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九上官太后 (第2/2页)
族尽遭诛灭。上官皇后年幼未参与谋反,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故而未被废黜。 昭帝死后,其侄昌邑王刘贺登基,上官氏十五岁便为皇太后;后昌邑王被废,昭帝侄孙刘询继位,再长一辈,尊为太皇太后。 算起来,她比管她叫“皇奶奶”的宣帝还小了三岁。今年是本始元年,宣帝称帝的第二年,上官太后年方十六,正是豆蔻年华。 此为闲话带过,言归正传。 我这里还在琢磨着太皇太后的真实年纪,那边听见宣帝答道:“正是此人。太皇太后有所不知,此女歌艺超群,名满长安。朕知太皇太后素喜音律,又见太皇太后近日总是郁郁不乐,故而特命她前来弹唱一曲为太皇太后解闷。” 其实宣帝的话从字面上来看并无不妥,可我就是觉着不对劲,那声调、那语气,竭力地维持淡然。却因为太刻意了,反而着了痕迹,倒像是在掩饰着什么。 太皇太后没作声,苏云昭在问:“未知太皇太后与陛下想听哪一支曲子?” 宣帝道:“不如就唱《关睢》,这是太皇太后最喜欢的曲子。” 这句话答得太快了,有些掩饰着的东西没能掩饰得住,我从中听出一些讨好的意味,热切地讨好。不是孙儿对祖母,而是男子对女子。 我的心,猛地一沉。 《关睢》出自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样情深意浓的诗,用苏云昭那宛若天簌的嗓音唱来,极之婉转缠mian,辅以铮淙琴音,高处绕梁,低入人心,直令听者如痴如醉。 但我注意到,宣帝他没有醉,那双如雾般朦胧的眼时不时悄悄瞄向上官太后,观察着她的神情,我想他是在猜太皇太后此刻心情是否愉悦,是否喜欢他的jing心安排。 当苏云昭唱到那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甚至他眼里的迷雾在一刹那间散去,变得清亮有神、zhi热而执着。 大概他也曾经度过了许多“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吧,所以才会有今天费尽心思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再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原来宣帝是只多情鸟,但他恋的不是苏云昭这朵牡丹,而是上官太后那棵凤凰木。 他做的所有事情,开出天价为苏云昭赎身,继而弄进宫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素喜音律”的太皇太后闲时解闷。 既如此,他干嘛还要夜召苏云昭,干嘛还要留她侍qin?是为了找一个替身吗? 因为他寤寐求之的女人是他名义上的“叔皇祖母”所以注定他这一生都求之不得,所以才要在辗转难眠的夜里找一个替身可以令自己安然入睡。 既如此,他干嘛要找苏云昭?掖庭里七子、八子多了去了,他干嘛要去招惹一个对他用了真心的可怜女人? 我愤怒,却不能渲泄,堆积在心里,翻江倒海。 苏云昭一曲歌毕,宣帝终于能够正大光明地开口询问:“太皇太后以为此曲如何?” 上官太后没有立刻回答,挑剔的目光望向苏云昭,却从那张娇美绝伦的脸上挑剔不出任何瑕疵。收回视线,她说:“陛下初登皇位,本当尽心国事,怎可纵qing声se?需知红颜祸国,陛下实在令孤失望。” 冠冕堂皇的教训,我却从中嗅到了疑似于嫉妒的酸味,纯粹女人的直觉。看来,这场不伦之恋并非只是宣帝的单相思。 可惜男人通常要比女人迟钝,宣帝恍如一只求偶失败的孔雀,垂头丧气,勉强道:“太皇太后教训得是,朕知错了。”继而把怒气与失意转嫁到苏云昭头上“你还忤在这里做甚?还不退下?” 我看见苏云昭无法置信地抬头,似不相信一直柔情mi意的男人为何突然地翻脸无情。 我害怕她失态,连忙上前一步,从后面拽了拽苏云昭,抢先应道:“是,奴婢告退。”随即躬身向后退去。 失魂落魄的苏云昭几乎是随着我的脚步,被我拉了出来,在退到门边的时候,坐在最下首的司马洛陡然道:“洛原以为姑娘心志高洁云外九天,却原来也是弱柳迎风浮云捧月、贪图荣华之辈。” 声音很轻,轻得只有我和苏云昭才能听见,至于其他几人,萧屹为缓和气氛,提出要弹奏一支他新作的曲子。 太皇太后欣然应允“古琴一物唯萧大人这般高洁名士才配弹奏,那等低俗女子也敢殿前卖弄,实在辱没了阳春白雪琴音高雅。” 给读者的话: 如果对本书有兴趣,欢迎多多留言,批评指正,你也可以加群105412048,验证码是我的书名或笔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