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三十三大汉歌姬错大汉歌姬差 (第1/2页)
34. (三十三)阴错阳差 这无心之语,却是令我jing神陡然为之一振。 太好了,司马洛终于来了! 我顿时生龙活虎起来,从榻上一跃而起,鞋还没穿好便要往前殿奔。可走到门口,转念一想又停住了。 不行,我这样贸贸然地跑过去,就算见到司马洛又能怎样,我根本和他说不上话。况且魏夫人笃定也在前殿,有她搁当中横着,我连个暗语都打不了。 急在屋里跟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转着转着,我忽然有了主意。 勿勿地出了门,到了正殿却不进去,而是躲在一边,远远地观望着。 过了一会儿,殿前似有了动静,好像有人出来,我隐约听见依稀仿佛司马洛的声音。 连忙向宫门跑去,跑到外面,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藏着。这样我就可以不惊动长信宫里的人,单单只把司马洛引来。 OK,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嘛,便是将司马洛引到此处的办法,嘿嘿,山人自有妙计。 背对着宫门的方向,清了清嗓子,调整好状态,我启唇曼声唱来,唱那首司马洛很想再听一次的《水调歌头》。 一旦司马洛出了长信宫,听到这歌声,必然知道是我,必然会来寻我。 我得意极了,当下自己佩服起自己来,我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无奈,这司马洛行动实在缓慢,我把个《水调歌头》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唱了三遍,还没等到他老人家大驾。 实在没力气再重复下去,鲍参翅肚,嚼到渣也没味了。我便换了一支曲子,突然地心血来潮,我唱了《上邪》。 “上邪!我yu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以前我跟苏云昭学的一支曲子,讲的是一个女子对爱人的表白,相对于古代那种保守的风气,这支歌相当之热烈大胆。 通篇大意是:上邪,我愿与你相知,永远不绝不衰。除非高山夷为平地,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并在一起,我才会与你断绝。 在没来西汉之前,我读过这首乐府诗,当时就非常欣赏诗中那种义无反顾的决绝。甚至想着爱到义无反顾,也是一种福气。 就现在这种快餐爱情,谁有那耐性吊一棵树上等死,等到天地合了,恐怕早分了千儿八百次手了。 这人哪都猴jing猴jing的,付出收回全要上那秤金子的天平上量了又量,谁还敢义无反顾。恐怕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伤痕心碎外加傻冒一个的评语罢了。 那么司马洛给我的,会是伤痕心碎吗?我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 一迳地唱着,心中同样满是义无反顾的决绝之意,爱到义无反顾,也是一种福气,不是吗? 耳畔传来声响,来了,他终于来了! 狂跳着一颗心,伴随着狂喜,狂喜中浸透了没日没夜的相思之苦,我止住歌声,缓缓地,缓缓地,转过身子,面对着他。 然后—— 狂喜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狂跳的心僵硬在胸腔,仿佛一下子被推到悬崖边上,狂风暴雨席卷而来,万丈空谷张开狰狞巨口,似随时会将我吞噬。 眸子里,倒映着来人的影像,不是司马洛的丰神飘洒,而是汉宣帝的文秀尔雅。 在我转身的那一刻,我在汉宣帝的脸上看到了一种表情,可以叫做震撼,也可以叫做惊为天人。 我不明白,凭廉子服那张乏善可陈的脸,如何会令饱览天香国色的皇帝感到震撼。 汉宣帝用一种似曾相识的疑惑眼光看我,跟着面露恍然之色“朕记起来了,你是太皇太后的那名歌婢,朕曾听过你的别离之歌。你的病好了么?几日不见,你的歌艺似又jing进了许多,方才那曲《上邪》实在叫人——” 汉宣帝思忖良久,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时,他背后又闪出一个人来。 司马洛! 不只司马洛,还有很多内侍,还有崔怀,他望着我,用一种早在预料之中的笑意眼神。 别人怎么看我,我全然不顾,我眼里只有司马洛,我在乎的只有司马洛。 司马洛脸上尽皆猝不及防的狼狈,仿佛谁在他不经意间,插了他心口一刀。灰败灰败的面色,夹杂着责备和怨恨,甚至怨恨得不愿再多看我一眼。 这种怨恨,终于将我推入了无底深渊,手脚冰冷,血液凝结,四肢百骸俱都变作化石,好像连喘一口气都很困难。 汉宣帝上前几步,靠得我很近,探究的目光在我的眉眼之间游移,继而流连,流连而忘返。 我被动地回视他,看到的却不是他,而是司马洛,司马洛的愤怒,遭欺骗和背叛的愤怒。 崔怀隐秘一笑,走近宣帝,低声提醒道:“陛下,来日方长,该是时候回未央宫了。” 宣帝如梦初醒,略略抱憾,稍一颔首,又深深地望了望我,方才起步离去。 众人争相跟随,司马洛混在人群中,径自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