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义救幼儿结善缘叫化惊现北国 (第1/8页)
第七章 义救幼儿结善缘 叫化惊现北 金陵钟阜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 “金陵”又称“升州”在战国时期“楚威王”灭“越国”后筑城为疆,当时便称为“金陵邑” 尔后秦朝灭六国之后,将“金陵邑”改名为“秣陵”并且将城池扩建至雨花台东侧,且疏通城外“淮水”故而又称为“秦淮河” “金陵志”中有云:“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株陵,因凿钟山,断金陵长陇以疏淮。秦准本名龙藏浦,上有二源,一源发自华山,经句容西南流;一源发自东庐山,经溧水西北流入江宁界,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时至三国时东吴重建城邑并更名为“建业”立为国都,又至“东晋”时,续又更名为“建康”然而隋文帝伐平“陈国” 攻入“建康”竟将宫城市井毁于一炬,只余少数未遭焚火波及的深院大宅,而使六朝繁华化为灰烬。 时至唐代时归为“杨州”所辖,后续又重建城池并改名为“升州”因此城中市井皆属新建楼宇。时至五代之后“金陵”已然再度成为繁华城邑了。 渡过秦淮河宽敞的“朱雀桥”石桥,仅数百丈便已进入西城了! (注:秦淮河原本在城外,时至南宋时因扩建城邑,才将自东水关至西水关的一段纳入城内,因此南宋之前提及的“秦淮河”皆是在城外,切莫有误!) “金陵”乃是山水胜景甚多的一座古城,原本便是依山而建,城郊有钟山、幕府山、狮子山、清凉山、五台山、鸡鸣山,并且在西面有“莫愁湖”东北方则有“玄武湖”、“秦淮河”蜿蜒西南方,大江则在东北方。 “玄武湖”乃是金陵第一大湖,原名“后湖”“晋明帝”之时为太子cao练水军之处,故而又称“太子湖”尔后才又改为“玄武湖” 湖中有五洲,古称海上三仙山,西北方是“旧洲”西南是“新洲”南为“麟洲”北为“趾洲”东面则分为二洲前为“长洲”后为“环洲” “金陵”每至夏季时气候甚为酷热,因此城内百姓多喜至“玄武湖”纳凉,故而湖周有甚多的游湖小舟及画舫供游客游湖,而且卖菱角、嫩藕及甜点的小贩也甚多。 在湖中荡舟,除了可至五洲之上览胜赏景之外,时至夕阳西下,绮丽晚霞映照湖面,霞光万道,环视湖周诸山,皆处于烟笼雾霭之中,再加上西面城楼垛堞在湖面的倒影,恍如身处人间仙境之中。 黄昏之时,暑气渐消,待大地渐暗,明月逐渐高升之时,皎洁月光映照湖面,更有另一番美景,因此时至黄昏之时,游客不减反增。 此时湖面有上百艘的小舟及画舫往来穿梭中,在湖面上画出波波水纹,使得月光闪烁得有如千条银带,又恍如身处广寒月宫之中。 突然由一艘大画舫上,传来一阵女子的惊惶大叫声:“啊…孩子…小宝…小宝!快来人哪!快救救我的小宝…” 接著又有人大叫著:“有人落水了!快…快…船家,快点救人…” 果然立即听见数声“扑通”声相继响起,已然有数名船夫跳入水内救人。此时另一方有一艘小舟迅速划至,独自执桨划舟的一人,尚不待小舟停止冲速,便立即猛然一跳,再凌空窜入水中,而且仅有微小的水花溅起,可见此人的水性不错。 湖底虽非很深,然而时已夕阳落山,天际已然有些黑暗,加上湖面有些浮萍菱荷散布,水底又甚为浑浊,因此只见先前入水的船夫相继浮出水面,换了一口气之后再度下潜,可见尚无人寻获落水小童。 忽然!一道水柱由湖面冲升而起,而水柱中竟然有个人影,人影上冲至画舫旁时突然一斜,便稳稳落至甲板上。 而那人手中竟然抱著一个胖嘟嘟的锦衣小童,接而抓著小童双脚倒提,伸手连拍小童后背,并且急声叫道:“快!快拿条厚毡来…” (注:一般溺水之人,首先便须排出体内的呛水,然后尽力恢复心脉的跳动,若未将肺内积水排出,只注意恢复心脉的跳动,甚有可能因肺部积水,无空气可融入血脉进入心脏,以致窒息而亡,或是因缺氧而脑死。 但是欲排出肺内的积水并不容易,除了专门技术之外,在靠水的乡野百姓,也各有不同的土法子,有的是将人伏在高凸之物上拍压后背,对小孩最惯用的则是将人倒立之后拍震后背,不但能使腹内或肺部积水自行流出,而且还可活络心脉,有的则是将人平躺地面挤压腹部,或是… 但是不论何等方法,皆要注意溺水者的口内是否有物堵塞?否则积水不易排出。) “啊?鬼…水鬼…” “天哪!水鬼上船了…” 画舫上惊惶围观的五名富家锦衣男女,眼见有人骤然由水底冲升上船,并且眼见那人面目狰狞如鬼,初时俱是心中一惊的惊叫出声,以为是水鬼上船噬人了? 可是耳闻急叫声,再仔细一看,又有人惊喜无比的惊叫著:“啊?是小宝…是小宝…” “是小宝?太好了!老天爷保佑…阿弥陀佛…” “快…银儿!快拿条毛毡来给…给这位壮士。” “哇…呜…娘…呜…” 就在此时,突听一声童啼乍响! 立即有一名花信锦衣贵妇以及一名年有三旬的布衣妇人,急忙围至面貌如鬼的青年身侧,便欲搂抱小童。 但是面貌如鬼的青年立即伸手拦阻,并且说道:“且慢!待他腹内积水全然流出,才能抱去安置,否则会有不适之症。” 一名三旬出头的文士闻言,立即唤道:“夫人,你娘!且待这位壮士救妥小宝之后再说。” 此时下水救人的四名船夫,也知晓已救出了小童,便各自返回自己的船上了。 而画舫上的两名船夫,因为事关自己的责任,也怕打人命官司,因此欲接手救治小童。 面貌丑陋如鬼的青年小飞,心知船夫必然懂得救治溺水之人,因此立即将小童交由两名船夫继续救治,便纵身跳入湖内,游往自己的小舟处。 三旬文士见状,立即呼叫著:“啊?壮士…壮士,请留步…” 但是小飞已游至小舟旁,再度冲升出水落入舟内,仅是朝画舫挥挥手,便头也不回的划著小舟离去了。 在城南的“雨花台”! 相传,梁武帝之时,有一位“云光法师”在广阔的荒郊之地,搭佛台为信徒讲经。 是时突然天下花雨,并且有天厨赐食“云光法师”故而盛传之下,广阔的荒郊之地已然名享当地,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