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话路在何方 (第1/3页)
第十九话 路在何方 同学们这几天都兴致勃勃蹈论着实习的事儿,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现在正要像‘大人’似的走向自己的岗位了,大家都觉得很兴奋。 独有我一个人‘闲得很’,班主任已经正式找我谈过话了,说我‘有些特别’,学校也很‘为难’,希望我能理解。我当然理解了,我从小就很‘特别’。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总被排斥在同龄人之外。 从老师的办公室走出来,我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中走着,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当我觉得走累了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又站在了‘阅览室’的院门口。 此时这里是最安静的地方,都考完了嘛!同学们都要轻松轻松,也不会有学生到这里来查资料了。 我信步走了进去,阅览室门口的红木桌前,居然坐着一个人,仍然是一身很飘逸的长袍,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 “施友!”我不由自主的叫出声来,很不安的四处张望着。 “别看了,这里没有其他的人。”施友微笑着说:“再说有没有人也无所谓,反正别人根本看不见我。” “你一直坐在这里吗?”我有些惊讶的问, “当然,我一直在等着你啊!你心里不是有很多疑问吗?”施友非常轻松的说,又指了指他对面的一张靠背椅:“兰心小姐请坐下说如何?” “影儿和琴友呢?他们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他们现在在哪里呢?”我一边坐下来,一边忍不住一叠声的问着, “小姐一直都喜欢读经典名著,”施友显得答非所问的说:“不知小姐读过【金刚经】没有?” “只是读过,”我点点头:“恐怕自己年幼,难以领会。” “好!那【金刚经】上写得明明白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什么叫‘见诸相非相’呢?”我有些迷惑的问:“难道我自己看到的都不是真的啦?” “我们见到的世界都只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世界,”施友继续说着:“不是还有诗句写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吗?我们都知道,那花会‘流泪’吗?鸟会‘惊心’吗?那正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 我心中似有所悟,一时无语。 顿了一会儿,又迟疑的问:“那秦友和影儿、、、、、、、?” “他们都很好,他们一直在客厅里喝茶领,尽兴而归。” “尽兴而归?”我诧异的问:“回哪儿去了?” “当然是回‘逍遥苑’啰。”施友笑着说:“影儿也是姊妹情深,来见见你的。” 我想到了同学们都在准备实习的事儿,心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孤立感。我央求说:“施友,你们不是都说我也是从‘逍遥苑’来的吗?我现在就要回‘逍遥苑’,我宁愿只做一棵草。生生世世,我也只是一棵草。” 施友坐在我对面,很温和的看着我。半晌,他才慢慢的说:“兰心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这么多年,我知道你很难,但你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记住,你不是‘最不幸的人’。你还要坚强的往前走,就会找到幸福。”说完,又消失了。 我怅然的坐在那里,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付红霞在喊我,才慢慢站起身来。 “兰心,你怎么又在这儿啊?”付红霞皱皱眉,很关切的走过来说:“这里一个人影都没有,里面阴沉沉的,你坐在这儿干什么?”说着,拉着我出来。 我们在cao场上并肩走着,已经全部考完了,同学们都显得很轻松。有一些同学还将背包打好了,准备老师一声说‘放学’,就可以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宿舍的东西我都帮你收拾好了,”付红霞挽着我边走边说:“你看,班主任在往教室走,要放学了吧?我们赶紧回教室去。”说着话,我们一起加快了步子,走进教室、、、、、、、 今天放学后,我和付红霞、楚晓珍一起到宿舍去拿行李,一起相处这么久,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之情。 我羡慕的对楚晓珍说:“晓珍,马上要分到好单位了,你父母一定非常高兴的。” 楚晓珍点点头说:“我家里都指望我能早些挣钱贴补家用呢!”又拍拍我的肩膀说:“不过我相信你也会有一份适合你的工作的。” “好了,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付红霞嚷道:“我们打道回府吧!” 公交车等了很久才等到,我们下车走进如意街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这条街本来就很僻静,此时暮色降临,更显出一种宁静。付红霞先到家,我与她说声‘再见’后继续往前走。 街上现在也没什么行人了,偶尔会有一、二辆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街道两边都是人家,此时都已关门闭户,从每家窗棂的缝隙中偶尔透露出几缕灯关。 快到家了,我信步走着,远远看见前面刘家门前站着一个人。刘与我们家只相邻三户人家,平时刘经常到我们家来串门,我们也常常带我们到他们家去玩,彼此相处得很和睦。 我继续往前走着,心里还暗暗嘀咕:这是谁呢?看样子是面朝着刘的家门站着,他怎么不进去呢?我边走边想着,走着走着我忽然心里一凛。 那个人影始终没动,仍然默默地站在刘家门口。我慢慢走近了,身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脚像生了根似的不能动了。 我看到了阳阳,阳阳是刘的孙子。他生下来的时候,是个很漂亮的小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后来阳阳两岁多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家里人将他抱到医院抢救,或许是阳阳命中注定的劫难,他被确诊为脑膜炎。病治好后,却对他留下了后遗症,阳阳渐渐的丧失了语言能力,行动能力。 刘依然疼这个孙子,整天抱着他,陪他讲话。虽然阳阳从未喊过他一声‘’,但刘和阳阳的父母始终很精心的照顾这个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