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强迫中奖练绝艺 (第6/7页)
导下,武功已经有长进,尤其是他的轻功,已达到常人根本无法达到的境地。 这一天,得天酒楼上异常热闹。 原来,今天是千嘴婆婆的生日。 都喻大师面挂微笑,站在酒楼门口,迎接各方来宾。 醉施道长踱着方步走了过来,笑道:“和尚,今天委屈你了,冯老太说客人都到的差不多了,请你过去同我们一道入席。” 师父,师父大事不好,我们门下的弟子又被天元帮杀了三个。” 千嘴婆婆闻言,大惊道:“什么?他们又来了,快,我们赶快去城北的驻地去看看!” 还未动身,只见酒席桌上,有一半来客抽出随身兵器,对着她们。 都喻大师一见,道:“坏了,这里似乎已被天元帮所包围,快,大家冲出去!” 言毕,带头冲进了人群。 在场所有的人,一齐紧随着都喻大师往门外冲出。 这些天元帮的小喽罗,哪里挡得住这些高手的冲击,不大一会,他们便冲到了大街上。 猛然,一声大叫,大街前后,涌出八名蒙面人,各举大刀,冲上来便砍。 都喻大师道:“牛鼻子,你照顾着区冉,这里有我来对付!” 说完,他鼓起僧袍,赤手迎了上去。 古厉行边应战边道:“和尚,我们没有兵器,很吃亏的,不如我们夺他两把刀,这样岂不是妙不可言?” 都喻大师道:“叫花子,你等着!” 话落人起,古厉行飞身跃出战圈,冲进酒楼,只一袋烟的时间,便提着三把刀,给了都喻大师和区冉一人一把。 都喻大师手中有了刀,如虎添翼一般,一抖精神,连劈出十余刀。 这十余刀,砍得疾如雷电,若是一般人,绝对躲不开这疾风般的攻击。 然而,面对都喻大师的,并非一般庸手。 他们闪展腾挪,化解开这凌厉的攻势,立刻挥刀疾进,连劈带砍,直迫得都喻大师后退数步。 古厉行道:“和尚,不如我们两一前一后,轮番进击,我就不信这几个家伙禁得住我们打!” 都喻大师道:“好,叫花子,我前你后,咱们开始进攻!” 话落刀起,两个人一前一后,一下劈出二十余刀,将蒙面人迫退数尺开外。 都喻大师此招得手,大声道:“叫花子,别让他们有喘息之机!” 说话间,手中的刀又连劈出十八刀。 古厉行也不弱,就在都喻大师的攻势刚刚结束之际,连人带刀,宛如一个风球似的,刮向那些蒙面人。但闻“嗷”的一声惨号,其中一名蒙面人手捂腰际,飞身逃走。 其余的蒙面人见他逃走,齐声惨啸,掉头便跑。 都喻大师看着他们逃跑的身影,道:“好啦,跑了四个,剩下的便好解决了!” 说完,提着刀,冲向正在和醉施道长他们抗战的另外四个。 这里,本身便是平手,可是都喻大师他们一加入,情形立刻改变,只打了五六个照面,四个蒙面人便支撑不住,掉头就跑。 千嘴婆婆见他们要跑,急道:“区冉!追!” 区冉这会儿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胆气,二话不说,提刀便追。 其身法之快,令所有的高手惊叹不已。 都喻大师乐道:“冯老太,我说过,我们三人的轻功若加在一块,绝对不比他们差,对不对!” 干嘴婆婆道:“和尚,你也别太得意,若不是我耐心开导,区冉的功夫能长进得这么快?” 都喻大师道:“冯老太,你那叫什么开导,分明是硬灌嘛,我和牛鼻子若像你这样硬灌,区冉早成好手中的好手了。” 古厉行道:“诸位,酒楼内打得这么热闹,难道你们没听见!” 千嘴婆婆道:“别去管他,那帮小喽罗哪是我手下弟子的对手,不出两炷香时间,里面保证会安静下来。” 正说间,只见区冉飞身而至,扬扬手中的一块木牌,道:“大师父,你看这,这上面很有可能有我们要找的线索。” 都喻大师接过木牌,见上面写着“守霜特使府” 几个字。 都喻大师又将木牌翻过来看了看,见上面也写有“天元帮路南城分舵”这几个小字。 都喻大师问道:“区冉,这块牌子你是怎么得到的?” 区冉道:“我追了一程,追上个跑得最慢的,于是,我就劈了他一刀,没想到,没劈着他,倒将他腰间的这块木牌劈了下来,我看过上面的字,觉得它很有价值,就带回来了。” 醉施道长接过木牌看了一遍,道:“和尚,这东西确实很有价值,我看,我们还是赶紧去路南城,免得让线索给断了。” 都喻大师道:“对,我也这么想,大家赶紧动身,别再在这纸上谈兵了,冯老太,我们先走一步。” 千嘴婆婆道:“和尚,要我跟你一块去吗?” 都喻大师道:“不用了,你只管在这处理善后,不用多久,你便会听到好消息的。” 千嘴婆婆还要争辨,古厉行道:“婆婆,你就别争了,我们几个在一起,那真叫是天下无敌了。” 千嘴婆婆道:“那我就不争了,不过,你们得将龙英带上,让她在江湖上多走动走动,对她日后有好处。” 都喻大师道:“好,我们带上龙英,她…” 区冉抢过话头道:“她的脑袋非常好使,万一有什么急事,她也好帮着出个主意的,大师父,我说得对不对?” 都喻大师道:“好啦,别再耍贫嘴了,赶快上路!” 五个人,风餐露宿,走了八天。 第九天一早,他们便进了路南城。 路南城,是通往陇西的一个重镇,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得经这里转运,故而,这里虽靠边陲,可是并不觉得它荒凉。 五个人一进城,便立刻分头寻找当地的武林帮派。 忙了一个上午,都是无结果。 正午时分,五人聚在一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