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九华山受罚 (第10/12页)
她哥哥,也吵着要学,她简直教一样会一样,比她哥哥还来得聪明。 苟兰因膝前有了那三个玉雪可爱,聪明绝顶的孩子,每日教文教武,倒也不觉得寂寞,可是这几个小孩子,年纪渐渐成长,常常向母亲:爹爹往哪里去了? 兰因听了,心中非常难过,只好拿假话哄他们说道:“你爹爹出门访友,就要回来的。” 话虽如此说,苟兰因却暗中盘算,三年之约,业已过去,虽然丈夫不会失信,但山中一切多危险,别出了差错才好。心中自是非常着急。 偏偏又出了桩奇事。教苟兰因多了一层系念。 原来新生女孩,因要等齐漱溟回来取名,遂给她取了一个乳名,叫做霞儿。 只因荷兰目上峨嵋寻夫时,所雇奶乳质不好,养得霞儿瘦干,恰好亲戚张大娘产儿夭亡,便由她喂乳。 那张大娘人品极好,最爱霞儿,几乎完全由她抚养长大。霞儿自也非常喜欢张大娘,所以常让她抱往田边玩耍。 两家原是近邻,来往很方便。 有一天,张大娘吃完午校,照旧抱着霞儿,往田边去看佃人作活。 忽然从远处走来一个女尼,看见霞儿长得可爱,便来摸她小手。 张大娘恐霞儿怕生,正等发话,谁想霞儿看了尼姑,非常亲热,伸出小手,便要让那老尼姑抱去。 那尼姑含笑说道:“好孩子,你居然不忘旧约,也罢!等我带你去老地方吧!” 说完将霞儿抱将过来,转身就走人。 张大娘误是拐子,一面急,一面喊着,在后头猛追。 当时佃人都在吃午饭,相隔甚远,听之不清,人已走远,是已无人前来拦阻。 张大娘追赶一阵,忽见那女尼直往方家奔去,心中略略放心,她知道苟兰因武功甚好,决不会出事。 她脚又小,只得赶紧从后头跟来,等到进门,只见苟兰因已将霞儿抱在怀中,这才放心,正待质问那女尼为何如此莽撞时。 只听那女尼说道:“此女如在夫人手中,恐怕灾量太重,况且贤夫妇异日入山,又要添一层累赘,不如结个善缘,让贫尼带她入山去,虽然小别,异日仍能见面,岂不两全其美?” 苟兰因道:“此女生时,外子业已远游,尚未见她父亲一面,大师要收她为徒,正是求之不得,可否等她父亲回来,见上一面,那时再凭她父亲做主,妾身也少一层干系。” 那女尼道:“她父亲不出七日,必定自来,等他一见,原无不可,只是贫尼尚有要事,哪能为此久等?夫人慧性已迷,回头宜早,这里有丹药一粒,赠与夫人,服用之后使知本来。” 说罢从身旁取出一粒丹药,递与兰因。 苟兰因接过手,但闻气香扑鼻,正在惊疑,不敢服用,那霞儿已摆脱她母亲双手,直往那女尼的怀中扑来。 那女尼便问道:“你母亲不让你随我行,你可愿意同我去吗?” 霞儿这时已能哑哑学语,立即说道:“大师,我愿去!好在不久就要回家的。” 神气非过恭敬,说话好似成人。 女尼听了,一把便将霞儿抱起了,哈哈大笑道:“事出自愿,这可不能怪贫尼动强。” 苟兰因情知不好,一步蹿上前去,正持将霞儿夺下时,那女尼将袖袍一展,满室金光,再看霞儿时,已和那女尼不知去向,把一个张大娘吓得又害怕又伤心,不由放声大哭。 还是苟兰因明达,反安慰张大娘:“是儿不死,是财不散!濑溟在家常说,江湖上异人甚多,我看这女尼,定非常人,不然霞儿怎会有那番对话呢?” 张大娘又问起适才女尼进来时的情形。 苟兰因道:“刚才你还没追回来之时,承儿与云儿被他舅母接去玩耍,我因他们虚情假意,懒得去理。还拿起书本,想读它几篇,忽然见及霞儿欢迎喜喜奔进来,到我面前,猛然一跪,朝我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说道:“mama,我师父来了,要带我回山呢!” 说完便往外走,我惊惶追来,将她抱住,忽见厅堂站定刚才那一个尼姑,口称他是百花山潮音洞的神尼优昙,说霞儿前生是她的徒儿,因犯戒入劫,所以特来度她回山。底下的话,就是你所听的了。” 张大娘也把刚才田边之事说了一遍。两人难过了一会儿,也是无法可想。 张大娘忽话说道:“也都怪你夫妇,偏偏生下这样三个好孩子,难怪别人看了会眼红。” 那苟兰因被她一句提起,不由想起好家还有两个孩子,十分的不放心,恐怕又会出差错。 正要叫人去接,忽见承基与灵云手牵手,哭了进来。 苟兰因因为这才丢了一个,越发心疼,忙将两人抱起,便问:“为何啼哭?舅母为何不叫人送你们回来?” 承基只是垂泪,不发一言。 灵云说道:“我同哥哥到舅母家,和表哥、表姐一块儿玩。表哥打了他一下。舅母出来说:‘你们这一点小东西,便这样凶横,跟他们爹爹一样。竟是一个窑里烧不出好货。你爹爹要不厉害,还不会死在峨嵋山呢!你娘还说他修仙,其正羞死了!’表哥也骂哥哥,是是没有爹的贱种,哥哥一生气,就拉我跑回来啦!” 说罢,又问张大娘:“meimei呢?” 苟兰因听了,又是一阵伤心,只得强作欢颜,哄他们道:“你meimei被你爹派人接去啦!” 两个小孩听后,都收了泪容,笑颜逐开道:“原来爹爹没有死,为什么不回来?他为什么只接meimei去,不接我们去?” 张大娘道:“你爹爹还有七天,就要回来了。” 小兄妹二人听了,都欢喜非常。 从此日日磨蹭张大娘,要她陪着到门口去等。 张大娘鉴于前事,哪里还敢领他们出去? 还是苟兰因达观,知道像优昙那样高手,她如果要来抢人,关在家中也是无用。 遂叫张大娘小心即可,不必吓得足不出户,张大娘始敢偶尔带小孩溜溜,却也不敢走远。 到了第六天. 小兄妹读完了书,仍照老例,跟着张大娘到门口去看。各自把小眼勾得巷巷道道清清楚楚,就是不见老爹归来。 苟兰因因听神尼之言,想不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