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3页)
第八章 只有唯美的心,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别爱理想情人 “你希望找到什么条件的人?” 每个女孩子总是可以列出一大串的条件。要老实,要能干,要有事业,最好也有钱,长相嘛要看得顺眼,如果像刘德华或周润发当然不反对,要对我很体贴,结婚后还要帮忙做家事…有房有车乃时代潮流,不过,房子的坐落地点和车子厂牌也不可忽略… 越没谈过恋爱的人,标准越高。 过三十岁拉警报后,标准好像下降,有人会开玩笑说:“只要嫁得出去就好了。”然后求助于婚友中心。看样子好像不挑剔了,但事实上,那个理想情人的标准还深刻地印在心里,不久之后,就开始将他和心中的白马王子比较起来。再怎么比,他都差太多了。于是,女人开始挑剔、抱怨…他不高兴,你更不爽。 男人也一样。某个婚友中心做过调查,他们发现,目前男性的理想对象,在性格方面,要兼具温柔和独立的特质。这两个特质,在某些方面是冲突的,要将它协调得得体并非易事。真是难为现代女人。 有一次,我看电视中的“台湾小姐”选拔。主持人问其中一位:“你认为什么是理想的现代女性?”那位小姐落落大方地回答:“要有传统的三从四德和现代的独立自主。”全场报以热烈掌声。我不知道,她晓不晓得三从四德是哪三从哪四德?前者和后者要想相融,根本是笑话一个。 女人总是喜欢条件比她高的伴侣。这可能是父权社会女人需要男人保护所遗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女性集体潜意识。 从前的女人希望男人至少在几方面比她来得高: 一是身高,二是学历,三是年龄,四是财富。 此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她们以此客观准则作为择偶标准(这是对未知的对象而言)。现代新女性虽然仍有这种“女性潜意识”但已有了不少突破。女人已经比较敢和身高比她矮的男伴卿卿我我地走在街上,不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女人自己有了高薪之后,并不太在意男人赚的是不是比她多,只要他没有自卑感就好;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女人比比皆是,她们的另一半未必在学历上足以并驾齐驱;年龄差距已慢慢不是问题,女人已经明白,根据人类寿命的统计,如果她们想少守几年寡,她们可能要嫁个小丈夫才有安全感。 这一些外在条件的威胁,已慢慢在减弱中,但是,女性在择偶的自寻烦恼上,并不比几十年前少。 从前的女人由于无可选择,嫁的若是鸡狗不如的男人,她们只好过着鸡狗不如的生活;现在的女人,常常拥抱着一个“理想情人”的典范,使男人仰之弥高,望之弥坚,而且,这个标准时时更改,使他们捉摸不定。 人类的大脑越来越理性化之后,该主观的事情,我们也不自觉地客观起来。年轻女孩多对既定情人苛以条件。有一次参加一个情人节的座谈会,遇到一对情侣,女孩在情人留言板上写着:“你一定要考上台大!”男孩则在属于男性留言板的那一边留言:“我一定会努力的!”看似珠联壁合,叫人艳羡。我于是好奇地问那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你为什么要他考上台大?你已经在台大等他了吗?” 女孩很抱歉地摇摇头说,她是个专科学生,但她从小就希望有一个台大的男朋友。两情相悦的时候,男人愿意为女人做任何事,她的男伴笑得信心十足。我追根究底地问:“如果他没考上呢?你是不是就不理他了?” “他那么聪明,不会考不上的。”言下之意,怪我乌鸦嘴。 我不免替她捏一把冷汗。这一个女孩正为自己的爱情设下一个“终止条件”而她竟不自知。 过了两年,她写信给我,信中痛苦地表示,男友确实考上台大,但也跟一个台大的女孩跑了。“人家说台大无美女,那个女孩子长得也不好看,对他也不温柔,他为什么要对不起我?如果不是我逼他,他才上不了台大…” 满纸愤世嫉俗之言,却叫人无法同情她。 你也许没有要求男朋友一定要考上台大,但你要求他的可能更多。更客观——你要他比别人的男朋友都强,处处在比较,处处在要求,惟一忘记的是,要求自己。你的心中已有一个“理想情人”的模型,当已接受他为男友时,还处处要帮他戳印。这个理想情人的模型,只是让现实情人饱受折磨而已。 所以,别爱理想情人! 痴情会有问题 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但不必强求,不必当死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