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我们成亲吧大结局 (第4/13页)
苏漓,苏漓沉默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呆呆地注视着御前紧闭的黄幔。 就在刚才皇帝的手伸出来的那一刹那,她清楚地看到他的手上戴着一枚白玉指环,而那个指环看上去竟和母亲留给她的极为相似。她顿时惊住,脑海中迅速闪过静婉姑姑临死前的话语:这指环还有一只一模一样的,在你亲生父亲的手里… 眼看皇帝銮驾起行,即将离去,她突然上前道:“且慢。” 銮驾一顿,皇帝的贴身太监高声斥道:“大胆女子,竟敢阻拦圣驾…” 苏漓强压住内心的震动,追问道:“民女方才看到皇上手上戴着一个白玉指环,民女斗胆请问,此物…是圣女教的吧?” 御辇内半响没有回应,四周一片死一般的静穆,皇帝突然冷冷道:“汴皇派你来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查太子失踪之事,而是为了寻找这枚指环吧?这次念在你救太子有功,朕已经放过你。得了赏赐,立刻离开定国,不要不识抬举!” 苏漓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后退一步:“你要我离开…” 郎昶急道:“父皇!苏漓不能走!” 皇帝道:“不要仗着她救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定国永远不会欢迎圣女教的人!” 苏漓上前一步道:“当年的事,是是非非如今已难评说。民女只有一个请求,想知道当年将这指环赠予陛下的人,可曾有约在余青谷…” 皇帝急声叫道:“是谁让你来问朕?” 苏漓从怀中掏出余青谷中所见到的母亲画像,缓步朝御辇走去,侍卫想阻拦,却被郎昶斥退。苏漓直直将画像递到黄幔前,轻声道:“是这画中之人。” 皇帝伸出手来,接过了画像,下一秒他飞快地掀开了黄幔,震惊问道:“你是谁?这画像怎会在你手上?” 苏漓看见了他。 眼前的帝王面色有些青浮,似乎病得不轻。但依稀可见年轻时俊朗的轮廓。一双精光内敛的眼睛,依然锐利。他的脸上,交织着焦急、困惑与期待的复杂表情,直直地朝苏漓望去。 苏漓只是定定地站着,和画中人几乎一模一样的清丽面庞顿时呈现在定国皇帝的眼前,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淡定目光仿若一下被碎石击中,炸裂开来。 皇帝惊愕地瞪大瞳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纵使两国来犯,大敌当前,他也不会如此失控,震惊而起。 “…昔…昔?” 颤抖的声音透露出此刻他内心无比的惊颤,而他脱口而出的呢喃,正是苏漓亡母的闺名。 隐约的猜测早已在苏漓心底盘旋,这位定国皇帝或许就是母妃牵挂了一生的人!他看她的眼神,充满思念,欣喜若狂,远胜当初的汴皇与阳震。 苏漓不禁心头一颤,极力控制着自己翻涌而来的情绪,她镇定地看着他扶着内侍的手,急切地走下象征着他尊贵身份的座椅,只因动作太急,竟险些踏空跌下车来。 苏漓心中一紧,下意识伸手想要扶他,但朗昶更快一步,稳稳地扶住了皇帝的手臂“父皇小心。” 皇帝仿若未闻,上前一把抓住了苏漓的手臂。 苏漓看着他的手,还有那只历经沧桑的指环,气息一时不稳。 朗昶立刻道:“父皇,她是儿臣曾跟您提到的晟国明曦郡主苏漓。” 皇帝愕然地看着她,无数复杂的情绪从他眼底一一闪过“苏漓?…那个为情跳江自尽的女子?” 苏漓一怔,原来在别人眼中,她是这样的人。 朗昶道:“那只是她为了离开东方泽所设下的金蝉脱壳之计。她如此聪慧坚韧,儿臣一直都不相信她会跳江自尽,因此才会坚持亲自出使汴国,正是为了证实她汴国新任圣女的身份。” “原来如此…”皇帝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的脸,缓缓地松开了她,喃喃地“太像了…怎么会这么象?你和画中人是何关系?” 苏漓没有立即回话,而是直直地注视着他的眼睛,清楚地看到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眸之中难以掩饰的期盼和紧张,她才慢慢地、低声地回道:“她是…苏漓的亡母。” 一听到“亡母”二字,他浑身剧烈一震,仿佛受到巨大的打击,控制不住往后踉跄一步,不敢置信道:“你是昔昔的女儿?昔昔她…” “已经不在了。”苏漓平静地接道,却心痛如绞。 皇帝气虚如丝:“那,你母亲…你母亲是何人?” 苏漓抬头看着他道:“我生母乃圣女教上任圣女阳昔,因叛教离国被追杀,流落到晟国,为摄政王所救,后嫁他为妃。我出生之时母妃遭到圣女教追杀,为保我安全,她将我与相府柳氏产下的死婴调换,才令我流落相府。后来…” “摄政王妃…因女儿身亡而病故…”定国皇帝的脸色霎时惨白,张口便吐出一口血,晕了过去。 郎昶与苏漓几乎同时伸手,稳稳地扶住了软倒的皇帝。他看了她一眼,她也在看他。只是一瞬间,两人的目光便回到了皇帝脸上。 众人见状皆惊慌失色,皇后慌忙叫道:“快传御医!” 苏漓的手迅速搭上皇帝的脉搏,发现他气血不畅,心脉郁结,果然如她所料受过严重的内伤。大概是当时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后来又心绪烦扰,积郁成疾,才会发展到如今这种糟糕的状况。她下意识地以内力输入,助他血气畅通。 郎昶忧心道:“如何?” 苏漓皱眉道:“不好,先扶进屋去。” 众人围上前来,七手八脚地想将皇帝抬起进殿中。皇帝却悠悠吐出一口气,牢牢抓住了她的手,急切道:“告诉朕…你今年多大了?几月的生辰?” 郎昶急道:“父皇!先进去再说!” 皇帝挣扎着推开众人,几乎站立不住,只是盯着她看,执意要一个答案。 苏漓目光复杂,轻声道:“虚岁十九,戌午年五月出生。” 皇帝激动地叫道:“你母亲生前可曾留下过什么物件?” 苏漓迟疑了一刻,从怀中掏出白玉指环。 皇帝伸出了手,两只白玉指环,一模一样的光泽、形状,一模一样的花纹、沧桑,俨然就是天生的一对。而指环上方雕刻的立体莲花拼在一起,严丝合缝,正是当年的定情信物。 他霍然抬头,眼眶已经湿润,泛着欣喜的泪光,激动地握住了苏漓的肩膀,颤声道:“你是朕的孩子…朕和昔昔的孩子!” 苏漓看着他欣喜若狂的脸庞,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寻找许久的答案,终于在这一刻得到证实,她的心里竟没有预期中的喜悦与激动,万般滋味复杂难辨。想到母妃当年为爱叛国,不计后果,最后却未能等到爱人回应,绝望了却残生。生离死别,人生最痛的苦都经受了,是怎样的一种折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