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百年往事)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第6/6页)

然,我们正在作准备,时机一旦成熟就举起义旗反他娘的,所以说,对付这个狗屁朝廷就不是什么改良的事,得拿起家伙跟它真刀真枪的干,今天刑场上死的那几位,实在是死得太窝囊。”

    “大叔,今天您去刑场干什么?您身边好像还有一些人,那个高个子大汉是谁?”

    “那是大刀王五,一身的好功夫,也是个回回,在京都一带很有名,我和他是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去菜市口是打算劫法场救谭嗣同的,可到刑场一看,清兵戒备森严,实在找不到机会下手,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杀,心里真是憋气啊!”张幼林睁大了眼睛:“您认识谭嗣同?”

    霍震西摇摇头:“不认识,王五和他是朋友,我是帮王五的忙,谭嗣同这个人犟得很,那天我们得知衙门里要来人抓他,我和王五还专门去了他家一趟,劝他躲一躲。我们把嘴皮子都说破了,我说谭爷,您要没地儿去,就躲我们西北去,那边天高皇帝远,是我们回回的天下,朝廷那帮鹰犬,再借他几个胆儿也不敢到那儿去抓您。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谭爷还是死活不走,我和王五没辙啦,知道这人是劝不动了,谭爷自个儿不想活了,我们也没办法,就这么着,我们前脚走,谭爷后脚就让衙门拿进大牢啦,唉,谭爷还真是条汉子。”

    “谭嗣同先生真是英雄啊!”张幼林赞叹着。

    “英雄倒是英雄,就是死得不值,还是我那句话,你别指望这个狗屁朝廷能改良什么,就得拿起刀枪打垮它。”霍震西做了个手势。

    “大叔,照您说的,打垮它,可是打垮以后呢?”

    “那…我就不知道了。”霍震西似乎没太想过这个问题。

    爷俩说着话走出了小树林,他们路过莲花寺,看到这里已然布置成了六君子的灵堂,挽联飞舞、挽幛低垂,京城朝官、在京的举人及各界人士已经陆续来吊唁了。

    王雨轩和杨宪基正在向里面走去,王雨轩擦着眼泪:“杨兄…这叫什么事儿啊!”杨宪基摇头叹着气:“唉!咱们也只能是送送啦…”

    张幼林目睹着这一切,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撞击。

    庄虎臣再次来到额尔庆尼府的时候,额尔庆尼正在院子里兴致勃勃地逗鸟儿。用人把庄虎臣让到了石桌旁坐下,额尔庆尼的心思显然还在鸟儿上,对庄虎臣点了个头:“庄掌柜的,您真守信用啊。”

    “买卖人嘛,不守信用,那还成?这是揸笔的样品,您验验货。”庄虎臣把随身带来的一个檀木匣子打开,递给额尔庆尼,额尔庆尼接过来看了看,没说什么,又放下了。

    庄虎臣又把随身带来的另一个檀木匣子打开,双手奉上:“这是当年乾隆爷用过的。”

    听到“乾隆爷”仨字儿,额尔庆尼似乎有了些兴致,他把鸟儿笼子挂起来,洗净了双手,恭恭敬敬地从檀木匣子里取出揸笔,仔细地看着。揸笔的笔管上涂着黑漆,上面刻着“赐福苍生”四个金灿灿的大字。额尔庆尼看了半晌,疑惑地问道:“是乾隆爷用过的吗?”

    “没错儿,您看这‘赐福苍生’四个金字儿,除了皇上,平常人谁担当得起呀?”

    额尔庆尼翻了翻眼皮:“庄掌柜的,你那个荣宝斋才开了几年呀?能有乾隆爷使过的东西?您蒙我呢吧?”

    庄虎臣赶紧解释:“荣宝斋开了是没几年,可松竹斋您听说过吗?”

    “松竹斋,当然听说过,打小儿我使的文房用具都是从那儿买的。”

    “那是一家老字号了吧?”

    额尔庆尼点点头:“没错,是老字号。”

    “松竹斋原来那掌柜的是我兄弟,松竹斋倒闭的时候,我兄弟就把他那货底子都盘给我了。”

    额尔庆尼还是半信半疑:“货底子里有这揸笔?”

    “对喽,额大人,有年头儿的!”庄虎臣凑近额尔庆尼的耳边小声说道“这笔是当年乾隆爷让人在松竹斋订制的,乾隆爷使过一次就赏给了一个姓王的太监,这王公公是松竹斋的常客,有时候手头儿缺银子了,就把皇上赏的东西作价卖给松竹斋,反正他手里有的是好东西。这么说吧,这揸笔是松竹斋制作的,本来不值钱,可乾隆爷用它写过字儿,这就不一般了,到现在没个几百两银子拿不下来。”

    额尔庆尼很是惊讶:“值几百两银子?”

    “那是,乾隆爷是什么身份?别说是他老人家使过的笔了,就是乾隆爷使过的夜壶怎么样?它就不是夜壶了,到了凡人手里,闹不好就供在祠堂里当传家宝了,也值老了银子啦。”

    额尔庆尼这下儿高兴起来,他试探着:“那我这看完了…再给您送回去?”

    庄虎臣摆摆手:“哪儿能啊,额大人,这是专门孝敬您的!”

    “孝敬我的?哎哟,这是怎么话儿说的?要是这样…那我可就不客气了!”额尔庆尼喜上眉梢,庄虎臣又递上了一包文房用品:“这些都是荣宝斋监制的东西,您先使着,使完了就差人告诉我,再给您送过来。”额尔庆尼打开包裹瞄了一眼:“庄掌柜的,您真是太客气了,谢谢,谢谢!”

    “额大人,听说这两天朝廷里出了大事儿,您没什么不方便吧?”庄虎臣压低了声音问,额尔庆尼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托老佛爷的福,我挺好,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杀了几个新党,要让我看,早该杀他们,大清国立在这儿二百多年了,规矩是早定下的,岂能是几个新党想改就改的?不杀他们,还有王法吗?”

    “那是,那是,我不过是个买卖人,江山社稷的大事儿我是不懂啊,只要额大人好好的,我心里就踏实,往后,宫里有什么需要的,您也想着点儿荣宝斋。”

    额尔庆尼点点头:“这我心里有数儿。”

    从额尔庆尼府里出来,庄虎臣脚步轻快,心生欢喜,他没有回荣宝斋,而是到宝韵阁请周明仁喝酒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