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向孙中山讨价还价 (第1/7页)
第一节 向孙中山讨价还价 第一节向孙中山讨价还价 史家常易受“事后聪明”的干扰,导致意识上的时代错误。蒋介石后来因孙中山的提拔而走运,更一再把自己与孙挂钩,俨然是孙中山最合法、最自然的接班人。史家从事后看往事,受到“后事”的蒙蔽,看不到“前事”的真相,不免误解以及渲染了孙蒋关系。 从孙中山的观点看,蒋介石当然是“自家人”是他亲信陈其美的小兄弟…是肯打指模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忠诚党徒,但是表示忠诚的党徒不止蒋一个,更何况还有一大帮亲信的“广东帮”于是在芸芸“自家人”之中,蒋介石不过是一个可资传呼的年轻军人,绝不可能“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国民党剪接照片,凸显孙蒋一对一的形象,只是一厢情愿的“反历史”(A-historical)做法。 再从蒋介石来看,自陈其美死后,他已直属孙中山。孙之地位虽远高于陈,但陈其美那种同乡大哥的亲密关系,绝对无法取代。既然无法在孙中山心目中取得主导地位,蒋介石自一九一六年陈其美遇刺身亡到一九二四年正式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八年之中,对孙的态度是欲迎还拒。他对孙中山交给他的任务,很不热心,经常开小差,甚至在电催之下,仍然游山玩水,姗姗来迟。这种行为自可解释为一种以退为进的心术,甚至意含要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同时也可洞察到,在这八年革命消沉的岁月中、在孙中山并不得意的时期中,蒋介石的“势利眼”行径。在紧要关头,他情愿回上海玩股票,或登宁波天童寺去散心。让我们来摆史实,以明真相。 一九一七年,北洋“督军团”造黎元洪的反,孙中山乘机南下护法,同行的有章太炎、朱执信、陈炯明等人,并没有蒋介石。孙到广州去筹组军政府、称大元帅,但他是个空头大元帅,除少数卫队外,没有一兵一卒。所依靠的广西军头陆荣廷、云南军头唐继尧并不买大元帅的账,最后气得孙中山又跑回上海,痛斥南方的军阀与北方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唯一的收获是陈炯明从广东省长朱庆澜收回于反袁战争结束后交出接管的三十个营。(朱氏改编为省长警卫队二十营,见陈定炎《怎样为陈炯明在民国史上定位》,《传记文学》第三七八期,页一二三至一二六)由此一支武力成立了“援闽粤军”由陈炯明做总司令。这是孙中山手中唯一的枪杆子,也有意将这支军队扩大,在广东建立根据地,于是又派许崇智做第二支队司令,带四个营,邓铿做参谋长。第二年(一九一八),在总司令部还来了个三十二岁的作战科主任(一称中校参谋),不是别人,蒋介石也! 当时陈炯明为了培育孙中山唯一的枪杆子,艰苦备尝。虽然如此,陈炯明还是苦撑下来。相对的,许崇智、蒋介石、邓铿等人,在苦撑待变之际,反倒不无动摇。孙中山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写信给许崇智、蒋介石,勉以“不可遽怀退志”;同一天写信给邓铿,认为“闻兄颇有离去之意,文意以为不然。…若兄行,则竞兄(指陈炯明)失有力之臂助,将来愈形困难”就是证明。 “援闽粤军”于一九二O年八月十六日漳州誓师,全军回粤,替孙中山抢广东做根据地。四天以后(八月二十日),就进入了汕头。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这唯一的主力进军广州之际,蒋介石本人并不在军中。八月十六日,陈炯明在漳州誓师之日,蒋介石本人正在家乡游山玩水!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明载这天行踪说: 薄暮,公在飞雪亭畔,倚崖侧乔松,鸟瞰千丈岩瀑布。会大雨,树杪重泉,溅珠喷玉,光色甚奇。登妙高台,南向突出,三面凌空,惟见众山之小、诸流之细,亭下(村名)屋舍俨然。(第三册,页五) 八月十八日,陈炯明在大埔、潮州、梅县作战攻下汕头前,蒋介石本人仍在家乡游山玩水!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明载这天行踪说: 公探隐潭。第一潭幽暗,在峡谷,圆径不过丈余,而深度莫测。潭前涓流一脉,经第二三潭而入大溪。第三潭为一大岩xue,宽约二丈。上有覆盖。峭壁回合,前面开,高可百米突,右有澄湍冲泻。叹为观止。(第三册,页六) 别人在前方作战的时候,蒋介石在后方游山玩水,直到八月二十九日才回家。八月的作战他没参加,九月的作战也没参加,直到十月十一日,他才到了老隆前线总部,距离攻下广州(十月二十九日),只差十八天耳!换句话说,蒋介石在这次两个半月的战役中,他只参加了最后的十八天,并且,最后十八天中,他在最后十三天(十月十六日)才赶上本军,最后九天(十月二十日),因许崇智“病假”才“以个人关系代许军长统率第二军作战”过了一天多(十月二十二日),就拿下了惠州。 由于蒋介石有过上面这种“紧要关头就回家”的作风,引起我们彻查一下他与孙中山关系的种种,结果发现,他这种作风,倒也值得统计统计。 第一次——一九一八年三月十五日,蒋介石就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但是干了四个半月,他就在前方作战之时,留书(七月三十一日)出走了。八月二日,邓铿派人到汕头留他,留不住;八月八日,孙中山打电报阻止他,也无效果。八月十八日,他回到上海。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明载这天行踪说: 归沪,轮行稳疾。入夜,公对月华吐朗,追忆少时奉母游招宝山及天童育王诸胜光景。(第二册,页五十二) 到了九月五日,蒋介石才停止出走,离上海。九月十三日回到汕头。九月十八日到了漳州总司令部。 第二次——九月二十六日,蒋介石升任第二支队司令官,司令部设在长泰。十二月十五日,吃了败仗,他“只身冲围而出”(第二册,页六十五)一九一九年三月五日,他又离开了部队,说是“请假归沪”(第二册,页七十一)五月二日,返长泰。七月四日,他写信给邓铿,说:“弟自去年怫然而去,赧然而归…”(第二册,页七十七)表示不想干了。九月二日、九月五日,他又游山玩水。十月二十八日,他去了日本。 第三次——一九二O年四月十一日,他又回到漳州。四月十三日,在总司令部议事。四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