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大明_第41章战意隆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战意隆隆 (第2/3页)

要吧?”刘正

    不得“难道师弟你还吝惜这几两银子?大不了为兄免得留下一个骂名。”

    “不,小弟并不是吝惜这几文钱,而是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如果师兄的钱花不完,可以考虑奖励那些成绩特别突出的培训班地说书先生。”

    赵阳手指轻叩案几,表情严肃,让刘正风也紧张起来:难道志强真的另有考虑?

    “我打算将衡山十大做为一项固定的章程确立下来,每一年都要举办一次,这不单单是培养我衡山派形成积极进取的意识、团结向上地精神。同时也是为了改进我衡山弟子的素养。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付出和收获地,如果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那即使是好事,也维持不下去的。

    如果这次培训班不收费,那这些弟子就不会珍惜这次机会,一旦落选更会心生怨言。花了钱,不认真听课,最后考不好成绩,那只能怪他们自己;没花钱。事后发现他们就更不能埋怨别人。

    当说书先生发现这项事情有利可图时,他们就会更加的用心,甚至他们自觉的开办类似的培训班。师兄想过没有,一旦这样的事情形成了风气,那对开拓我衡山弟子的眼界有多么大的帮助?一旦这样的事情在衡山城形成了风气,那对开启我衡山城居民地民智又有多大的帮助?”

    刘正风低头沉思了一会,恍然大悟:“志强高明。所虑之深远非我能及,为兄佩服啊。”

    捋了捋胡须。刘正风微笑不已:“志强如此行事,与孔子当年训斥其弟子子路有颇多相似之处。”

    “子路。子路是谁啊?”赵阳好奇起来“子路与我有何相干,难道他也是武林高手?”

    刘正风惊诧地张大了嘴巴,半晌似乎才想起什么:“哦。为兄想起来了,志强对经史子集一无所知啊。子路是孔子的弟子,是鲁国的人。鲁国实力低微,鲁国许多人在其他国家做奴隶。为了拯救这些人,鲁国规定凡从外国购回本国的费用国家补偿。子路从国外买回鲁国人后,不接受鲁国的补偿,被孔子责骂了一顿。”

    “子路做得不错啊。”赵阳不明白“这孔子是不是老糊涂了,子路这样做正是施恩不图报的行为啊,难道这样做还错了?”

    刘正风直盯盯看着赵阳一言不语,赵阳纳闷地摸了摸脸庞,没发现什么不对:“师兄,你干嘛呢,难道小弟有什么不对吗?”

    “志强啊,难道你没有发现子路这样做和为兄刚才地说法有相似之处吗?”刘正风悠悠问道。

    “嗯。”赵阳点点头,明白过来“不错,是小弟错了,那孔子当时怎么说的?”

    “孔子说,国人多穷少富,如果你这种行为被宣扬,谁还会用自己地钱去赎买陌生人?你这种行为将会害得更多的鲁国人无法回家。”刘正风感慨万分“仔细一想,老弟你地做法和孔子非常的相近,不过,老弟你这是下意识行为还是深谋远虑啊?”

    “师兄快去办事吧,小弟也要忙了,不仅要应付自己人,还要准备接待嵩山的豺狼呢。”

    赵阳匆匆站起,不答复刘正风的问话,撒腿就往外蹿。

    左冷禅很辛苦,六十多地老人了,还不能在山上休息,还要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不仅要辛苦嵩山派的各项杂物,还要思考五岳联盟的重大事情所以,享受一点特殊优待也是正常的。

    只是,嵩山派弟子更辛苦!

    左冷禅坐在马车中,而嵩山弟子或者七八人挤在一辆马车中,或者三三两两骑着马巡回在道路上,浩浩荡荡,组成了一个庞大地车队,浩浩荡荡。

    “左先生出手不凡啊。”

    说话的是一名青衣人,年约三十左右,面貌普通,属于丢进人堆中眨眼就找不到的那种。青衣人一边享用着左冷禅才有资格品尝的香茗,一边冷嘲热讽:“如此浩大的队列,竟然不受当地官府的sao扰,左先生手眼通天,厉害厉害。”

    左冷禅冷哼一声:“阁下贵为烟雨楼的左使,事务繁忙,几次约见阁下都不得一见,不知今日怎会有暇寻找左某人啊?贵组织要价不小,可办事效率却是一般啊,不知左使先生何以教我?”

    烟雨楼左使林笑田不动声色,对左冷禅的诘问置之一笑:“左先生,贵我双方也不是初次合作了,间或出点意外在所难免,何况衡山派尚在你我的控制之内,何须如此动怒?此次左先生行雷霆之举,必将在江湖中掀起风狼,更有利于扩大嵩山派的威势。一举两得,左先生还有何不满?”

    左冷禅努哼一声,闭上双目,似乎眼前之人不存在一般。

    行雷霆之举,你以为我愿意啊?

    左冷禅满腹牢sao:如非赵阳这厮这么难缠,他又怎会做此举动?三千六百多名嵩山弟子,抽调八百多人沿途拦截泰山派,留下两百多人守护嵩山山门,其余两千六百名弟子尽数赶赴衡山。

    为了减少不利影响。左冷禅将两千多人分成三队赶赴衡山:邓八公与伤势未愈的赵铆麟、张昌德一队,高克新与伤势未复的司马欣一队,自己亲率第三队,分路赶往衡山派。每路之间间隔不过十里左右,即使发生什么事情,也可以前后呼应。

    为了此次行动,左冷禅冒着与支持他的朝中大臣发怒的危险。先斩后奏,借用他们的招牌。如果此行顺利还好说。多送些钱财不难渡过难关;如果此行失败,那面对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