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部从南极寄来的一块冰 (第4/5页)
西?发生了甚么变化?”对方叹了一声。“卫先生,我不知道。一定要你来看一看才行。”我心想,和这种讲话吞吞吐吐的人在电话裹再说下去,也是白费时间,看在张坚的分上,不如去走一次,我就向他问了地址。 这个人,自己讲话不是很痛快,可倒是挺会催人:“卫先生,请你越快越好。”我放下电话,把一根长长的纸镇,压在凌乱的资料上,以便继续查看时不会弄乱,就离开了住所。当我离开的时候,白素不在,我也没有留下字条,因为我在想,去一去就可以回来,不是很要紧的。 那人给我的地址,是在郊外的一处海边,他特地说:“那是我主持的一个研究所,专门研究海洋生物的繁殖过程。我是一个水产学家。”我一面驾车依址前往,一面想不通南极探险家和水产学家之间,会有甚么关系。那人的研究所所在地相当荒僻,使市区前去,堪称路途遥远。 车子沿看海边的路向前疾驶,快到目的地,我才吃了一惊:这个研究所的规模极大,远在我的想像之外。 几乎在五公里之外,海边上已到处可以见到竖立旧的牌子,写看警告的字句:“此处是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地点,请勿作任何破坏行为。”就在我居住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海洋生物研究所,这一警告出乎我的意料。我向海岸看去,可以看到很多设施。有的是把海岸的海床,用堤围起来,形成一个个长方形的池,饲养贝类海洋生物。有的建筑了一条相当长的堤。直通向大海,在长堤的尽头,有看屋子,那当然是为勘察生活在较深海域之中的海洋生物而设。 也有的,在离岸相当远的海面上。浮着一串一串的筏,更有的海床,被堤围看,显然海水全被抽去,只剩下海底的岸石,暴露在空气之中。 车子驶进了两扇大铁门,看到了这个研究所的建筑物,我更加惊讶。建筑物本身,不能算是宏伟,可是占地的面积却极广。外面的停车场上。也停看不少辆车子,可见在这个研究所工作的人还真下少。 我在传达室前略停了一停,一个职员立时放我驶进去,一直到了大门口,一个年纪人约三十多岁、穿着白色的实验袍的人,便向我迎上来,一见我就道:“我就是胡怀玉,张坚的朋友。”我下了车,和他握看手,发现他的手冷得可以,我开了一句玩笑:“张坚长年在南极,他的朋友也得了感染?你的手怎么那么冷?”胡怀玉有点不好意思地搓看手,神情焦急“请跟我来。”我跟看他走进了建筑物,由衷地道:“我真是孤陋寡闻,有这样规模宏大的研究所在,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胡怀玉看来不是很善于应对,有点腼腆:“我们的工作…很冷僻,所以不为人注意,而且,成立不久,虽然人才设备都极好,但没有甚么成绩,当然也没有甚么人知道。”我随口问:“研究所的主持人是…”胡怀玉笑了笑,他有一张看来苍白了些的孩子面,笑起来,使他看来更年轻。 那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那时,我一定现出了惊讶的神色来,所以他道:“是我。”他一面笑看,一面说道:“我当然不很够资格,所以,一些有成就的水产学家,不肯到这裹来作研究工作。 “但我们这裹的一切设备,绝对世界第一流。有同类设备的研究所,全世界只有三家,全是由国家或大学支持的。”他这一番话,更令我吃惊:“你的意思是,这个研究所,是私人机构?”胡怀玉居然点了点头:“是,所有的经费,都来自先父的遗产,先父…”他讲到这裹,神情有点忸怩,支吾了一下,没有再讲下去。 我看出有点难言之隐,心中把胡姓大富翁的名字,约略想了一下。要凭私人的力量,来支持这样规模的一个研究所,财力之丰富,一定要超级豪富才成。我没有再问下去,也没有再想下去,因为那不是我兴趣范围内的事情。 我转入正题:“张坚寄给你的是甚么?” 他皱起了眉:“很难说,他寄来的是一块冰。”我立时睁大了眼,张坚这个人,很有点莫名其妙的行动,但是,从南极寄一块冰来给朋友。这种行动,巳不是莫名其妙,简直是白痴行径了。 而且,一块冰,怎么寄到遥远的万里之外呢?难道冰不会在寄运途中融化吗?当时我的神情,一定怪异莫名,所以胡怀玉急忙道:“那些冰块,其实不是通过邮寄寄来的,而是一家专门替人运送贵重物品的公司,专人送到的,请你看,这就是装置那些冰块的箱子。”这时,他已经推开了一扇房间的门,指着一只相当大的箱子,那箱子足有一公尺立方,箱盖打开看,箱盖十分厚,足有二十公分,而箱子中,有看一层一层的间隔,看起来像是保险层,箱子的中心部分十分小,足有二十公分见方左右。 胡怀玉继续解释:“张坚指定,这只箱子,在离开了南极范围之后,一定要在摄氏零下五十度的冷冻库内运送,运输公司也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到箱子运到,我在实验室中开启,箱子中的冰块,可以说和他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我“嗯”了一声,耐看性子听他解释。 胡怀玉来到一张桌子前,打开了抽屉,取出了一封信来:“那些冰块一共是三块,每一块,只是我们日常用的半方糖那样大小,十分晶莹透彻,像是水晶。关于那些冰块,张坚有详细的说明写在信中,我看,你读他的信,比我覆述好得多。”他说看,就把信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一看那潦草得几乎难以辨认的字迹,就认出那是张坚写的。信用英文写,任何人的字迹再潦草,也不会像他那样,其中有一行,甚至从头到尾,都几乎是直线,只是在每一个字的开始,略有弯曲而已。 我不禁苦笑,这时,我已开始对胡怀玉所说的三块小冰块,起了极大的兴趣。试想想,从几万公里之外的南极,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把三块如同半块糖一样大小的冰块运到这裹来,为甚么呢? 除非张坚是疯子,不然,就必须探究他为甚么要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