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情侠枪舌剑 (第3/6页)
力时,由你母亲跟郝大叔替一下手,尽量不要你出去。”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就是这几个人。” 李娇娇道:“我是说您为什么要同意这个办法。” 李秋鸿道:“他们三对一早就决定了,我反对有什么用,何况我还很支持这个办法,他们三边各拥有庞大的帮手,万一演成群殴,局面更难收拾,倒不如事先一场场的公平了结,乐九玄毕竟是个性情中人,不愿造下太多的杀孽,才有这个建议,我自然衷心赞成。” 这时他们已走到自己的范围内,徐彪找了很多的竹竿,将旗帜插了起来,而且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四把椅子与一副条桌,安排好了请他们入座。 李秋鸿问道:“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徐彪道:“是从山下庙里借来的,小的太糊涂,事前没想到他们都是这样排场,叫庄主受屈了。” 李娇娇道:“那你们怎么办?” 徐彪道:“小的们在地上铺张毯子就行了。” 李秋鸿道:“你们能席地而坐,为什么我们就该特别呢,把桌椅搬开,我们一起坐在地下。” 徐彪忙道:“那看起来太寒酸了。” 李秋鸿微笑道:“徐彪,你怎么也是这种势利眼,坐在地上难道就失了我的身份不成?今天的剑会,不是讲排场,假如剑术不如人,即使你把皇帝的龙椅搬来也不见得光彩。快拿开,别惹我生气了。” 徐彪诺诺答应,李忠把带来的毯子铺开,李秋鸿与白素娟并肩而坐,左边是楚无情,右边是李娇娇,夫妇父女师徒坐在一起,喝着水壶里的茶水,吃着干粮,谈笑自若,一派自得其乐之状,完全不像是将要参加战斗的样子。 楚无情吃得很少,谈话也不多,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沉思,李秋鸿笑问道:“无情,跟着我这个师父你感到委屈吧,事事都不如人,尤其在这种比较的情形下…” 楚无情忙道:“老师说哪里话,老师淡泊的胸怀,弟子心折万分,能坐此地,弟子觉得无上光荣。” “那你为什么不开口,而且眉头老是皱着呢?” 楚无情一笑道:“弟子是在想事情。” “你在想什么?” “今天的情形颇出弟子预料,看来三方面都势在必得,而且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想要化解这场杀劫很不容易。” 李秋鸿一叹道:“我也有此同感,虽然我事先得到过消息,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楚无情忙问道:“老师对今天的事有什么打算呢?” 李秋鸿道:“我实在没有什么完善的打算,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你想如何才能解开这个僵局呢?” 楚无情想想道:“弟子以为惟一的办法是先声夺人,尽量争取每一场的胜利,将大家的目标都转移到我们身上来,使他们相互之间,化去敌视之心。” 李秋鸿道:“我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我才把娇娇放在最后出场,由你跟我先出去挡下去。” 楚无情道:“不,老师的想法有一点地方不妥善,老师绝不能出去,否则娇娇最后就是胜利了,人家也不会罢休的,因为娇娇的能力大家全清楚,虽说她身兼三家之长,但另外两家并没有教她什么,她的成就仍是老师教诲之功,假如她夺了魁,不仅乐九玄与柳叶青不服气,连白老爷子对老师与师母都不会谅解,认为老师是故意轻视作弄他们。今天最后夺魁的人,非由老师担任不可,这样他们的心里会好过一点,所以今天老师一定不能先出场。” 李秋鸿道:“那不行,如果娇娇在我之先出场…” 楚无情不等他说完就抢着接口道:“弟子知道,娇娇也不能出场太多,她最多只能在开始的时候亮个相,如果出场次数太多,她的剑法全xiele底,对老师最后的决斗就大有影响了。” 李娇娇道:“楚大哥,你太瞧不起我了。” 楚无情笑道:“你别误会,我绝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而是对你的脾气了解得较为深入,你天性要强,不耐久战,求胜心切,碰上一个较为顽强的对手,你十招之内不能取胜,就忍不住要把精招都使出来。” 李秋鸿笑道:“我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不让她出去,再精妙的招式连用三次之后也就不灵了。” 楚无情道:“因此弟子想前面的几场都由弟子一人挑了。” 李秋鸿叹气一笑道:“无情!我相信你不是傻瓜,你也不看看那三边的人有多少,要斗多少场,你挑得了吗?” 楚无情微笑道:“弟子看见了,正因为他们人多,弟子才有这个想法,不管他们的人数有多少,但总不会高于四霸天吧,真正的主角还是您四位,这些人既不会高出四霸天,弟子上去失败的机会应不多。” 李秋鸿道:“一场场的单比,你应该过得去,但你不是铁打的,几场累下来,你会支持不住。” 楚无情微笑道:“不会有很多场的,假如每一场都是我们这边得点,用不了几场,他们就沉不住气而想亲自出场了,因为他们怕我们的胜点太多了,就是击败了您,他们也得不到霸主的名位。” 李秋鸿想了一下,才点头笑道:“无情!你投身江湖实在太可惜了,你应该到军旅中去求发展,因为你不仅天资过人,而且善于谋略,实在是个大将之材。” 楚无情淡淡地道:“弟子志不在富贵,何况在仕途宦海求胜,要紧的不是才具,而是机缘与钻营,钻营非弟子所愿为,机缘可遇不可求,从古到今,不知埋没了多少的将才,李广、李陵,论才具远在卫青、霍去病之上,以功名论,却不如卫霍。这条路不是我这种人走的,倒不如在江湖上,有多少能力,得多少成就。像老师这样,北霸天名重天下,如果身在仕途,您恐怕连个千总都巴不到手呢!” 李秋鸿轻声一叹,没有话说,怀才不遇的例子太多,千秋的事业一半在人,一半在命,青史上名将固然多,但被埋没的人才,更多如恒河沙数,这是千古英雄的慨叹。 关于出阵的问题,谈到这儿就搁住了,李秋鸿不再反对由楚无情独挑大梁,这使得李娇娇很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