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掘墓人张之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第4/6页)
有贤名,招贤纳士,江湖人称张香帅,只要你懂英语会开根号会解微积分,到他那里就有饭吃。要不我去张之洞那里碰碰运气? 到了地方,正巧张之洞刚刚从日本买了艘兵轮,船号楚泰。张之洞摇摇摆摆,带着手下幕僚登船,亲自验看。众人登船之后,兵轮驶入藏书网湖中,正行之际,高天上忽然惊雷大作,兵轮摇摇晃晃,竟然眼看就要沉没,于众人的惊恐呼救声中,忽有一人疾冲入驾驶台,单手掌舵,cao船如走马,就见兵轮于惊涛之际划破一道白线,竟而是驶出了险域。张之洞大喜之下,细看掌舵那人,原来是甲午败军之将黎元洪。 当时张之洞一看是黎元洪,心里想:小黎这个孩子不错呀,挺能干的,要不要我替这个孩子找点好玩的事儿干呢? 此念一起,黎元洪正式登陆历史,此后注定了他将辛苦栽培出辛亥革命之果,并莫名其妙的背负上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之黑锅。 这个结局,谁也无法改变。 因为历史在前行。 第7节第二枚铜钉 黎元洪的投奔,给张之洞出了大难题。 如果黎元洪没什么本事,那么这事就太容易了,随便找个端茶倒水的差使,糊弄黎元洪一口饭吃,到时候黎元洪肯定会感恩戴德,事情就算解决了。 如果黎元洪只是有点小本事,事情也不难,张之洞一直在训练自立军,大小安排黎元洪一个官职,也能糊弄过去。 偏偏黎元洪这厮,虽然性格温厚善良,耕牛一样的任劳任怨任人宰割,军事素养却不是一般的高,黎元洪是北洋学堂毕业的优等生,而且又曾有过甲午海战的实战经验,经张之洞多加考验观察,确信黎元洪乃难得的大将之才。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你既然得到了这么一员大将,怎么着也得给他一支军队摆弄摆弄吧? 但问题是,张之洞身边另有一个亲信张彪。张彪这个人能力或许是稍微差上那么一点点,但人家政治上可靠,对朝廷忠心耿耿——张彪娶了总督瑞瀓的丫环当老婆,新军将士赠了他一个绰号:丫姑爷。这都丫姑爷了,可知张彪对朝廷是不可能再有二心的——这一点,可不是黎元洪比得了的。 一个是难得的将才,一个政治素质过硬,搁在张之洞这里,手心手背都是rou,这事可怎么摆弄呢? 正在犯愁之际,铁良来了。 铁良,宁汉将军,是最优秀的爱新觉罗皇家子弟。此人聪敏而好学,曾留学日本,熟知列强诸国情形,支持变法强国——铁良支持变法强国,其原则是要坚持爱新觉罗对大清国的正确领导,一百年不变。正因为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所以精明强干的铁良,已经成为了爱新觉罗皇族的希望。 为了强国,铁良终日不停的奔波于路,先后检阅了全国各省的新军,发现湖北张之洞所训练的自立军,其成绩冠于各省之上。铁良大喜,立即趴办公桌上写奏章,要求朝廷表彰张之洞。 正写着,张之洞推门进来了:铁子,练字呢? 练…铁良羞红了脸,拿手把奏章盖上。他的毛笔字在皇族中算是超级优秀的了,但没法跟一代大儒张之洞比,担心张之洞笑话他的字太丑,本能的拿手遮住。 但张之洞的心思并不在字上:铁子,你猜一猜,为啥我们湖北的新军,能够在全国取得最优成绩呢? 因为…铁良正想说:还不是你老张忠心为国,夙夜不怠的缘故。但心里又一想,张之洞这时候问此话,定有用意,就问道:这事我也正想问一问你,老张,你有什么好办法,快点说出来。如果有效的话,咱们就全国推广。 张之洞严肃的板起脸来:19世纪,啥玩艺儿最贵?人才! 就听张之洞动情的道:铁子啊,要强国,需练兵。要练兵,就需要军事人才,可上哪儿去找军事人才呢?只能是就地取材现培养,我有一个想法,就在湖北创建陆军特别学堂,实行兵学制,谁想参军报效国家,OK,你必须先进学堂做学兵,要学识字,还要学微积分线九九藏书性代数,只会开根号还不成,还得会求导会查对数表。总之吧,等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通过答辨之后,才可以进部队当兵。 微积分?学术论文?铁良听得目瞪口呆:就为了当个兵,还得写论文,这未免也太他娘的夸张了点…张大人高见,高见啊高见…若然我大清的士兵,人人都会写论文,都会求导开根号,这样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天下无敌啊! 那当然,张之洞得意的一捋大胡子:所以呢,为了建立兵学制,也为了强大我们大清的军队,我的意思是得抓紧扩充武昌的第八镇新军,嗯,就建立个二十一混成协吧,让张彪做第八镇统制,让肥仔黎元洪做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九九藏书吧,你看如何? 你等等…铁良听得头晕:刚才你不是说兵学制,微积分求导开根号写论文吗?现在怎么又弄出来个第二十一混成协…还有,肥仔黎元洪是谁?干吗让他当协统? 张之洞正色道:黎元洪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将才啊,唯有他这样的将才,才会知道兵学制的重要性。所以,若然不请他来做协统的话,兵学制是建立不起来的。 有这种事?铁良彻底听糊涂了。 有!张之洞肯定的道:铁子,别眨巴眼睛了,为了国家,为了圣上,你快点写奏章吧。 我写…铁良低下头来开始写奏章,由是黎元洪所率领的新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正式宣布建立。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将由这支学生军负责打响。 第8节一品夫人定江山 如果说,黎元洪是行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之关键的话,那么吴兆麟就是辛亥革命关键之关键。 如果说,黎元洪以他的军事才干,成功的将一场兵乱转型为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吴兆麟则是以他的军事才能,成功的将一场暴乱转型为兵乱,从而和黎元洪接力配合,最终促成辛亥革命的胜利。 说了这么多,可这个吴兆麟究竟是何许人也? 吴兆麟,他是张之洞的兵学制所结出来的丰硕成果,是武汉三镇近2万名学生中的一个,是黎元洪亲传的弟子,又曾拜了日本教官铸方大佐为师,潜心修习参谋学。虽然他只是新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中的一名中层军官——不过是工程营左队队官而已。但是他的军事才干却在第八镇广为人知,甚至连黄炎培先生都称赞他“素来有些信仰” 高素质的士兵,高素养的中层军官,以及富军事才干的军事将领终于被张之洞凑齐了。而这就意味着:藏书网武昌一旦起事,就会有一套成熟而实用的军事体制,在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