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寻找幼稚园 (第1/2页)
寻找幼稚园 五岁的表哥对三岁半的表弟说: “那辆白色的警车给我!” 表弟不放手,急急地说: “Nein,Nein,dasgehortmir!” “你已经玩很久了嘛!”表哥不高兴了。 “DuhastaucheinAuto。”表弟也不高兴了。 mama忍不住将报纸放下,仔细听起表兄弟俩的对白。这又是一个新发现:安安竟然和龙行说德语! 为什么?他和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说国语呀! 这还是他们回到台湾的第一天。观察了两天之后,mama就恍然大悟了:在德国,安安每天上幼稚园。在他的世界里,所有的小人儿都是说德语的;德语就是沙坑、秋千、小汽车、吵架的语言。龙行也是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却说不一样的话,真是矛盾极了。刚下飞机的安安一下子扭转不过来。 有一天早上,mama一边帮安安梳头,一边说: “今天带你去幼稚园看看。” 安安有点紧张:“是不是跟德国的幼稚园一样?” “嗯——”做母亲的沉吟起来,她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幼稚园年代了,虽然还记得破碎的儿歌词“排排坐、吃果果…”今天的孩子还“排排坐”吗? 手牵着手,mama紧张地看着轰隆轰隆川流不息的车辆,找不到空隙过街去。她觉得头昏心跳,手掌出汗,在路边支撑了很久,却看见对面穿制服的一个小萝卜头若无其事地穿梭过街。她终于也过去了。 园长带mama去看小班。mama首先注意到房舍的结构是台湾典型的“教室”正正方方的一个房间,开着正正方方的窗和门。“教室”的布置也是她在台湾长大过程中所熟悉的:前面挂着黑板,对着黑板的是一列一列整齐的桌椅。此刻,小小教室里坐着密密麻麻的人。老师站在前面,正在教孩子们认字。 “还是排排坐,四十年都没有变!”mama心里想着。在德国的幼稚园里,房间不像“教室”倒像个家庭起居室。一个角落里是玩家家酒的地方,放着娃娃的床、衣柜、玩具厨房、小桌小椅。另一个角落里叠着厚厚的海绵垫,是聊天和翻滚的地方。右边的墙角下铺着一张地毯,玩积木造房子就在这张地毯上。左边的墙角下有一张矮胖的方桌,四周围着矮胖的小椅子,剪纸劳作就在这张桌上。其他还有几落桌椅,散置各处。 清晨七点半,幼稚园开门。零星几个小把戏就被爸爸或mama送来了。来得这么早,多半因为爸妈两人都得上班。陆陆续续的,孩子越来越多。安安通常九点才到,看他起得多迟。到九点半,大概所有的同学都到了,总共有廿个。 到了之后做什么?洁西卡坐到早餐桌上开始吃mama准备好的面包和乳酪;桌上已经摆着牛奶和果汁。丹尼尔快步冲到积木毯上,开始一天的巨大工程;瑞莎乖巧地挨到克拉太太身边去,要了把小剪刀,动手做纸灯笼;路易和多莉正在角落里扮演医生和护士,多莉怀里抱着一个生病的娃娃,很心疼的样子;玩组合玩具的卡尔和汤玛士正在怒目相视,马上就要厮打起来;华安正从墙边玩具柜里抽出一盒拼图,今天早上,就从这个开始吧! “要来的孩子实在太多,我们校舍来不及建,所以,”园长正在向mama解释“所以就挤了点。这个小班,现在一个老师带四十个孩子。” “我们校车一大早去巡回接小朋友,到校时间大约是早上八点。”园长指了指停车场上一列排开的娃娃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