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回华小姐催赴扬州约袁太守重 (第1/3页)
第15回 华小姐催赴扬州约 袁太守 词曰:着急促郎行,有个悬眸处。难得倾城性更贤,今古稀奇事。为惜女如花,特选乘龙婿。依旧当年醉里人,想见欢滋味。 右调《卜算子》 话说柔玉小姐正要将袁太守的一节事问蒋青岩,听得生香说蒋青岩在楼上,连忙起身望绾春楼来。将出后门,生香悄悄向柔玉小姐说道:“适间我同韩姐在楼上,撞见相公上楼来,叫我到楼下走走,说要和韩姐说话,不知说甚么,小姐快走去听听看。”小姐闻言,笑了一笑,晓得蒋青岩要与韩香叙旧,自己到不好上楼去。要转回前面,又恐华夫人问他,只得住了脚,坐在近楼一块太湖石上,让蒋青岩和韩香完事。一双眼却望着那绾春楼的前窗。直过了两顿饭时,才听得蒋青岩叫生香。柔玉小姐方才起身到楼上来,正撞着蒋青岩下楼。蒋青岩见柔玉小姐来了,疑是生香去请来的,不好意思,只得笑脸相迎,道:“闻你在岳母处闲谈,不知谈些甚么,我正要来窃听,不料你就来了。”柔玉小姐笑道:“我们谈的是扬州袁太守之事。”蒋青岩听了这句话,不觉面红耳赤,半晌无言。只得和柔玉上楼来,对面坐下,说道:“那扬州之事,实势不由己,连日正要相告,又恐你见怪,所以迟疑。”柔玉小姐道:“相公差矣,相公向日若不依从那袁太守之婚,妾与相公焉有今日!安非妒妇,颇达情理,相公不必多疑。那袁太守怜才择婿,也非恶意,相公须急早去完亲,莫教那袁小姐悬望。”蒋青岩先时只道柔玉小姐见怪,于今听了这篇话,深服柔玉小姐之贤,连忙深深一揖,道:“听小姐之言,真是古今未有的贤妇,到是我无知人之明了。我与袁太守原约定在此完亲之后才去,此时也可去矣,正待与小姐商议前去,了此一段心事。今既承慨许,我则日便与岳父说知,五七日内动身便了,便我与小姐新婚未入,未忍遽别,奈何?”柔玉小姐道:“相公,你乃豪杰丈夫,何出此言!虽新婚未久,此去亦是大事,又非万里之行,何离别之足道乎!但望相公前途保重,余不足虑。”蒋青岩闻柔玉之言,反觉自己多此一番儿女之态。柔玉小姐问道:“那袁小姐多少年纪,唤甚名字,生得如何?”蒋青岩道:“他是八月十五生,名唤秋蟾,今年十六岁了,人品在小姐和碧烟之下,在韩香之上,也曾读书,向在他父亲书房中见他作一首新月诗,大有才情。”柔玉小姐道:“我又得一快友矣,可喜可喜。相公可记得他那新月诗么?”蒋青岩道:“也还记得。”便念与柔玉小姐听。柔玉小姐听了,赞道:“清新俊逸,真女中才子,我不及也。相公此去,须早些带他到山中来,大家唱和,万勿久留宫署,使妾悬望。”这柔玉小姐真个难及,不但不妒,且是越说越喜,巴不得那秋蟾小姐立刻就到他跟前,和他相聚唱酬。两人商议已定,柔玉小姐偷眼望着韩香房中,见韩香还在妆台前整鬓哩。柔玉小姐绝不提起,心下常要叫蒋青岩收他做个侧室,反虑着父母上,恐怕看薄了蒋青岩,所以迟迟有待。 次早,蒋青岩梳洗完毕,便到前厅来,将他要往扬州完亲的话对华刺史说知。华刺史道:“正是,此事也不宜太迟了,恐袁太守只道是小女不贤。”忙叫书童取历日过来,替蒋青岩看起身的日子。看了一回,说道:“后日二十六日,是出行吉日,贤婿就起身吧。”蒋青岩连连应诺。张澄江和顾跃仙两人也道他要回去省母,华刺史也许了。当日各人收拾行李。到二十六日饭后,各坐了大轿,一齐起身。 话分两头,且说那袁太守,自蒋青岩别后,时时想念。一日公事稍暇,坐在书房中看书,忽然掀出秋蟾小姐的新月诗来,见那诗后又添一首诗,字迹与小姐全不相同。再看那诗,却也做得和小姐的不相上下,就是和韵之作。袁太守甚是惊讶,忙唤书童来问道:“我这书房中曾有何人进来?”书童道:“没有。”袁太守骂道:“好胡说,小姐这诗笺上,明明是甚人和一首诗在上面,怎说没有?”书童道:“是了,是了。是向日蒋姑爷在衙中等候老爷之时,偶然到此,他在书中看见,和在上面的。”袁太守方才释然,心中喜道:“原来蒋生也有这等高才,真可谓才品两全了,便是我女孩儿这般才学,也该叫他晓得。”忙忙拿着这诗笺走到秋蟾小姐房内,将诗笺递与他道:“孩儿,这是你的新月诗,后面不知是何人和了一首在上,你看他做得如何?”秋蟾小姐闻言道:“孩儿的诗在父亲书房中,怎得有人看见?”袁太守道:“你且看这诗做得可好,我再对你说这和诗的人便了。”秋蟾小姐将那诗细细看了,果做得好,说道:“此诗下笔风流,命词大雅,句句是新月,非名手不能。”袁太守笑道:“我儿好眼睛,这便是那蒋家郎君做的。”夫人在旁问道:“蒋家郎君在那里看见,几时和的?”袁太守便将书童之言对夫人说知,夫人道:“我向见蒋家郎君的人品不凡,也料他定有大才,不想果然,可喜可喜。”秋蟾听说,心中也暗暗欢喜,将这诗笺收入袖中。袁太守同夫人走到中堂,曲指一算,向夫人道:“蒋家郎君已去四个月,此时想已到华家完过亲了,我们也须备办妆奁,恐他来到。”夫人道:“老爷此言有理,何不取过笔砚来,将所要的物件开出一篇帐来,及早备办:至于一切金珠首饰之类都是有的,不必费力。”袁太守闻言,正要叫丫头去取笔砚,忽听得外面传梆书童拿进一本殿试录来,禀道:“这是京中来的一本殿试录,送报人送来的。”袁太守一时忘却了,惊讶道:“今岁又非大科年分,那得有殿试录。”忽然想起来:“是了,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