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8/8页)
的叶汁,就大功告成了。” 听他所言,这灵药该是一棵有叶的植物。 “怪难过地…”申烈揉着眼珠,似是在受罪般地叫着:“十几年没看世面,也许连和尚、尼姑都分辨不出…” 拈下一片叶子,躺在靠壁之石板,慢慢将叶子拧出汁,滴在眼珠。 “嗯!药力果然加强不少,挺凉的,比薄荷还舒服!” 再过盏茶功夫,方自坐起,凝目往四处瞧去,黑暗中却见他两眼泛青寒光,灼灼逼人。 申烈满意道:“功效不减当年…就是不大习惯,也不知能否适应强光…” 说至此,他开始盘算时间,到底是白天还是夜晚。 “该是夜晚了…” 说着他慢慢走向石门,轻轻推开,果然不错,门外并无白天强烈阳光,只有殷红的火光闪烁着,火源来自洞口之火堆。 小小君坐于石床,闭目养神。 浣花十分入神地在烤rou,吱吱爆rou声不时传出,还有那香味够吊人胃口。 申烈眨眨眼,等适应后,甫自瞧向小小君,惊愕:“这小子果然气宇轩昂,好种!”又瞧向浣花,顿时骂自己:“什么嘛!比我想象的还漂亮,看来没眼珠还真靠不住…” 石门再推细缝,小小君已察觉:“是老前辈吗?” “好!好耳力,好人材!”申烈翘起大姆指夸赞“名师果然高徒!呵呵…”小小君拱手笑道:“前辈过奖了,晚辈只是照您所言,凝神闭气,或有收获而已。” “很好!呵呵!”申烈笑不绝口“看样子你比我想像的还要聪明多了。” 小小君谦虚道:“还请前辈教导。” 浣花已拿串rou,递给申烈,娇笑道:“申老前辈您吃点,是鹿rou。” 申烈轻笑,随即将rou吃完,转向小小君,道:“小老弟你躺下,让我看看你眼睛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小君依言躺下。 申烈小心翼翼替他诊察,口中不时念念有词,不久道:“眼球还未遭损坏,就是瞳孔不灵,你是怎么受伤的?” 小小君回答:“被一种强光所照,传言是‘红丝水晶变’。” 申烈皱着眉头:“水晶变怎会有此威力?老失虽没见过,但据我所知它最后落入三百年前杨追雁的手中,从此再也没出现过。” 申烈陷入沉思,却也一无所获,摆手道:“不管啦!够烦人!我想你瞳孔就是受它刺激才失灵,若能再反刺激,也许能再复原。” “反刺激…”浣花不懂。 申烈解释:“物极必反,说不定再照强光,可以使他复明,或者…”他神秘一笑,道:“用其他药物也能使他康复。” “有那种药物吗?”浣花很想知道。 “有!”申烈拂着不算多的胡子,道:“只是非常珍贵,可遇不可求。” 任何人都可以从他表情——那种黠笑而自得的表情,看出他正怀有此味药草。 浣花见他不说,也不强人所难,问:“老前辈,他的伤,有无办法治?” “有!”申烈很有把握道:“治不了就换,在我来说‘换’比‘治’还容易。” 浣花放下心来,娇笑道:“老前辈医术真高。” “不高!”申烈摇头道:“你是容草头的徒弟,当然也明白这点,苹果坏了,想治好,谈何容易,若换一个就容易多了。” 浣花本有恭维成份在内,但见他如此认真,也只好默然轻笑“赞成”申烈说法了。 申烈一阵得意,道:“换归换,也得有个准备,小兄弟,老夫先将一些技巧和心得说给你听。” 小小君憨厚一笑:“请前辈指点。” 申烈微闭双目,将思绪整理一番,方道:“你本身修为已达落叶可闻的地步,这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问题是你没分析过落叶有大小,快慢之分,来,我们开始!” 调整一下身形,指着火堆,道:“那堆火,有多旺?” 小小君皱眉凝神,想用感觉,却无徒感觉,苦笑:“我只能用猜的…” “猜猜看。” “火苗不到两尺.火堆不及一尺方圆,燃的是松枝,我可以闻出香松味…燃松枝火势必定不弱…”小小君哑然一笑“这是浣花起火的习惯。” “好一颗玲珑心!”申烈赞道“猜得一点不差,虽然视觉不管用,你却用心觉,懂了吗?只要能有利于判断,任何方法都可用!” 小小君顿有所悟。 申烈又道:“不过我们现在是要练触觉,所以你得下功夫,刚才你以味觉来辨别松枝,现在你以耳来辨别火势,你将如何去辨别?” 浣花也在想,她想只要走近少许,也许就能辨别——这也是方法。 而小小君不愧是小小君,只见他右手轻扬,火苗已颤动,相对呼声亦加强少许,当然也能以此辨别了。 “哇!好棒耶!”浣花忍不住已拍掌叫好。 申烈频频点头:“小子有你的,这道理我足足想了三天,你却‘随想随用’,好啦!窍门就是如此,其他的就看功夫啦!” 话未完,他已丢出一把细石,急道:“猜,几颗?” 小小君立时回答:“七颗!” “几大几小?” 等细石落地,小小君方道:“三大,四小,我是以声音辨别。” 申烈点头:“这很容易辨别,难的是在空中时就要辨别,怎么练?很简单,逐一分开来,等认清多少重量的石头,用多少力量扔出去,速度有多快?如分辨,再合起来扔,道理很浅,却不容易做!你练练看!” 浣花笑道:“我来!”拾起石块已朝任何方向丢去。 小小君亦逐一辨别。 自眼睛受伤之悲痛,到遇上小凤的比较,以及申烈的“以瞎子为乐”再加上复明有望,他心情已逐渐回转而喜悦,就算真的治不好,他也没先前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了。 话又说回来,若非眼瞎,又有谁会想到以此种方法去辨别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