人领先,大踏步超越行色匆匆。

    后面两名大汉地位低些,所以跟在后面,最年轻的大汉突然脚下一慢,嚷了一声。

    “五爷,看这两个老货。”

    大汉突然止步高叫。

    前面两个中年人应声止步,不约而同转身,目光落在老村夫身上,神情有点不悦。

    “看他们干什么?你没看过老得快进棺材的人?”

    中年人五爷冷冷地讽刺。

    “看他们的颈脖,没有…”

    天气太热,老衬夫老太婆的短褐衫,不可能把颈脖完全用衣领裹住.颈脖半露在外。

    花甲年纪以上的男女。颈脖必定有皱纹,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