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页)
第三章 就这样我加入了史学家团会。 考试很马虎。奥梅恩把我们带到大楼顶端一间圆形屋子里。墙壁是由各种颜色的珍奇木料镶嵌而成的,地板上是闪闪发亮的长条椅,屋子中央立着一根一人高的柱子,上面刻着小得认不出的字母。五六个史学家懒洋洋地围坐在柱子周围,显然是被奥梅恩临时叫来的,对我这个衣衫褴褛的老瞭望人一点兴趣都没有,搞不明白奥梅恩为什么如此热心地替我担保。 有人递给我思维头盔,一个尖利的声音问了我十几个问题,搜寻我特有的反应,询问我的详细身世。我提供了我的个人信息,便于他们与当地瞭望会的负责人联系,验证我的身份,获准瞭望会把我除名。一般来讲,瞭望人是不能解除自己的誓约的,可是现在已经是非常时期,我们的团会已经解散了。 不到一个小时,一切都结束了。奥梅恩亲自把披肩披到我肩上。 “你们的卧室就在我们的套房旁边,”她说。“你得换下瞭望会服装,你的朋友可以不换。试用期过后,你就可以接受训练了。同时,你可以随便进入任何一个记忆库。但你要记住,要真正加入我们团会,得花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我知道,”我说。 “你现在的名字叫托米斯,”奥梅恩告诉我“但不是史学家托米斯,而是史学家团会的托米斯。二者是有区别的。你从前的名字不再有效。” 王子和我被领到一间我们共用的小屋。这地方很简陋,但配备有漱用品,思维头盔的插座,其他信息设备,还有一个送饭口。 王子恩里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摸摸这摸摸那,熟悉房间的情况。 由于他乱按机关,橱柜啊,床啊,椅子啊,储藏柜啊等家具砰砰砰地从墙上弹出来又缩回去。终于,王子满意了。他不再乱按,而是准备放出一张床出来。只见一条白色的东西从墙上滑出来。他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 “给我讲讲你的事吧,史学家会的托米斯。” “讲什么?” “我都好奇死了。你以前叫什么名字?” “那跟现在无关了。” “你现在不必再保密了。你还要气我吗?” “老习惯不容易摆脱,”我说。“我的年龄是你的两倍,我这辈子一直都记得不可随便告诉别人我的名字。” “现在告诉我吧。” “沃利格,”我说。 说出这话以后,我有种奇怪的解脱的感觉,从前的名字悬挂在我嘴唇前面的空气里,像一只挣脱牢笼的金丝鸟,在房间里乱撞;先是高飞,然后急转弯,撞在墙上,随着叮当一声脆响,裂成碎片。我哆嗦了一下“沃利格,”我又说道。“我以前叫沃利格。” “现在不是了。” “现在叫史学家会的托米斯。” 我们两人哈哈大笑不止,直到笑够了,瞎眼王子突然从床上站起来,像好朋友一样拍打着我的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大叫着我们的名字,像两个突然明白字词威力的男孩子,终于又发现这些字词的威力其实是多么不堪一击。 我开始了我在史学家会的新生活。 有一段时间,我寸步不离史学家大楼。我的日程,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排得满满的。所以,巴黎对我来说仍然很陌生。王子也跟我一样,尽管没有我忙,也整天呆在屋子里,只在无聊狂怒的时候才出去走走。有时候,史学家奥梅恩陪他出去,有时候是他陪奥梅恩出去,这样他就不会一个人瞎撞了。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他是不服气,独自一人出去,想证明自己虽然看不见,但仍然可以应付这座城市的挑战。 除了睡觉,我就做下面这些事情:前期的准备工作;学徒的杂务;自己的研究工作。 没想到,我竟然比其他学徒老多了。很多学徒都是年轻人,是史学家们自己的孩子;他们迷惑不解地看着我,不明白居然跟这么一个老家伙作同窗。有些学徒年纪也不小,他们是半路“出家”来当史学家的,但都不及我老。所以训练时,我很少跟他们交流。 每天,我们都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史学家们重现历史的技巧。进入实验室,看到对从郊外采集来的标本进行的分析,我眼睛都瞪大了。通过测定几个原子的衰退过程,监测器就可判断出某件物品出自哪个年代;五颜六色的光束击中一块银白色木板上的标记,将其粉碎,了解它的秘密;原本毫无生气的物质,将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一一显示出来。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痕迹的:从我们脸上反射回去的光粒子,被光磁波锁定在周围环境里,史学家们又将它剥落下来,分类处理,并固定下来。在另一间屋子,一团蓝色的油腻腻的烟雾上,飘浮着数不清的面孔:古代的国王、团会负责人、大公、英雄们。神情冷漠的技术员正在烧焦了的东西上刺探历史。潮湿的垃圾堆却讲述着发生在历史上的革命运动、暗杀领导人的事件、文化的转变、旧习俗的消失。 我开始学习在郊外工作的技术。穿好专用服装后,我被带到一些史学家面前,他们手持真空磁蕊,正在大堆非洲和亚洲城市的废墟上挖掘。我参观了寻找水下旧大陆文明遗迹的工作;一队队史学家钻进半透明的状如泪珠、犹如绿色凝胶的水下交通工具里,朝深海驶去,下沉到覆盖着粘土的先前的大草原上,用强劲的激光切开淤泥和大梁,查看埋藏在水下的秘密。有专人收集碎片,挖掘阴影,收集分子胶片。最精彩的是一些非常英勇的史学家在海底非洲挖掘出一个气候调节塔,固定好这个庞然大物的底基后,用大能量的滑轮将其从泥土里拉了起来,其拉力之大,连地球都好像在颤抖。然后他们将这个笨重的第二纪元人类愚蠢行为的遗迹高高吊起,披着专家披肩的史学家在其底部细心探测,期望弄清楚这东西最开始是怎样竖立起来的。看到这一切,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活动结束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