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错估情势 (第2/3页)
子一人,他只要找上叶茹秧,开出自己退隐朝堂的条件,皇贵妃绝对愿意替阿观出这个头。 届时他化明为暗,虽不入朝堂却能在暗处里以自己的人脉为三皇子筹谋,依三皇子的能耐,早晚能入主东宫。 他甚至考虑到皇帝虽然决定对叶家开铡,但皇帝毕竟生性仁慈,定会顾念当年叶家的鼎力支持,为这点恩惠饶过无足轻重的小虾米不过是顺水人情。再加上如皇帝所言,此次边关一战自己立下诸多功劳,只要他够坚持…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考虑,轻放阿观并非难事,为什么皇帝坚持要阿观死? 瞇眼,他努力思索当中关联,然后…悒郁堆上眉尖。 齐穆韧并不知道,自己这号表情和皇帝有多相像。 “想透彻了吗?” “皇上,不管怎样这些都与阿观无关。”齐穆韧在最短的时刻想通,急急抗议。 “的确,可她自己也认了是她运气不好。既是认命,又是你要她担下的罪名,她肯承担,愿意成全你和何宛心,皆大欢喜有何不可?”这话带上几分酸意,他啊,多少为阿观感到不值。 “皇上想的不是皆大欢喜。”齐穆韧咬牙切齿。 “是吗?” “皇上想的是藉此事,让皇贵妃与叶府一刀切断,在剜除叶府朝堂势力同时,保留皇贵妃在后宫的实力。” 叶府欲篡位作乱,皇贵妃不愿与娘家同流合污,叶定国便指使靖王妃对皇贵妃下毒,可惜,下毒不成反将叶氏一族的阴谋揭发。 多么天衣无缝的谋划,既灭去叶氏在朝堂上的多年经营、收回叶定华的兵权,又能保住叶茹秧和齐宥莘的地位。 日后齐宥莘登基,没有了母妃娘家势力的牵制,他可以随心朝政,皇上是在替齐宥莘铲除道上险阻。看来,皇帝是决心让齐宥莘入主东宫,也决心让阿观成为这场政治角力下的牺牲品。 像是一桶热油当头浇下,烫翻了他每寸肌肤,鲜红的血rou,鲜明的疼痛! 都是他,都是他错估情势害了阿观…齐穆韧想起阿观决裂的目光,胸口像被锐器狠狠扎进… 皇上的视线落在齐穆韧身上,注视着他每分细微的表情,淡哂。他岂能不明白齐穆韧脑袋里的九弯十八拐,不过这回齐穆韧猜错了,他的确想让人与叶府一刀两断,但不是齐穆韧想象的那个。 定眼望向齐穆韧,再不点破他,他肯定会越想越偏。 罢了,就趁这回摊牌吧,虽然布局未成,若今日之言传出去,定会多生出几番波折…但见齐穆韧那不撞墙壁誓不回头的态度,他也顾不得了。 “朕知道你和穆笙都认定,宥钧是东宫的不二人选。” 齐穆韧猛地抬眼,惊愕的目光迎向皇帝,寒意自心底窜上,皇上知道他们兄弟与三皇子间的眉来眼去?他以为瞒得够紧,原来皇子们、包括自己与穆笙的一举一动,全在皇帝的掌握中。 见齐穆韧惊骇至此,皇帝忍不住抿唇一笑,姜是老的辣,他们想在跟前使诈,还得再多磨练个几年。“可朕认为,他太过仁慈、手段不足,且他的亲生母亲出身不高,无法助他一臂之力。” “治乱世需要严君、厉君,以雷霆万钧的手段统治,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们盼着的是个能站在他们那边,替他们着想的仁慈君主。 “海不择细流,故人成其大,人要有胸襟与目光,而三皇子恰恰是这样的人物,或许他决断力不足,但只要辅以良相,定能创造齐焱百年祥和兴盛。” 这就是他对宥钧的看法?而宥宾、宥家、宥莘几个,个性多疑苛寡,性情虽然圆滑却主观易怒,不肯采纳旁人意见。 所以从头到尾,他满脑子想的是辅国良相,对于帝位无半分野心? 见皇帝默然不语,齐穆韧续道:“皇上肯大刀阔斧,藉边关战役铲除叶府势力,除开叶氏在朝堂势力逐渐扩大,旗下子弟仰仗叶丞相尽做些不干不净的肮脏事之外,不也是认定身为皇帝只要能够制衡各方势力、统御朝廷,四皇子根本不需要外家在背后支持,既是如此,出身高低差别在哪里? “况三皇子虽然亲生母亲出身不高,却是由贤妃一手带大,贤妃多年的悉心教养把三皇子教养成一个有容乃大之人,也只有他,能以仁慈相待于手足。 “皇上亲眼所见,这些年,为东宫位置之争,多少明里暗地的手段尽出,三皇子为着兄弟情谊不愿涉入,这些年,在几位皇子想尽办法打击其他兄弟、扩展自己的权势同时,唯有三皇子默默替朝廷做事,为帝者,要的便是这份为国为民的心思,不是?” 越是听着齐穆韧所言,皇帝越是皱紧双眉。 他有许多儿子,可讽刺的是,最像自己的竟不是宫里这几个,而是流落在宫外的穆韧、穆笙,他们有谋有略,允文允武,最重要是有胸襟气度和眼光,他不愿意承认,但姜柏谨教育孩子的确比自己棋高一着。 这些年,他的不忍与犹豫,造成的结果是让几个大的拚命结党营私、铲除异己,他们把所有的能力心思,全用在那个位置上头,使计坑害彼此、谋算臣官,一日一日,情况越演越烈。 如今,甚至联合鞑靼敌军来残害自己手足,他再不愿意,也不能不正视孩子们已经长大的事实。 “穆韧,你是否认定朕让阿观死,是为了将宥莘剔除于叶府之祸?你是否认定朕已经决心令宥莘入主东宫?” “难道不是?”除了他…其他皇子年纪尚稚,难不成皇帝百般拖延是为了后面几个小皇子做打算? 皇帝莞尔,知道他又想岔了道儿“回答朕,你是不是个有德有容,有胸襟气度能纳百川之人?” 齐穆韧心头一震,倏地瞠眼望向皇帝,难道皇上想的不是齐宥莘,而是… 所以阿观非死不可,因为身负污名之女,不能统御后宫? 不,他对皇位无心,更不愿意掀起朝廷风波。 立他为太子,他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