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3/3页)
么想。我看你这些年云游四海,修行有成,阅历及气度也都有所增长,能使信众诚然悦服。不过,信众的心是很容易受煽动的,你一来便惹风波,会将我辛苦多年、好不容易方建立起的声誉毁掉。我看你多待在这里也是无益,还是回本宁去吧。” 扁藏不辩解亦不反驳,点头道:“我正想禀报师兄,我打算回去见师父。”他必须回去见净澄师父,问问他,他该如何。 “那正好。你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就回去吧。” 就这般,等夜深,等人静,等天明。 天一亮,光藏便出城。临出城门前,他回头默默望一眼。这次,他离开她,离情缱绻,心中依依在不舍。此际她会在做些什么呢?正寤醒吧?还是如他,终宵未眠,同望了一夜疏暗的天河? 路途望来遥迢。待他马不停蹄赶回本宁寺,月已上了树梢头。 “光藏师兄?您怎么回来了?”看见他,寺里小和尚非常惊讶。 “我想见师父。净澄师父呢?” “师父到洛阳去了。” “洛阳?”光藏轰然一呆! “是呀。没听说师兄您要回寺,师父前些时启程到洛阳,两个月后才会回来。” 脑中乱哄哄的,已听不见小和尚在说什么。他失魂落魄地走出寺院,下了台阶,不知不觉走到陇丘。 榆树沙沙在夜风里低语。这是当年他埋葬胡笳和相思豆的地方。他亲手埋了它…也把他的心和感情埋起来。 我佛慈悲,渡天下痴妄不醒的人。而今他呢?算是醒了?还是不醒? 他站在树下,久久不动。 就在这树下,她问他为何鸡母生了鸡子,鸡子又孵化成小鸡;就在这陇丘上,她拉着他放纸鸢,笑得好不美恬。就是在这里,在灿天里,晴空下,在黄昏中,夜幕里,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对他的呼唤,都还依依残留回荡在田陇间… 啊…他弯跪下去,狂了似猛挖着土石。他把它埋得那么深,挖得也便那么深。 是缘也好,是孽也罢,或就算是劫也无所谓了。他决心拋弃这一切,还复他俗相。 我佛慈悲,观照一切,或该会了然谅解。 淮西与朝廷不睦,甚可能叛节的传言果然成真。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吴少阳的儿子吴元济自立为“留后”统领淮西的兵务,取代唐室天下的野心毕露毕现,竟然出兵杀掠,直侵犯到了东都洛阳。谣传与淮西交好的淄青方镇师道,与淮西暗通款曲,暗中出兵相助吴元济。 扁藏到达洛阳时,洛阳城已被平卢军及淮西军肆虐,城中人心一片惶惶。一路往大严寺的途中,遇不见几个行人,多是行色匆匆低头疾步而过。 净澄师父应大严寺住持之邀而来,却遇上这场乱事,他只盼他平安无事,安然无恙的躲过这一劫。 从长安到洛阳,他一路未停歇,心中意念更坚。他已经下定决心,禀明净澄师父后,脱离伽蓝而蓄发还俗。然后…然后…与二乔做一对平凡夫妻,相偕一直到老。 但盼啊,这不再是妄念! “走开!走开!”街前猛不防响起暴喝声。 一队藩镇兵持着刀茅跶跶走近,开路的几名小兵粗鲁地推撞开碍路的路人,城众慌张的四处走避。 扁藏走避不及。小兵揪住他的衣襟,喝道:“你这个和尚挡在路中间做什么!”十分的凶煞。 扁藏抵抗不了,只得闭上眼。 “等等!”一名首领模样的藩镇兵走到光藏面前,打量了几眼。问道:“你的法号是什么?哪间寺院的?” “我叫光藏。是从京兆来的,在本宁寺出家。” “京兆?原来你是名寺的和尚,那正好。这趟征战,我们淮西的弟兄死伤不少,有名寺的和尚作法超渡,再好不过。来啊!把他带走!” 大手一挥,一大队的藩镇兵掳了光藏呼啸而去。 “不,放开我,求求你们…”光藏大声呼喊,被藩镇兵的喝叫声掩盖去。 不!他绝望的伸长手臂,企图抓住什么,抓了个空。 心中的话,没来得及告诉她,还来不及诉情衷…苍天啊苍天,为何这般作弄? “二乔…”他嘶喊出来。 等我…你千万要等我… 七月初日鬼门开,家家户户忙着祭中元。看薛素云和她母亲及小婢喜儿忙里忙外的,二乔自觉多余,留下字条,悄悄出了府。 娘家是不能回去的,只会成为她爹娘的累赘,连累他们也成笑柄。但在薛家又能待多久? 虽然光藏说要她等他,他会再来,可是她只会误了他。她跟他,他们这辈子,是错过了…也或许,根本连“开始”都没有吧。 不知不觉出了城,走到城郊山脚。近处有个山崖,那崖不高,看望过去,竟像村西口那陇丘。 她往崖顶走去。那崖看似不高,路径却相当陡峭,几次险些滑倒。好不容易上了崖顶,四顾望去,竟然一片白茫茫。 这时候,光藏会在做什么呢?为信众诵经祈福?抑或替各路亡魂超渡诵经? 僧俗终究还是有别。佛门高槛,任她再怎么召唤,终究还是越不过那道门槛…就算是越过了,也枉然。 是她修得不够,求不得他们这一世。她和他,这生世是不可能了… 白雾更加迷蒙。前头没有路,她彷佛浮在云端一般,轻轻飘飘。就这般跳下去会如何?她想着。她能在西天极乐净土,与光藏重逢吗? 凉风飕飕,她闭了闭眼,彷佛听到了胡笳声。该是她魂梦中的那首僧伽… 也彷佛听见他朗声的笑,说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成亲的… 风声更急了,她想睁开眼,却睁不开。眼前清晰出现那抹灰青色的身影,雍容沉静地对着她笑… 扁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