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倾国 (第3/3页)
据说来人是英法联军,他们称我们为野蛮人。可是他们的行为,算得上是什么呢? 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听说有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他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我还记得大火燃烧起来的那天,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那天,我出去办事,回来是远远看到黑烟弥漫,那个地方,是圆明园。 听说,就在昨天,恭亲王奕?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而我们这些侥幸逃脱的宫女们,要被送去服侍外国人。 白绫啊,请你用你最纯洁的色彩祭奠我的魂灵。我是中国人,不能对他们屈服。而我,也只是个宫女,我又该怎么做呢。 踢翻脚下的凳子,有窒息的感觉。 七雨花石 我是雨花石。在南京的某个角落,静静的生活着。 我见证了清朝的灭亡,也见证了一位伟人的无奈。 他的温文尔雅,他的气度,不是别人可以相比的。可是他,像他这样的人,竟然怀才不遇。遇到那个满清遗留下来的祸害,窃取革命果实。我不懂得究竟什么叫做革命,但是我知道,他是一个一心为了百姓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的生命是比人类要长很多的。听闻他死在北京协和医院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我却看到了一群强盗,在我的家乡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有人说,他们来自日本。 他们进城之后不久,我就看到:出新街口,经太平路,夫子庙,转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除敌兵外,绝对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他们一直放枪jianianyin烧杀,三天,三个星期,三个月…都不曾停止。听说金陵大学校园内,一个十一岁的幼女,被日军轮jianian致死。另珠江路口,有一个七十九岁的老妇,被强jianian,其子向日军拼命,亦被杀死。还有一位女子,她叫李秀英,当时怀孕七月被刺三十余刀而未死之奇迹亦为世人所周知。jianian后必杀几乎成了日军的一条规律。他们用各种方法杀人,甚至还有杀人游戏。他们拿活人做实验,拿活人当枪靶。他们还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处理尸体,掩埋、投河…可是尸体太多了,处理不完。我闻到空气中充满了血腥、暴戾的污浊,我喘不过气来… 同样都是有血有rou的人类啊,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呢?还用上了这么多令人发指的手段?难道,他们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么?难道,他们没有想过,如果日本被占领,也同样遭受这样的折磨,他们又会怎样? 不禁又想起他,他见到了昔日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变成这般情形,又该如何的痛心疾首呢? 八年,我看到南京的天阴霾了八年。终于,有人将那些日本人赶跑了,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些卖国贼,出卖了祖国的人,罪不可赦。听说他们叫中国共产党,他们来了,天也变蓝了。 八天安门 我是一朵云。 偶尔飘到了这里。 我看到那宏伟壮阔的阅兵仪式。 整齐的步伐,整洁的军装,严肃认真的神情。原来他们是这么美好。 我看到他们的汗水,他们的付出。我也想过,就在前几个月,他们还在起早贪黑的训练着。为了一次完美的演出,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吃过的苦,不是我一朵云儿能够体会的。 我想起我的前世,我的所见所闻。一次次的战乱,一次次的流离失所。终于我可以在一片蔚蓝的天空下自由飞翔。这里似乎很繁华很沧桑,繁华的是建筑,沧桑的是时间。 好一个泱泱大国!我由衷赞叹。 那种血腥与暴戾不会再出现了,东方雄狮怒吼了,一声,足以让满山禽兽尽低头。 我飘向远方,走遍整个中国。历史的沉淀让这个民族更加厚重,历史的记忆也让这个民族奋发图强。回想到天安门前的一幕幕,想起每一天早上随着太阳一起升起的五星红旗,我莞尔一笑。 从天安门开始,继续我的中华之旅… 九写在最后 南方,北方。 沿海,内陆。 我用我的前世今生,走遍了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我拥抱过每一朵花,我问候过每一片叶,我探望过每一株草,我拥抱过这片土地…每一处,都有我的余温。 前世今生的蜕变,我也忆不起我的前世是怎样的。每一世,都懂得一方道理,都学会一份感激,都学着成长与谦卑。于是,我对这片土地说热爱。 诗人说: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