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7/7页)
级干部,在骑兵第二集团军革命军事法庭工作; 在高加索跟热洛巴一起消灭过‘白虱子’。他到过察里津,去过南方战线,在远东主管 过一个共和国的最高军事法庭。他这人什么艰难困苦都尝过,后来肺结核把他撂倒了。 他从远东来到这儿。在高加索,他当过省法院院长,边疆区法院副院长。最后他的两个 肺都坏了,眼看要不行了,这才强把他调到咱们这儿。这就是咱们这个不平常的公证人 的来历。这个职务挺清闲,所以他还活着。可是,今天悄悄让他领导一个支部,明天又 把他拉进区委会,接着,又塞给他一个政治学校让他管,又要他参加监察委员会;成立 处理难题的重要委员会时,都少不了他。除了这些,他还爱打猎,又是个无线电迷。别 看他少了一个肺,可一点也不像病人。他精力很充沛。他要是死,大概也要死在从区委 到法院的路上。” 保尔提了个尖锐的问题,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们为什么给他那么多工作呢?他 在这儿比原先工作还忙。” 沃利梅尔眯缝着眼睛,瞟了保尔一下。 “要是让你领导一个小组,再加点别的工作,别尔谢涅夫也准会说:‘你们为什么 给他那么多工作呢?’可是他对他自己呢,却又会说:‘宁可猛干工作活一年,也不躺 在病床混五年’。爱惜人这件事,看来只有等社会主义建成之后才能做到了。” “他说得对。我也赞成干一年,反对混五年,不过我们还是常常随便浪费人力,这 等于犯罪。现在我才明白,这样做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任性和不负责任。直到 现在我才开始懂得,我没有权利这样糟蹋自己的健康。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英雄行为。要 不是因为蛮干,我也许还可以再坚持几年。一句话,对我来说,‘左派’幼稚病是一个 主要的危险。” “也就说得好听罢了,真让他下床干起来,早就什么都不顾了。”沃利梅尔心里这 样想,但是没有说出来。 第二天晚上,别尔谢涅夫来看保尔,一直谈到半夜才走。 别尔谢涅夫离开新朋友的时候,心情就像刚刚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一样。 早晨,有几个人爬上屋顶,架起了天线。别尔谢涅夫在房里一面安装收音机,一面 讲着他经历过的最有意思的事情。 保尔看不见他,根据达雅的描述,知道他长着淡黄色的头发,浅蓝色的眼睛,体格 匀称,动作敏捷,也就是说,他的模样跟保尔刚同他见面时想象的完全一样。 天黑的时候,三只小灯亮了,别尔谢涅夫庄重地把耳机递给保尔。太空中传来一片 杂音。港口的莫尔斯电报机像小鸟一样啁啾地叫着,轮船上的无线电台正在某个地方 (看样子是在近海)发报。一片嘈杂声中,可变电感器的线圈突然收到了沉着而自信的 声音:“注意,注意,这里是莫斯科广播电台…” 小小的收音机,通过天线,可以收听到世界上六十个电台的播音。疾病割断了保尔 同生活的联系,现在生活穿过耳机的膜片,又冲了进来,他又重新摸到了生活的强有力 的脉搏。 疲劳的别尔谢涅夫看见保尔两眼闪烁着光芒,微微地笑了。 家里的人全睡了。达雅在睡梦中不安地嘟哝着。她每天很晚才回家,又冷又累。保 尔很少见到她。她越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上空闲时间就越少,于是保尔想起了别尔谢 涅夫的话:“如果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妻子也是党员,他们就不能常见面。这有两个好处: 一是彼此不会嫌弃,二是没有时间吵嘴!” 他怎么能反对呢?这本来是预料中的事。过去,达雅把她的每个晚上都给了他。那 时候比现在有更多的温暖,更多的体贴。不过,那时候她仅仅是个朋友、妻子,而现在 则是他的学生和党内的同志。 他懂得,随着达雅的成长,她照顾他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保尔接受了辅导一个小组的任务。 晚上,家里又热闹起来。保尔每天同青年人在一起度过几个小时,就会获得新的活 力。 其余的时间他都听广播,母亲喂他吃饭,要费很大劲才能摘掉他的耳机。 失明夺去的东西,无线电又给了他…他又可以学习了。 他以无坚不摧的顽强意志进行学习,忘记了一直在发烧的身体,忘记了**的剧烈 疼痛,忘记了两眼火烧火燎的炎肿,忘记了严峻无情的生活。 在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企业建筑工地上,继保尔那一代共青团员之后,青年们高 举青年共产国际的旗帜,建立了功勋,当电波把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保尔感到无比幸 福。 他想象中出现了暴风雨…像狼群一样猖獗的暴风雪和乌拉尔的严寒。狂风怒号, 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就在这样的黑夜里,由第二代共青团员组成的突击队,在明亮的弧 光灯下,在庞大的建筑物顶上安装玻璃,从冰雪严寒中抢救那个举世闻名的联合企业刚 建成的第一批车间。基辅第一代共青团员顶风冒雪铺设的森林铁路同它相比就显得微不 足道了。 国家壮大了,人也成长了。 在第聂伯河上,大水冲垮钢闸,汹涌澎湃,淹没了机器和人。又是共青团员们顶住 天灾,顾不上睡眠和休息,苦战两昼夜,终于把河水赶进了闸门。在这场艰巨的抢险斗 争中,走在前面的是新一代的共青团员。在英雄模范人物的名单中,保尔高兴地听到了 一个熟悉的名字…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