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 (第2/4页)
。什么时候注意到的呢?夏舒涵想着。 是大一肖语生病的那次吧? 中秋节那天,才开学不过十多天,成筠和于婷都是本市的人,所以都回家过节去了。宿舍里只剩她和肖语,原本是买了月饼准备过第一次孤独的中秋的,可惜到下午的时候,早晨就嚷嚷着不舒服的肖语突然发起高烧。 她扶着肖语去校医院看病,路过篮球场时,看打球的人不多,她们就穿球场饼去了。谁知道走到一半,突然一个篮球就飞了过来,就快招呼上她的脸时,一只手及时地将球抄了回去。 “喝!”她足足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抚了抚差点被砸平的脸,心有余悸地抬头看向肇事者。 “没事吧?” 淡淡的声音过境,她只来得及看到个背影。以打篮球的标准来看,个子不算太高,但动作却行云流水,异常的漂亮好看。 “没事。”她声音小得只有身边的肖语能听见,可惜肖语烧得有些糊涂,压根没力气应付她什么。 她赶紧扶着肖语,匆匆走过篮球场。跨出球场前,忽然回头看了一眼。 这次,捞到一个侧面。 她不近视,距离也不算远,看得很清楚——很刚毅的面孔,眼神专注,鼻梁挺直,薄唇半抿。一看就给人很靠得住的感觉。 她忍不住笑了下。 等陪肖语输完液从医院出来时,那个人已经走了。十五的月亮带点细微的残缺,悄然挂在天上,不知怎地,她心里忽然有了遗憾的感觉。 后来,就有了走侧门吃葱油饼的习惯。 保持了两年,那个身影突然间消失,真有些不习惯。快走出校门前,她不死心地又搜索了一次,还是没有。 抬脚,迈出侧门。 一条直直的马路和二环路相接,路的两边都是小区,小区外的一楼基本都是商铺,饭店、水果店、服装店、理发店、书店、网吧,应有尽有,马路上也有些推车卖水果和小吃的,反正学生的钱最好赚。 从她常常去吃的那家葱油饼店就可以看出来。 夏舒涵很快找到那家小铺子。前两年店主还是在路上推车卖,每次去都要排很长的队,从上学期开始,店主就租了个铺子,饼的品种也多了,还增加了豆浆稀饭,生意依旧很好。 找了个位置,店主就笑嘻嘻地过来“同学,还是老样子吗?” “嗯。”她是老顾客了,店主自然是认得的。 很快,一个葱油饼外加一碗豆浆就上来了,是吃了两年也没吃厌的搭配。她夹起切成小块的葱油饼,小小地咬了一口…唔,外酥内软,带点葱的香味,很美妙的口感,就是吃到毕业那天,也不会厌倦吧? 她果然是个很专一的人——一种食物可以吃上两年也不嫌烦,一个背影可以看两年也不厌倦,呵,算优点吧? 慢条斯理地吃完,付钱时,又生出多买一块当消夜的想法,反正她也不会担心晚上吃了东西会长胖这个问题,所以叫老板打包了一块,拎在手里。 要不要去成筠说的那个考研书店看看呢? 还是很犹豫的。 她的确很喜欢学习,虽然算不上狂热,但很享受汲取知识的乐趣。进校时是文科分数第一的,后来因为学得比较懒散,但成绩在系里也算比较靠前的,前两年都拿了甲等奖学金,英语也很轻松地过了六级,如果考研,按她的性格,要坚持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成绩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吧? 只是,家里可以负担得起吗?就算她能考上公费的研究生,也要花好大一笔。 唔,真为难。 算了,反正去看看也不会怎么样,了解一下再作决定吧。 这样决定之后,她才懊恼地发现忘记向成筠确认那家书店的店名和地址了。好在侧门外也不止一家书店,她随便走到之前买过参考书的一家,却对着高高的一架书发起呆来——从何下手呢?真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啊! 目光随便一扫,映入眼的都是“考研”的字样,可是,她想要的,是什么呢? 是专业指导还是心理指导? 真郁闷。 她学经济,虽说现在流行“百无一用是经济”,但她也不排斥再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而毅力,她也不差…这么说来,其实她需要的,是心理指导吧?最终叫她犹豫的,还是要不要为家里增加这个负担的问题。 对母亲而言,她就业应该会比她考研轻松得多了吧? 伸出的手停在名为《考研英语精读一百篇》的书前,她终于叹了口气,缩了回来。拎着葱油饼,有些意兴阑珊地出来。 外面,天仍旧灰蒙蒙。冬天还在纠缠着不肯离去啊。 路过一个卖苹果的小摊时,她想起成筠的托付,信步走了过去。成色不是很好,她抬头看了看四周,侧门边的一条小路里,有几家卖水果的小铺子。 还没等走近,眼光忽然被一块黑板上的字吸引…唔,很久没见到写得这么丑的字了。用毛笔在红纸上写出来的字,比一年级小学生写出来的字还难看,像是控制不好力道一样,横竖撇捺都在该收笔时被拉出了老远的距离,字形很轻易地失去了原来的模样。 这么难看的字…这店主怎么做生意的呀! 细看那字,竟是“考研书目一律七到九折”喝!难道这就是成筠向她介绍的那家连盗版书都拿来卖的考研书店? 一抬头,果然在卷帘门最上方的墙上贴着一张红纸,写着“考研书店”四个丑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