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部人节选 (第2/14页)
。 马明义:“吃了沙狗球(锁阳),撬门不用手;喝了锁阳酒,犁地不用牛。” 陈子云哈哈大笑:“厉害!真厉害!” 库尔茨端着酒,莫名其妙地问:“酒怎么了?” 陈子云冲翻译:“告诉他。” 翻译把“沙狗球”(锁阳)壮阳的功能翻给了苏联老头。 库尔茨叫着“哈拉秀”笑出了眼泪,罗吉诺夫也喷出了饭。 7.马明义家院外夜 马明义推院门,门不开。 马明义转到后墙,往房顶扔土块疙瘩… 8.马明义家中夜 吴玉珍听到了房顶的动静,拉开了灯。她看桌上的闹钟。 闹钟上的时间是夜里两点差五分。 吴玉珍生气的拉灭灯又睡下了。 9.马明义家院外夜 马明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马明义一筹莫展。 马明义画外音:“要不是怕惊动了邻居,要不是怕邻居笑话,我真想一脚揣开院门。真是可笑,做了这么多年政工,连老婆的政治思想工作都做不好哇!” 10.孙佩其家中夜 陈一莲听到院门响,忙起身穿上衣服钻进了厨房。 孙佩其轻手轻脚走进厨房,扶住了陈一莲的肩膀。 陈一莲:“我给你饨了碗萝卜汤,解酒补气,你全把它喝完了。” 孙佩其三下五除二吃完了萝卜汤。 陈一莲端来了冒着热气的水,给孙佩其洗脚。 孙佩其把脚交给妻子洗,自己却看起了文件。 11.马明义家院门外夜 马明义见妻子不开门,只好翻墙入院。 12.马明义家中夜 马明义打开了灯,吴玉珍头朝里睡着。 马明义闷闷不乐地上床睡觉。 13.戈壁滩吉普车队日 戈壁滩绵延几十里,远处是波涛汹涌的大沙漠,近处的沙丘比比皆是。 三辆吉普车在崎岖不平的戈壁上行进着。 1号吉普车里坐着孙佩其、吕泰山和北京地质部来的陈教授。 陈教授紧紧拉住扶手,尽可能想让身体的颠簸幅度小一些。 孙佩其:“铁军,开慢点。” 司机李铁军马上放慢了速度。 坎坷不平的戈壁,十分难行。 缓慢的车走走停停,不是让红柳、白齿等沙生植物阻拦住,就是熄火。 2号、3号吉普车里全是地勘人员。 14.3号吉普车日 3号吉普滑进了一个沙坑。 地质人员全下车推车,无计于事。 1号吉普车停下了。 孙佩其下车了。 大家全下车跟孙佩其来到了3号车前。 孙佩其:“开车过来!用车拉。” 2号车很快倒了过来,李铁军帮助拴好了绳索,指挥2号车起动。 2号车没有拉出3号车。 孙佩其:“大家动手,推一把。” 李铁军喊口令:“一、二,拉!” 车拉人推,终于把3号车拉出了沙坑。 15.新川峡边戈壁滩日 吉普车继续艰难爬行。 1号吉普车熄火了,2号吉普车也出毛病了。 孙佩其:“我们弃车步行吧。” 陈教授:“这已经很不错了,要是以往,那有车子啊!”孙佩其和吕泰山陪北京来的地质人员徒步朝前走去。 16.吉普车前日 李铁军帮助修车。 司机甲:“李师傅,正好,我们好好睡一觉。平日里,机关大小七辆车,就我们三个开车,开了小车开大车,累得我老想睡觉。昨晚,到银城拉货,回来都夜里一点多了。” 司机乙:“就你干活了,还突击队员呢。你知道我和李师傅咋晚从省城回来几点了?” 司机甲:“我咋知道?” 李铁军:“少说点吧。” 司机乙:“我告诉你吧,一宿没睡!” 司机甲:“这有啥奇怪的,李师傅整夜整夜不睡,又不是这一次。” 李铁军:“快过来帮我一把。” 司机甲把扳手递到了躺在车下修车的李铁军手里:“李师傅,我说的是真话呀。” 李铁军噔了一眼司机甲:“不说话心里难受是不是?我问你,你给谁干话?” 司机甲:“给革命呀。” 李铁军:“这不对了。谁也没有强迫你,对不对?” 司机甲:“对呀。” 李铁军:“那你还较啥劲?” 司机甲:“师傅,不!李班长,我明白了。” 17.小龙山中日 孙佩其等人坐下来休息。 地质专家陈教授:“小凤山既然有那么大的铜矿床,我想,这小龙山里肯定还有其他的贵金属…” 孙佩其:“陈教授,我们也是这么分析的,你们看——” 孙佩其指着南边的小凤山东山:“最早发现的铜矿床在这里,国民党时期勘探出的金矿也在这里。可吕村长当年的金沙矿却在这里。”孙佩其指着北边的小龙山继续说。 陈教授:“吕村长是在哪里发现的孔雀石?” 吕泰山朝小龙山西北方向指着:“离这里有个十多里地吧。” 他们喝了点水继续朝西走,陈教授时不时的用小铁锤敲着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18.吉普车边日 李铁军修好了车。 李铁军:“你试试。” 司机乙上车起动,车子发着了:“嘿!李师傅,你真棒!” 李铁军冲司机甲:“你把三辆车的机油查一下,我去去就来。” 李铁军提着水桶朝有几棵歪脖矮扬树、三四户人家的村落走去。 19.吉普车前日 司机乙:“你们班长真厉害,这捣鼓了一下,车就好了。” 司机甲:“李班长刚从汤县来的,是县委钱一善书记亲自送来的。连他父母亲都一起来了。” 司机乙:“他是孙师长的亲戚?” 司机甲:“你胡说什么呀!调他来小车班当班长,是因为他技术好。” 20.村庄日 李铁军听到一个庄子后边有男女说笑的声音,便加了几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