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浪子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4页)

飞驰狂跃起来,连他父母均莫可奈何。

    陆少琪明知她在玩火,然而就是止不了诱惑他的欲望,她需要真实的抚触。

    他轻喘着气,然后,倏地用全副的身躯紧贴拥抱她,让她感受他明显的生理需求。

    “不要折磨我,不要把我对你的尊重视为嫌恶。”

    拭去他额际潸然而下的汗水,陆少琪这才省悟,因自己一时的误解和任性,害他受了多大的煎熬。

    “对不起,我、我去冲个凉。”她冲进浴室,用蓬蓬头喷洒而出的水掩去羞愧和窘迫,眼泪忽然涌了上来,一滴滴滑落双颊。

    和欧里德在一起时,她不曾这样激情伤心过,也许,她已经没头没脑的爱上了门外那个拼着命不肯草率要她的男人。

    ⊙⊙⊙

    窗外是漆黑的夜,在街头最末的灯光处,他仿佛看到她曼妙的胴体腾空凌跃,每一个回旋都完美妩媚得教人血脉愤张。

    除了心理学上的专精,他没想到她连舞都跳得这么好。她良好的家世背景,将会阻碍这条情路的发展吗?不论是与他或三叔。

    他迷-地点上一根烟,让袅袅的烟雾模糊眼前的焦点,像是为自己找着了得以隐身的洞xue,暂时逃避那恼人的问题。

    “今晚留下来过夜。”陆少琪裹着浴衣,散发满身洁净的清香从房里走出来。

    李靖转过脸来,抛给她一记颓丧的笑,回眸间瞥见她领子敞开的浴衣,露出细致雪白的颈子,上面尚有点点未拭净的水珠,延着锁骨缓缓流入胸臆间。

    他赶紧调开目光,害怕愈陷愈深。“今晚我约了人。”

    “女人?”陆少琪语意中充满酸溜溜的醋味。

    李靖又笑了,笑是很好的掩饰,可以当尴尬问题的挡箭牌,也可以装糊涂。

    “说话呀,为什么不说话?”她一个箭步挡在大门口,不让他轻易地说走就走。

    凝睇着她微怒的脸庞,他的目光又不自觉地移到她胸前那片光滑柔嫩的肌肤上。孔老夫子曰:食色性也,他是标准的“性情”中人,要他坐怀不乱实在有违人道。

    “明天早上九点,我来接你到机场。”转移话题是他惟一能做的,他必须坚定立场,语气强硬,不做狂蜂狼蝶的非份之想。

    “你不回答我,我就不跟你去台湾。”她负气地板起面孔。

    “我们当初的协议可没包括坦承我拈花惹草,风流倜傥的优良本性。”他的笑有着虚浮的轻佻。

    “你有女朋友了?”还不知道实际情形,她已经气得鼻翼扩张,龈牙恨咬。

    “没什么好大惊小敝的,我换女朋友的速度就跟换衣服一样,一日不可缺,但不消几天就腻了,聪明的女孩子不会找我这种男人维持长久关系。”

    她望着他,愤怒至极,朝他左腮突地就是一掌,然后掩着面,冲进房里。

    李靖宜在原地,既不追过去给予安慰,也不想多作停留,只在临去前喃喃念着“这已经是你第二次打我了,以后不可以。”

    ⊙⊙⊙

    翌日清晨八点五十分,李靖提前出现在陆少琪家的大门口,意外地发现她已打理好行李,并整装待发。

    他欣喜地牵动唇瓣,正要开口,她已先发制人。

    “什么都不要说,我按照当初的协议,跟你到台湾辅导那名问题儿童,三个月后,我们就一刀两断,桥

    归侨,路归路,从此再没有任何瓜葛。”

    她严正的宣示内容,李靖只听进“问题儿童”这令他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的名词。

    “呃,你所谓的问题…”

    “我已经告诉过你什么都不要说,你听不懂吗?”见到他装傻的嘴脸,她就忍不住扁火。

    一坐上车,她立刻偏过头,闭起双眼假寐,表明了拒绝和他谈论任何事情。

    李靖斜睨着眼,悄悄端详她,她今天眼窝有点黑,眼皮浮肿,标致的瓜子脸依旧白皙但了无血色,显见昨晚大概哭到大半夜。

    也好,长痛不如短痛。他长长地喟然一叹,娴熟地cao纵那部租来的Mercedes-Benz,若无其事地哼起不知名的歌曲。

    他这旁若无人的自在,更加刺痛了她那过度膨胀的自我。

    从进机场入关的那一刻起,她每分每秒都企求他的举止言行能流泄一丝一毫的情意,或对她软语相劝,说点动听的好话,表示他仍是在乎她的。

    但,什么也没有,直到上飞机,看他倒头便睡.她终于死了这条心。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必定是非常难熬的旅程

    ⊙⊙⊙

    李靖返台的消息,在李家造成相当大的sao动。

    上至甫自纽西兰回国的老奶奶,下至李雄刚的外孙们,无不兴奋的想看看那位传说中漂亮得如电影明星的心理医师长得啥模样。

    昨儿一大早,李家长媳吴贵珠,即吩咐仆妇们,必须把宅子内外仔仔细细打扫干净,特别是准备给陆少琪住的红楼,更是打点得美轮美奂。

    李家在台南是有名的富豪,虽然数代以来,没出过一名官宦子弟,而且和权贵也攀不上关系,但他们凭着经商手腕,以及黑社会份子的标悍个性,在南台湾打出一片天下。

    要不是近几年,他们极欲转型,让李家名下的产业得以名正言顺的摊在阳光下,他们也毋需把所有的希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