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5/6页)
虎臣把张公公送到了鸿兴楼的大门外,张公公上了轿子,又从轿子里探出头来对周明仁说:“往后带人来,别再说是你弟弟了,这故事我都听腻了。” 周明仁尴尬地笑了笑:“好嘞,我听您的,住后咱只说办什么事儿,不提人。”轿子走远了,周明仁兴奋地照着庄虎臣的肩膀给了一拳:“虎臣,有门儿!” 见过了张公公,庄虎臣的心不但没有轻松下来,反而沉重了。他琢磨了两天,又去找了张李氏。 在张家客厅里,庄虎臣欲言又止,张李氏看出了他有难言之隐,于是递过碗茶来:“虎臣,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庄虎臣接过茶碗,放到了一边:“东家,我大哥带着我和张太监见了面儿,可有一样儿,就是贵了点儿,捐个七品官儿,差不多得花五百两。” “这么多?”张李氏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我也没想到,捐官的规矩是这样,先得花个百十两银子买个‘捐纳监照’,这是国子监颁发的,也是持照人步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过,有了‘捐纳监照’,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必须有户部颁发的‘户部执照’,这‘户部执照’拿下来,要花二百两,然后还得孝敬张公公二百两,所以,差不多要五百两。”庄虎臣一一道来,说完之后,张李氏沉默了。 过了半晌,庄虎臣又接着说:“我知道您也不易,荣宝斋开张的时候,松竹斋的货底子只倒腾出五百两,您东凑西凑,加上自己的私房钱,又拿出了一千两,这一千五百两银子支撑起一个新铺子,不易啊!”“唉,家里的事儿我也不瞒你,现在确实是手头紧。”张李氏眉头紧锁。 “新铺子开张才半年,收支基本持平,还没怎么赚,前些日子,满江生病,请太医,连给满江家里头,也没少花银子,我知道,您这儿也难啊!东家,我翻来覆去想过,这大主意,还得您拿。”庄虎臣站起了身。 张李氏示意他坐下:“虎臣,容我考虑考虑。” 张李氏低头沉思着,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响,四周一片寂静。良久,张李氏抬起头来:“虎臣,我想好了,你就去干吧!”张李氏站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房契交给了庄虎臣。 庄虎臣接过房契,吃了一惊:“要卖房子?” “我出嫁时娘家给了两处房产做陪嫁,前些日子为幼林打官司卖了一处,这是最后一处了,你找找周掌柜,请他帮着换银子吧。”张李氏的语调很平静,庄虎臣不觉犹豫起来:“这…最后一处房产了,您…舍得?” “虎臣,只要你把事儿做起来,这些个东西,早晚都能回来。”张李氏充满希望地注视着庄虎臣,庄虎臣的眼睛湿润了,他给张李氏深深地鞠了一躬:“东家,您放心,这件事我就是豁出命来也要把它干好,决不会让您失望。” “虎臣,我信得过你。”张李氏的眼睛也湿润了。 秋月家的院子里,东南角的一棵槐树上吊着个沙袋,张幼林正在练习用脚踢沙袋。只见他一个高扫腿踢中沙袋,沙袋悠过来,张幼林灵巧地闪开,随即一个转身后摆腿,狠狠地踢中沙袋,沙袋在他的打击下剧烈地悠荡起来,张幼林灵活地躲开… 秋月端着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走过来:“幼林,歇会儿,喝茶吧。”秋月把茶具放在了石桌上:“幼林,《柳鹆图》的当期还有多长时间?” 一听这话,张幼林便沉重地坐在了石凳上,品茶的心思立刻就没了:“我也为这事发愁呢,今天早晨我还看了看当票,离最后期限还有三天,可现在…赎当的银子还没着落。” “也就是说,三天之内我们如果不去赎当,《柳鹆图》就归当铺所有了?”秋月用开水烫着茶壶、茶碗和闻香杯。 张幼林点点头:“是啊,我看那当铺掌柜的正巴不得我们没钱赎当呢,两千两银子就把《柳鹆图》搞到手,太值了。” “幼林啊,我们得想想办法,要是《柳鹆图》从此拿不回来,你妈可活不下去了,她把这两幅字画儿当成性命一样重要。”秋月停止了摆弄茶具。 张幼林长叹了一声:“唉!该想的办法我都想尽了,想得我脑袋疼,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儿,谁会帮我?” “幼林,别着急,容我想想…” 张幼林把铁观音倒进了紫砂壶,洗茶之后冲进了开水:“秋月姐,别想了,你能有什么办法?杨大人为了给你赎身差点儿倾家荡产,况且他那个元配夫人也不是好惹的女人,所以,杨大人怕是也没什么办法。” 秋月沉思着:“是啊,就算杨大人有银子我也开不了这个口,已经够难为他的了,这件事不如不让他知道。” “实在不行也只好算了,大不了我这辈子不回家了。” “那怎么行?你妈可就你这一个儿子,她心里知道,儿子远比一幅画儿重要。”秋月站起身“幼林啊,这件事我来想办法,你不要再想了,好吗?” 张幼林疑惑地望着秋月,点点头。 秋月亲昵地用手指点点张幼林的额头:“你这个大男人呀,还口口声声说要娶我呢,这一件事就把你难成这样?没出息的家伙…” 京城东交民巷的西口有家“圣彼得堡”咖啡厅,老板是个俄国人,这家咖啡厅的服务对象是各国驻华使馆的外交人员和在华的商人。咖啡厅里,烛光点点,彬彬有礼的侍者举着托盘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各个桌子之间,一个俄国小提琴手正在深情地演奏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 身穿晚礼服的伊万和打扮得光彩照人的秋月坐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伊万含情脉脉地注视着秋月:“秋月小姐,今天真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您主动约我见面,真使我受宠若惊。” 秋月嫣然一笑:“伊万先生,您太客气了,我们本来就是朋友嘛,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秦淮河上的一座画舫里…”秋月仿佛沉入了回忆中,伊万接过话来:“那天秋月小姐用琵琶弹奏了一首古老的中国乐曲,叫…对了,叫《汉宫秋月》,是吧?说实话,当时真把我听呆了,很长时间都不能从乐曲的意境中解脱出来,秋月小姐的美貌、人品和学问都是第一流的,我倒很想拜您为师,好好学学中国文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