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ldquo;主公进城 (第2/3页)
“净土”净土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元康够不到! 登誉上人好像觉察到元康的担心和忧虑,想方设法激起他的斗志,鼓舞他的意志。“据历史记载,应仁之乱时,一万多信浓暴徒冲进三河。亲忠公只带着五百余骑向井田野进发。幸得佛祖保佑…一番血战后,亲忠公终于击败了暴徒。现在看到的千人冢就是那次胜利后留下来的。之后,亲忠公才建立了这座寺庙,他是为了祭奠数以千计的暴徒的亡魂。亲忠公积下的阴德,保佑了大人的平安。大人只要在这座寺中,松平家祖上和佛祖就会保佑您,请安心等待吧!” 元康点点头,但并不完全相信登誉上人的话。虽说祖上的阴德对他不无余泽,但眼下的现实是,冈崎人进不了冈崎城,走投无路。而且,这小小的大树寺,岂可久留? 元康和登誉上人随便闲话,但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就在此时,在西光寺一带活动的松平军先锋酒井左卫门忠次匆匆忙忙前来求见。“大人,出事了。骏府派驻冈崎城的田中次郎右卫门好像要出城作战。” “骏府的留守武将…”元康不禁声音颤抖,停下手中的军扇,和谁作战?他应该不会愚蠢到去攻打清洲城,想必也无此胆量。那么,他要进攻的对象只能是自己了!元康猛地站了起来。“不可大意。立即准备战斗!” 酒井也十分担心此事“大概是氏真的密令。他将夫人和孩子扣作了人质。可恨之极!” 集中到此处的兵力本就不多,还有很多人各自回家去准备粮草。氏真等人可能看到此种情况后,妄图一举消灭元康,永远占据冈崎城。 元康止住侍卫们,只带着忠次一人,一口气纵马飞奔到伊贺桥附近。“忠次,你马上备兵。但我下令之前,不得出击。” “是要先发制人?” “不。”元康摇摇头。“我自有主意,不要着急。” 他一边说,一边纵马沿着伊贺堤飞奔。纵然对方是依氏真密令行事,但只要还有转圜的余地,元康就不想血染这片土地。他的身后,是武将出征前发誓祈愿的圣地——伊贺八幡神社,而伊贺川对岸则是他日夜思念的出生地冈崎,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元康拨转马头靠近樱花古树,举目向对岸的城门望去。 茂密的树丛掩映之下的冈崎城门,人来人往,小商贩、掌旗人、杂兵、骑马者…在斗志昂扬的冈崎人眼中,这些人行动迟缓。难道是天气太热,或者是大将今川义元的猝死,令士兵们丧失了斗志?若如此,一旦突袭,对方定然狼狈不堪… 元康正心中疑惑,忽然发现那队伍极为古怪。且不论最前面的一队人马,搬运粮草的队伍之庞大,让人怀疑欲将城中的粮草库都要搬空。要是攻打近在咫尺的大树寺,根本无需这么多的粮草。难道是今川军在尾张某地作战,他们带着粮草前去救援? 元康纳闷不解地搭眼望着队伍前进的方向。是沿着伊贺川向大树寺而来,还是向左转,直奔矢矧川方向? “啊?”元康忽然失声叫了出来,因为细看一阵,对方的行动路线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既不是朝大树寺而来,也不是向尾张方向,而是折向右方的驿道。元康好似预感到什么,忽然在马上纵声大笑。 留守冈崎的骏府武将既不是要攻打元康,也不是要进攻尾张。显然,他们因义元战死而士气低落,已经放弃冈崎城,打撤回骏府了。完康一边笑,一边折下一枝樱花,猛地抛出去。 人说“杯弓蛇影”自从平安回到大树寺,元康就担心可能要和留守冈崎城的骏府武将决战。就在他惴惴不安之时,城内的田中次郎右卫门显然也在等待撤退的指示,想必也时刻担心元康可能对冈崎城发起猛烈攻击。所以,他故意避开拂晓时分,选择元康的部下可能放松警惕之时撤退。这简直让元康捧腹。看着前边的粮草队转向右方,元康终于止住了笑声。他猛地扬起马鞭,沿着来路回到大树寺。 大树寺众人随时待命出击,侍卫们自不消说,就连酒井雅乐助、酒井忠次、植村新六郎、石川清兼、大久保忠俊众将也都披挂整齐,蓄势待发。 “主公!怎么样?”忠次眼中放射着异彩“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 十四岁的本多忠胜就在元康坐骑的鼻子底下呼呼地磨着枪。元康不禁想笑。他内心涌上许久都不曾有过的童心。“锅之助,不要吵!”元康故作严肃地从马背上跳下“我先休息一下。你来放风。”他头也不回地进了寺。 “主公,怎么样了?” “我们不如主动攻击,将冈崎城夺回来!”已经整装待发的鸟居元忠和平岩七之助忍不住说道。 “不行。”元康在卧房中慢慢坐下“刚才登誉上人也说过,不义之战应该避免。今川义元毕竟对我有养育之恩啊。” 祖洞睁圆眼睛,回头看着元康。“您是说,有养育之恩,就任由他们取你性命?” “噢,若是我表兄氏真的密令,也只能如此了。” “荒唐!”鸟居元忠愤慨顿足道。 “大人!大人!怪事。”酒井忠次匆匆忙忙跑了进来“田中次郎右卫门好像要撤回骏府。” “那么,”元康故作认真地答道“如此一来,冈崎不就成了空城?” “是啊,”忠次也纳闷不解地歪着头“他明知大人就在城下,居然一声不响就撤退了…我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的先头部队确已到了大平树林一带。” “哦。”元康仍然歪着头,他忍不住想笑。准确地说,是一种奇妙的感动令他想要大哭或大笑。十多年的悲凉人生,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有无数次的绝望。习惯了绝望的元康,根本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一刻!只要平心静气,忍耐磨炼,上天总有一天会眷顾他,那时,幸福就会到来。 向大树寺撤退时,是元康最绝望的时刻。但他终于挺住了,想起来,是登誉上人和大树寺众僧使他得以渡过难关,或者说,是祖先的阴德使得大树寺众僧帮助元康逃过了此劫。祖宗有灵啊!元康控制住内心的激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