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回灵隐寺禅僧贻宝偈苎萝山蝴 (第2/3页)
庶不负此游。若默然而归,岂不令山灵笑人乎!”顾跃仙便向蒋青岩道:“今日吾兄是主人,就请吾兄限韵。”蒋青岩道:“眼前光景佳甚,若限韵拘体,便受其缚。这都是近日那些读日记故事的诗,与山人词客出丑的圈子,我们还是任情纵笔为妙。”张澄江、顾跃仙都道:“此论最是。”蒋青岩便分咐家人将樽前一个罚杯、满筛一盅热酒,向张澄江和顾跃仙道:“如此清寒而诗不成者,罚跪饮三大杯。”说罢,三人或仰面、或俯视,或举杯不语。不半晌,蒋青岩唤伴云取随身纸笔过来。那伴云忙去捧过一个拜盒,安在毡上,取出端砚紫颖、古墨名笺,摆得停停当当。蒋青岩不慌不忙,展开笺纸,提起笔来,写上一首诗,道:春光携手上韬光,仰看虚空俯大荒。 半句西湖沉翠黛,无边东海浴扶桑。 人烟城郭团团里,江水鱼龙淼淼长。 多少兴亡多少恨,一杯同与吊斜阳。 蒋青岩写罢,随即便是顾跃仙接过笔去,写诗一首,道:绝顶天风细,低头海气浮。 江声流日夜,湖水历春秋。 共此一樽酒,真同万里游。 杭城刚片土,仿佛系孤舟。 顾跃仙刚刚写完,张澄江的诗也做完了,提笔写来一首绝句,道:江流一线海茫茫,潮水西来落日黄。 报道湖中歌舞歇,几多车马入钱塘。 三人题罢,一齐拿到樽前,大家轮看,互相赞赏。蒋青岩命伴云试那杯中,酒气尚温,笑道:“我辈恨不与曹家郎同时,令彼七步独得千古。”三人大笑。张澄江道:“只小弟这二十八字,太讨便宜了。”顾跃仙道:“不朽之句,正不在多。”三人又痛饮了一回,然后携手下山,仍从灵隐旧路而回。 刚到山门,只见一个小沙弥前来迎住道:“老和尚知三位居士今日在山上,美酒佳肴,十分醉饱;又各有题咏,未免劳神,备有苦茗一壶,替三位居士解渴消烦,遣小僧在此迎候,请到方丈一叙。”蒋青岩闻言,向张澄江和顾跃仙笑道:“那自观和尚,想亦是趣人,我们同进去会会如何?”张澄江和顾跃仙依言,一齐同了那沙弥来到方丈门首。那小沙弥先进去启过那自观和尚,然后蒋青岩等三人方才同进方丈。且看那和尚,怎生模样:褊袒右肩,双瞳如电。须眉似雪,稳坐蒲团。棱棱头骨如拳,隐隐毫光满面。若非罗汉重生,定是菩萨出现。 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齐向自观和尚作礼。自观和尚立起身来,打了一问讯,笑嘻嘻道:“居士们好潇洒也,老僧备下一瓶苦茶,要与三位居士润润诗肠,清清醉眼。”分咐沙弥筛了三盅茶,送到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手中。三人吃罢,都觉口舌生香,眼清神爽,将先前的酒气,都消归大海中去了。自观和尚问他三人的出处行藏,张澄江和顾跃仙两人大略说了几句,只有蒋青岩长叹不语。自观和尚笑道:“居士心中,敢是有甚不足处么,老僧已看破多时了。居士岂不知那龙逢、比干,一堆荒草;伯夷、叔齐,两个饿夫。便是那秦皇、汉武,至今又是几度兴亡了!这段公案,且须放过一边。于今老僧有个商量,却非老僧杜撰,本是三位居士的前数。老僧写得明白,封在此间,三位居士带回去,细细观看。此后前半段的事件都在上面,后半段却由得居士们自家主张了。”说罢,自观和尚便向袖中取出一个封儿,封得十分坚固,递与蒋青岩收了。蒋青岩见自观和尚语言不凡,相貌奇异,料其中必有缘故,也不好当面拆开,三人作谢而别。小沙弥送他三人到方丈门外,拱手道:“小僧不及远送了,封内事,居士们须要及早求谋,休孤负了老僧这段婆心。”三人唯唯而别。 此时日已西沉,蒋青岩等三人,因那封儿,都怀了一肚猜疑,要拆开观看。又因途中不便,只得上轿回家。到了家中,已是上灯时候了。蒋青岩也不待吃茶,忙忙分咐上出灯来,取出封儿,同张澄江、顾跃仙等开拆。拆了两层纸,里面才出一个柬帖儿来。蒋青岩取出那帖儿看时,上面却是一首四言八句的诗。那诗道:三凤东飞,皆得其凰。 恶风吹水,散我鸳行。 奋身而前,头角庙廊。 破镜重圆,明月辉光。 蒋青岩和张澄江、顾跃仙三人都理会不出。蒋青岩道:“这头两句,象是你我婚姻之事,东飞是要我们东去,后六句却难解说。”张澄江道:“小弟数日内正要拉两兄同渡钱塘,共游浙东,访山陰之盛。今日看来,正和了这个‘东’字,何不明日即便起身,试走一遭,兄意如何?”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喜道:“弟辈亦有此兴久矣,倘得吾兄相携,诚为快事。明早便去束装,午间便渡江,如何?”三人商议已定,蒋青岩分咐家中,安排酒肴,送在湖船上看月。正说间,乌云陡起,雷雨交作。蒋青岩向张澄江、顾跃仙叹道:“天道莫测,即一饮一酌,皆不可预定。古人云行乐当及时,此语良可念哉!”张澄江和顾跃仙两人都为之浩叹。蒋青岩便将酒席摆在厅上,三人同饮。饮至二鼓,三人同榻而卧。 次日黎明,张澄江、顾跃仙二人各自回家,收拾行李。已饭后,蒋青岩和顾跃仙都到了张家,各带两三个家人、书童,押了行李,一同出城,上了渡船。这日风顺,不上一餐饭时,已到了萧山县。次日起早,到绍兴城外,当下就在城外觅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