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昏暗的窗口 (第4/6页)
。 小野木想开口说“我不是她的同伴”但却没有说出口。当时的心情是,既已一块到了这里,索性帮忙到底,陪她到医务室去。事后想来,似乎可以说,小野木当时就已经被结城赖子吸引住了。 引路姑娘搀着她的胳膊,走下地下室的梯阶。小野木稍微保持一段距离跟在后面,打算把她交给医生后,立即就返回剧场里去。远处传来了长时间鼓掌的声音。 医务室里,医生护士全都不在。 “我马上把大夫请来,请稍候一会儿。”引路姑娘不朝病人,而向跟在后面的小野木说。 医务室很狭小。看病桌子旁边就是进里屋的门框,里屋铺着两张草垫子,角落里叠放着供急诊患者使用的棉被。 引路姑娘大约正在寻找医生和护士,没有立即返回来。小野木感到自己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 “当时,我曾想说:请您回到观众席去吧。但因为很难受,连这个话都讲不出来。而且,心里也很紧张,怕把我一个人丢在那里。” 后来,赖子谈起当时的情景,轻轻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工夫,医生和护士一起回来了。看样子方才是在看演出。 “怎么了?” 医生也冲小野木讲话。小野木不好说与己无关,便含混地说: “是突然难受起来的…” 只这一句话,医生心里便有了数。他转向靠着椅子用手帕捂在脸上的妇人问道: “您哪里不舒服?” 小野木虽然没有听到,但妇人确实小声做了回答,医生点了点头。 “是胃痉挛呢。那么,给您打一针吧!” 说着,又看了看小野木的脸。看来,医生、护土、引路的女孩子,统统都把小野木完全认作是病人的同伴了。… “那时候,您为什么不逃开呢?”照旧是后来,赖子这样问过小野木。 “我总觉得,那样就回去有些不合适。心想,至少要照料到让您乘上汽车。”小野木这样回答。 “我当时想,这真是位好心人。” “这家伙是个居心不良分子吧?…您心里没这样嘀咕吗?” “没有。这我心里明白。因为我把眼睛睁开一条缝儿,观察了小野木先生。这点辨别能力还是有的。” “我乘上您的车,说出‘送到贵宅附近’的时候,您吃惊了吧?事过之后,连我自己都对这种勇气感到很惊讶。” “不,当时那是很自然的。”赖子的措辞很巧妙。 其实,只能说当时那样做是顺理成章的。看到先坐进出租汽车的赖子仍然把身子俯伏在前座的靠背上,小野木实在放心不下。打过针以后,医生说,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并劝她躺在原处休息一下。可她却谢绝了,说要乘出租汽车回家去。连站在一旁的小野木都清楚,看来是她的洁癖使她一会儿也不愿躺在那种地方。 她坐进出租汽车以后,司机自然以为小野木也会跟着坐进去,所以仍然开着车门看他。在小野木看来,那个司机的表情和派头都很不可靠。赖子则仍旧把身体支在前面的靠背上,还是不能随意开口讲话。小野木突然对这个司机产生了一种恐怖的感觉,不能让他开车把这位体弱乏力的美丽妇人单独带走。 小野木当即下定决心,坐了进去,自己把车门关上。 “我把您送到贵宅附近。要到什么地方呢?”小野木向俯着脸的妇人问道。 “涩谷。”妇人小声回答。 “涩谷!” 小野木对长相凶悍的司机说。… “当时,看到司机的那副长相,我也有点不想坐他的车子。”这仍然是赖子后来的回忆,她说“小野木先生说送到附近,坐在旁边的时候,我内心才松了一口气。不过,太对不起您啦。让您放弃了好不容易才能看到的莫斯科艺术院的演出…” 然而,倘若不是思想深处为某种东西所吸引的话,他既不会坐到她的旁边,她也一定会拒绝的。 车子由赤坂经过青山,驶下可以看见涩谷辉煌灯火的坡道。 “到涩谷的什么地方?” 小野木一面仔细观察身旁这位把头埋到胸前的妇人的情形,一面问道。 “松涛。”她稍微顿了一会儿答道。 出租汽车爬上道玄坡路,在环行线路的衔接处向右拐去。 “谢谢。到这儿就成了。”妇人抬起脸说。车子往来如穿梭,两侧是昏暗的住宅区,大多数人家都有围墙。 “给您添麻烦了,实在对不起。假如…您带着名片的话,失礼得很,能送给我一张吗?” 小野木拒绝了,但在妇人下车要走的时候,又给了她。实际上,他是惋惜就此与她断了缘分。名片上同时还印有公寓的电话号码。 小野木表示要“送到贵府跟前”时,她坚决地谢绝了。 小野木忘记返回车内,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目送她的身影逐渐消逝在夜幕里,过往汽车的灯光不时照到她的身上。小野木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时吹拂的夜风,带有一种令人快慰的凉意。 三 那件事发生以后,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 对于小野木来说,那天晚上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件偶然的巧遇。不过,他对中途放弃观赏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出,倒并不特别感到后悔。究其原因,并不在于当时是自己主动那样做的。似乎可以这样说,那会儿照料她,并把她送到涩谷夜晚的马路上,小野木从中感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心里就象当时清风拂面一样地爽快。 那期间,小野木还是一名司法研究生,正处于修业二年的最后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到法院、检察厅、律师协会去实习一圈,最后又回到了司法研修所。 自己究竟为什么要选择司法工作,其中又特别选择了检察官,小野木并没有郑重其事地考虑过。要勉强说出原因的话,也只是因为叔父辈里有当过检察官的,乡下本家的人都很尊敬这位叔父,所以也曾有人劝自己从事同样的职业。这与大多数人的情况完全相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差不多都并非出自什么特殊的机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