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者_第十一章重重执政者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重重执政者力 (第4/6页)

我不怕,我在石杨没有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光明磊落的,我的心里很坦荡。”

    仝亮笑起来了:“我发现你的心态很好,对自己底气也很足,一个人正因为他问心无愧,所以他才敢于大胆地干工作,这是许多领导干部不具备的长处。”

    裘耀和认真地想了想:“我始终记住小平同志的那句话:‘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对我所做的工作过早地下结论,作出否定的意见,我还不服气。”

    仝亮说:“你现在面临着的是舆论压力和组织压力呀!”

    裘耀和说:“现在是你做10件事,9件事是对的,上面不一定全了解,有一件事错了,上面肯定知道,因为有人会去上访,会去传播。”

    仝亮笑起来了:“这就是你说的‘阴暗面的放大效应’!”他看着裘耀和,接着又说“电视台曝光,这对于一个县来说,对一个县委书记来说简直如同一场大地震,你不知道电视台《焦点》栏目收视率有多高吗?可以说从机关到农村,从高级领导干部到普通老百姓,只要有可能,几乎人人都关心这个栏目,但是由此而引起争议的却是少有的。谁也很难对这件事简单地用一个正确还是错误,或者是好与坏来衡量。扣干部职工工资牵涉到那么多人的切身利益,人人心中都不乐意,但是你们所办的事确实又是一件谁也解决不了的好事情。我个人认为,省委,甚至中央肯定有专家们在研究、探讨这件事,电视台曝光了,决不可能就此了结。我想国务院调查组来了未必就是坏事。”

    裘耀和说:“如果上级领导都能像你这样动脑筋研究、分析这件事就好了,有些问题,我已在思考之中,历史把我们推到这样一个重要位置上,尽管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一个芝麻官,但是他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说过,天下最真实的官有两个,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县官。”裘耀和的眼睛中透出睿智的光芒“你要办成几件事,不是人云亦云,首先要面对的是人的障碍。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改革者,但改革者应当是领导者。因为首先要拥有权力,才能有能力进行改革,我体会到现在改革的阻力,不是体制,也不是机制,而是来自领导者,我所说的是广义上的领导者的障碍,这个障碍包括能力、思维、处事方式等各方面。”

    裘耀和这时想起自己口渴,起身给仝处长倒了一杯水,又给自己添了水,坐下来接着说:“改革其实是革命,革既得利益者的命,是利益再调整、权力再分配。而往往权力拥有者,首先就是既得利益者,总是会舍不得,会不自觉地去维护那些以往形成的旧的习惯,这自然也就成了阻力。在我国,任何层次的领导都不用怨天尤人,环境还是好的,只要你想改能改敢改,空间很大,我觉得现在要商讨的是,稳是稳不住的,守业即败业。不要怕改革起争议,也不要怕犯错误,其实不改革才是犯罪。打一个不正确的比方,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现在也是这样,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仝亮鼓起掌来了:“裘书记,你的这番话对省委领导说了吗?”

    裘耀和摇摇头:“没有。”裘耀和若有所思地看着仝亮“他们是来批评我的,这时我能辩解吗?何况这只是我内心并不成熟的想法,和你有感而发,随便说说而已。”

    仝亮说:“这是你到石杨以来的感受和总结吗?”

    裘耀和喝了口水:“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我从省科委来到石杨,环境不同了,决定了做法不同。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欠发达地区,比如石杨,一般有4个怪圈,即政治上越乱越穷,越穷越乱,表现为乱折腾;社会上越生越穷,越穷越超生,表现为乱生育;经济上越收越穷,越穷越收,表现为乱收费;思想上越保守越穷,越穷越保守,表现为头脑僵化。治乱世用重典,治重症下猛药。所以,我现在是,强力纠偏,矫枉要过正,这样做其实很累,但不这样做就扭不过来。”

    仝亮说:“现在各级领导如果都能这样全身心地研究工作就好了,如果领导者无私无畏地研究工作,我想即使犯了错误,群众也能理解。一个领导者,就如一个医生看病一样,能够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病人的病怎么治不好呢?”仝亮有些激动了“你的治重症下猛药好啊!裘书记,恐怕省委当初决定让你兼任石杨县委书记,也没有想到你会用‘治乱世用重典,治重症下猛药’的办法吧!”

    裘耀和说:“也许我并不是一名高明的医生,我也是急中生智啊!”仝亮说:“裘书记,你的反腐治乱应该更是需要胆魄的。”

    裘耀和说:“仝处长,我来石杨之前,只知道石杨贫穷,所有的计划、政策都是围绕着发展经济。可是事实告诉我,不解决乱的问题,要把石杨经济搞上去,那是一句空话。但是我也想过,反腐治乱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不仅面临着身败名裂,甚至有生命危险。他们已经形成一张网了,谁要碰到这张网,那所有的神经都敏感起来了。”

    仝亮说:“你这个县委书记也真够难的了,电视台都曝了光,国务院调查组、省市调查组、省市委纪委先后重兵压境。”

    裘耀和说:“不过我认为大乱之后必然大治。”

    仝亮说:“你还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准备。”仝亮说着,从包里取出一张纸,边说边推到裘耀和的面前“请看看这些名单,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在经济上有问题,有的是个案,有的是和原县委班子当中的主要领导有着牵连,主要是行贿受贿,或者是卖官鬻爵。”

    裘耀和接过那张纸,静静地看着。

    “裘书记,这些人大都仍在重要的岗位上,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我们的意见是必须尽快把他们‘请’进来,当然这大都是县纪委的事。”

    仝亮看着裘耀和“这些人一旦“双规”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