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百年往事)_第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3/7页)

身瘫软的官员往外拖了拖,刽子手挥起砍刀,只见明晃晃的太阳下,砍刀落下的瞬间,鲜血喷涌而出,人头落在地上,滚出一丈多远…左爷拍手叫好:“兄弟,好手艺,干得漂亮!”

    大树后面,庄虎臣吓得瞪大了眼睛,冷汗顺着脑门不住地向下流。

    王雨轩被拉到火堆前,一个劲儿地冲左爷磕头,嘴里喊着:“左爷饶命,左爷饶命啊…”柴禾塞给王雨轩一张黄纸,王雨轩哆哆嗦嗦地把黄纸扔进了火堆里。黄纸被火舌吞噬着,左爷狞笑着欣赏黄纸的燃烧,王雨轩跪在地上,浑身不住地颤抖。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四周寂静无声,一阵风吹过来,纸灰跳跃着飞舞到半空中,散落到王雨轩的身上,左爷欣赏够了,右手一挥:“拉过去,斩了!”

    王雨轩猛然醒悟,他的哀求变成了痛哭:“左爷海涵啊,当初我有眼不识泰山,看在我上有七十老母、下有未成年儿女的份儿上,您就饶了我吧…”

    两个义和团众把王雨轩拖出圈外,刽子手愤愤地说道:“死到临头,废话还挺多,早干吗去了?”说着挥刀要砍。

    “慢!”黑三儿提着砍刀从人群里走出来,王雨轩似乎发现了救命稻草,眼巴巴地看着黑三儿走过来。

    黑三儿对刽子手说:“兄弟,这活儿我来做。”听到这话,王雨轩惊叫着向后退缩,黑三儿挥刀砍向王雨轩的脑袋,血雾霎时飞溅出来…

    大树后面,庄虎臣呆住了,眼前的场景变得缥缈、虚幻,王雨轩的哀号在耳畔不住地升腾、回荡,他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

    秋月靠在堂屋的门框上,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若有所思。小玉过来给她披了件外衣:“小姐,都站了一晚上了,星星、月亮的也该看得差不多了,进屋睡觉吧。”

    秋月沉默不语,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明天是我父母的忌日,陪我去上坟。…

    第二天一大早,小玉就雇来了马车,和秋月一起向城外赶路。新住处离城门不远,小玉这些天出来进去和守城门的几个义和团都混得挺熟,老远就打上了招呼:“赵大哥,又是您当班啊?”小玉招呼的这位大哥是个高个子年轻人,叫赵禄,家在顺义,离小玉的老家有二十多里,也算是老乡了。

    “是啊,这大早晨的,你干吗去呀?”

    “今天是小姐父母的忌日,我们去上坟。”

    马车停下,赵禄撩开帘子向里面察看,立刻被秋月的美貌惊呆了,秋月礼貌地向他微笑致意,赵禄半晌才回过神来:“姑娘,听说洋兵快开过来了,路上留神哪。”

    “谢谢这位大哥,我们上完坟就回来。”

    马车走了,赵禄呆呆地看着马车的背影,他的同伴好奇地凑上去:“瞧见什么了?”

    赵禄摇摇头:“嗨,说了你也不信。”

    坟地上,秋月在父母的坟前跪下,不禁失声痛哭:“父亲、母亲,您们好狠心,扔下女儿走了,女儿孤身一人活在世上,好苦啊…”小玉正在烧纸钱,她抹了一把眼泪,过去劝慰道:“小姐,别哭坏了身子!”

    不远处,一支送殡的队伍抬着棺材吹吹打打走过来。棺材被放下,领头的小玉认得,是位姓赵的中年汉子,他对众人拱拱手说道:“各位受累了,都先回去吧。”

    一个吹唢呐的诧异地问:“不入土啊?”

    “家属还没到呢,唉,客死他乡也够惨的,我一个人等着就行了,你们回吧。”

    待众人走远,老赵打开了棺材盖,出人意料,伊万从棺材里坐起来。小玉正在向这边张望,她吓得尖叫一声:“妈呀,有鬼!”秋月回过头去,也是惊讶万分:“伊万先生?”

    伊万向秋月招招手,跳出棺材,四处张望了一下,问赵大爷:“还能再往前走吗?一会儿我想去东交民巷。”

    老赵摇摇头:“伊万先生,只能给您送到这儿了,再往前,就是棺材义和团也要开棺验尸,怎么进城您得自个儿想辙了。”伊万沉默了片刻,递过银子:“那好,谢谢您了,这是咱们说好的银子。”

    老赵推辞:“用不了这么多。”

    伊万坚持塞给他:“您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救我,这个价值不是钱所能计算的。”

    伊万说得十分诚恳,老赵长叹一声:“唉!伊万先生,您和义和团要杀的那些洋人不一样,这我心里有数儿,那回,要不是您带着洋大夫及时赶过来,我那小儿子就没命了,我们中国人讲究知恩图报啊…唉,祝您好运吧!”

    老赵叹息着走了,伊万向秋月她们走去。

    秋月惊异地看着伊万,小玉惊魂未定,浑身哆嗦:“小…小姐,伊万先生是人还是鬼?”

    伊万在路旁摘了一束野花,敬献在秋月亲人的坟前,鞠躬致意。

    “伊万先生,您…”秋月探询地看着他,伊万疲惫地坐下:“我一路上用各种办法躲避追杀赶到这里,我记得今天是您家人的忌日,我猜想一定会在这里遇到您。”

    秋月的眼睛一亮:“见到杨大人了吗?”

    伊万低下头,沉默不语。那天深夜从暗道里出来,伊万就迷了路,待到天亮之后他费尽心思又摸回旧道观时,只见院子里有一大摊血迹,却未见杨宪基的人影,伊万的心不觉一沉,他从血迹判断,杨宪基凶多吉少。离开旧道观,伊万没敢再到村子里去,他询问了路边一个干农活的老人,老人告诉他,早上看见两位僧人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朝坟地那边去了,伊万这才怅然离去。

    吃过早饭,张幼林来到母亲的卧室,叙说了昨天的事,张幼林十分不满:“我叔儿他怎么能这样儿啊?这不是明摆着为难秋月姐吗?”

    “唉!”张李氏叹了口气“他这个人,除了养虫儿、玩鸟儿一门儿灵,别的就都甭提了!你去告诉秋月,嫁与不嫁看她自个儿的意思,这跟张家和郑家上辈人的事儿没关系,跟荣宝斋的买卖更没关系,荣宝斋就是关门儿歇业,也不能让秋月嫁给她看不上的人!”

    张幼林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张李氏思忖着:“除了杨大人,秋月还有别的人吗?”

    “有个叫伊万的俄国人对她不错。”

    “伊万?这名字听着耳熟啊,还是个俄国人…”张李氏紧张起来“呦,是不是在银行里当差呀?”

    张幼林摇摇头:“不是,在俄国使馆,他们在南京的时候就认识,伊万一直对秋月姐情有独钟,可秋月姐看上了杨大人。”

    “不在银行里当差就好。”张李氏这下放心了,张幼林感到诧异:“妈,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