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色战旗_第六百九十二章抢占东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二章抢占东北 (第2/5页)

勉强与红军作正式接洽与联悔”

    这说明,中共〖中〗央虽然早已有争取东北的预案,但由于对东北的情况不大了解又考虑到条约的限制和不明苏军的态度。因此尚未最后定下派大部队前去争取东北的战略决心。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央对于东北的了解越来越清楚,对于争取东北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了。解越来越清楚,对于争取东北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了。

    为尽早解放东北,驱逐〖日〗本关东军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还在1945年7月下旬,抗联教导旅就组织290人编成小分队,乘苏军飞机空降到牡丹江。海林、磐石、海拉尔、满洲里、索伦、赤峰等18个地区,进行战前侦察,为苏军提供军事情报,付出了很大牺牲但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远东战役发动前夕,抗联处于高度的待命状态。此时,他们收到斯大林的来电。斯大林指出:东北是你们〖中〗国人民的东北,苏联红军的任务是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任务是你们的。待命。

    听到子斯大林的电文后抗联官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8月,抗日联军经过中苏边界营地召开誓师大会,立即随苏军行动,全力配合苏军消灭〖日〗本关东军。正在执行艰苦的敌后侦察任务的原抗联第11草第1师师长李景荫,率领部队主动出击,配合苏军作战抗联部队还从教导旅抽调一部分人员为苏军担任向导和参谋。

    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作战时,抗日联军从苏联境内打回祖国东北地区后,在苏军统一指挥下迅速进驻哈尔滨、长春、沈阳、吉林、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延吉、北安、绥化、海伦等57座大小城市。

    因此,可以说整个大东北抗联武装进去得最早接萃得也最早。

    为了避免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人的口舌,驻各大小城市的卫戍司令由苏方担任,而抗联的各级指挥人员只任副司令。周保中化名费绍元中校,担任了长春卫戍副司令,张寿镇化名李兆麟,担任哈尔滨卫戍哥司令。此外,冯仲云、王效明、王明贵等领导人也分别担任了沈阳、吉林、齐齐哈尔等11个市的卫戍副司令。

    自1941年以来,由于东北斗争环境所需,抗联余部进入了中苏边境营地,并被编人苏军序列。抗联领导人与苏军指挥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与延安中共〖中〗央取得联系也是经过周保中等的安排才实现的。

    抗联部队进入东北后,一面协助苏军肃清日伪残余和反动武装,一面着手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先后成立了松江、黑龙江、佳木斯、牡丹江、吉林、延吉、长春、沈阳等地地委以及所属的各市市委和县委组织,并组建了7个步兵团,5个警备军团,7个警备大队,两个骑兵连。

    1945年8月后的大东北,混乱之极。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共〖中〗央派出的负责干部尚未达到,蒋介石的正式“接收”班底尚未最后搭起来。

    1945年口月,随苏军最先进入东北的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总司令,李兆麟冯仲云亦参与领导工作。到1

    0月中旬,自卫军发展到4万多人,积极开展肃清日、伪残余和反对国民党“地下军”的斗争。中共东北党委员会和人民自卫军在各地区采取各种形式,继续开展接管伪政权和建立新政权工作,扩建人民武装以及发动组织群众,并与八路军冀热辽部队密切配合,开展对敌斗集。

    总之,抗联是〖中〗国国内最早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沦丧了有年的东北所有权的人民武装,并在整个大东北的接管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抗联首先随苏军进入东北,为中共抢先争取东北的经营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最先出关进入大东北扫荡日伪军残余及拒降之敌的〖中〗国武装力量当数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李运昌所部。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军东北,1945年8月11日,朱德在发布的第二号命令中令原东北军吕正cao所部由山西、绥远向察哈尔、热河进发:令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冀热辽军区接到延安总部命令后,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即于8月13日在丰润县大王庄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人关行动。

    李运昌在会上传达了延安的命令参加会议的各级指挥员群情振奋。

    李运昌是河北乐亭人,早年投身〖中〗国大草命,1925年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创始人之一和早期萃命家李大创的侄子。他既参加过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同时还在刘少奇领导下的中共满洲省委做过地下工作,对东北十分熟悉。接到中共〖中〗央的命令后经热烈讨论,决定在冀热辽军区党委和军区司令部的基础上,以李运昌为首成立“东进委员会”和“前方指挥所”并将准备开进东北的部队,分别编组为西、中、东三支独立进军的先遣部队。兵分三路,出长城各口以最快的速度,大踏步地向东北进军。其中西路由第有军分区司令员舒行、政治委员李子光率领第13团、第16团一部和北进支队共约2000人,于8月中旬从冀东平谷出发,经兴隆向承德、围场进军。中路由第15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治委员宋诚率领第11团及青(龙)平(泉)支队(后改编为第51团)共约200

    0人,于8月17日经喜峰口、平泉向赤峰前进。东路由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哥政治委员唐凯率领第12、第18团和朝鲜支队共约2500人,由抚宁台头营叶区出发经石门寨、绥中,向锦州、沈阳进军。“前方指挥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