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5/10页)
叹气道:“拳头打在那身铁甲上好像会痛。” 他想起了在妙峰山和黑玫瑰八女交手的情形。 “所以这件事交给有刀的人去办。” 董断红连胡子都在笑似的看向魏尘绝。 魏尘绝好像并不反对,眼睛一直看着那左右各两具的铁甲人,不眨不动。 “这个人就是这样!”李吓天笑道:“我越来越了解他了,只要看一件东西就一直看。” 一直看,看到忽然间出刀。 董断红看向左首一幅晃补之的“寒江图”嘿嘿道:“喂,我们也有事做了!” 寒江图画的是夜月寒江,一艘舟子上坐了两个人正在对酌。 题的辞儿是晃补之的名词“盐角儿” “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李吓天竟然也懂得一点字画,轻轻笑道:“连东坡居士都称赞这位晃无咎的词“横放杰出,曲调难得”真是有一番特别。” 董断红的眼睛一直盯着画,缓缓道:“你敢不敢掀开画来看看后面?” “干啥?”李吓天当然听到画的后面有一声极轻极轻的响动,苦笑道:“人家不出来,何必硬是要揭底!” 问题是,隐藏的杀机比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更可怕。 羽红袖怎么可能不陪他们玩一玩? 董断红突然向前冲的时候,魏尘绝也正好砍出了第一刀。 好像只有我们李大捕头没有事。 右壁之前有一座大花瓶,好像是出自景德镇。 这瓶子很高,大概有一个半人那么大吧,上面彩绘的是“百人出猎图” 画中猎的是狐。 秋天猎狐真是有情趣的事。 那是指人而言。 如果是狐呢?它们有什么想法? 李吓天李大捕头一向干的是“猎人”的角色。 所以很少有当狐的感觉。 这个又高又大的花瓶忽然从中间分开来的时候,我们李大捕头总算有了这种感觉。 花瓶里面从下而上有六尊小铜像。 小铜像在机关的弹力下各自有不同的功用。 第一个人像的手一抱,是拉住了李大捕头的脖子。 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拉住手臂。 最下面的两个则是紧紧“抱住”小腿。 这个羽红袖可是顽皮得很。 六尊小铜像都是光着屁股的小童子。 “哗啦”的一拥上来,好像是儿子奔向老爹的怀抱。 可不是? 李吓天现在这个样子就像是击中的“五子图”有亲情极了。 最中间的那一尊孩童铜像可不是这么一回事。 对着我们李大捕头的丹田“啪啪啪”的猛撞,好像以为李吓天是他娘。 而他不想到人间想躲回娘的肚子里似的。 李大捕头想到的第一件令自己安慰的事是,还好自己的腿没有再长个三寸。 不然,打在丹田的这小子岂不打到了…! 他现在不是想事情的时候,先教训这六个小子再说。 一股周回气机转起,在全身百脉间震散出来。 好强的气机波动着“哗啦”一大响。 那五名铜像童子果然被拉出了花瓶之外。 拉出来可没有放“手” 每一座童子铜像后面都挺着一根铁杆儿。 原本是机括控制的机器。 问题是现在扣在了李大捕头身上,突出这五根铁管你说有多难看,多不方便! 花瓶忽的合合,方是闭紧又“哗啦啦”的倒下来。 李吓天一肚子苦水,现在这样子真他妈的麻烦。 勉勉强强以一个不很好看的姿势避过了,花瓶后面的石壁还有得玩哪! 只落目一看,一块大磁石翻了出来。 行啦,咱们李大捕头叫这磁石一吸,悬在了半壁,两只脚蹬呀蹬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难道羽红袖只玩这些? 轻轻的一响,在头顶上滑开了一个洞。 洞上滑下了一条绳索。 平常的绳索也就罢了。 偏偏人家还很有情趣的系了一个蝴蝶结。 没有情趣的是,蝴蝶结是结在一个绳套的下方。 绳套就是一般人用来上吊自杀所结的那种。 好准! 那绳套不偏不倚的套住了李某某的脖子。 “我的妈呀!救命啊!”李吓天叫得那么大声,董断红不是没听到。 但是,他自己也快要叫救命了。 晃补之的寒江图很好看。 但是如果这么好看的图突然烧起来的时候,一定只觉得很诡异。 一张好好的图怎么会自己燃烧着? 董断红只想知道的是,人家烧这张图的目的是什么? 纸在烧的时候一定有烟。 纸烧完了以后呢? 那一定是剩下焦黑的灰。 灰在飘,在飘的灰会可怕吗? 董断红忽然对羽红袖这个女人佩服极了。 这张“寒江图”必然经过了特殊的药物处理。 灰在飘的时候很轻是正常的事。 但是当灰黏上了衣服、肌肤以后便贴得紧紧的,而且有炙热的感觉,那可不太正常了。 董断红第一个反应当然是用手去掸掉灰。 人家可还有别的事要继续玩。 “刷”的一响里,一排七幅画自上头悬了下来。 而且,又着了火。 什么意思?方才只是小玩而已。 董断红有足够的能力将烧飞的灰在罡气的压制下沉落在地上。 一个人要照顾七幅燃烧的画灰已经是很累人的事了。 “呱”的一声里,壁底露出了一排洞来。 这又是什么游戏? 董大盗爷已经开始有点生气了。 人家在墙下方弄出十来只“老鼠” 当然这不是真的老鼠,而是手工非常精巧的机关。 每一个洞跑出一只老鼠,总共一十二只。 老鼠雕铸得都相当的有神韵,而且还是乘坐着滑车滚出来的。 董大盗爷的想法是,管它这些是什么玩意儿,先出“脚”为强。 他的一双腿可是下了不少工夫。 好快的速度,劈腿般左右各扫向六只“老鼠” 人家羽红袖就是聪明在这里。 人类的习惯,总以为滑车上的“老鼠”是攻击的重点。 所以,忽略了滑车的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