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兵_第一章女兵裙裾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女兵裙裾摆 (第1/3页)

    第一章 女兵裙裾摆

    现在人们一提到女兵,总是把她们比喻为钢铁方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总是怀着淡淡的失落与感伤,去谈论她们原本飘逸的长发和恋恋不舍压在箱底的红裙子之类。坦率地说,这种遗撼每一个女兵肯定都有。但是,中国的女兵绝不仅仅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裹着她们窈窕身材的绿军装也绝不只是某种美学意义的装饰,而应是凝聚了绿色庄严的一种精神,一种只有女兵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价值和追求。军装不应该只增添女性别样的神韵,而应是一种意识的涤荡与精神的洗礼。话说回来,人们在关注她们对于光荣与梦想、坚贞与顽强的追求的同时,不能忘记她们的内心时时飘拂着的缠绵细雨与和煦春风;欣赏她们伴随铿锵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迈出的坚强步伐,也不能忽视她们依偎在爱人怀里时的千般妩媚与万般柔情!

    这是一名上世纪70年代入伍的女兵在博客中写下的肺腑之言。这段话告诉世人,她们是女兵,不过她们首先是女人。

    没错,上世纪中叶有一句响遏行云的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而且涌现出一系列英雄和模范——雷锋、王杰、欧阳海、刘英俊等。到上世纪70年代,身着草绿色军装、帽子上一枚红五星、领子上一边一块红领章的军人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而飒爽英姿的女兵更是招女孩崇仰和男孩爱慕,其中,宣传队小女兵尤其成为一道无与伦比的亮丽风景线。

    1974年夏季,部队给女兵发了裙装,让习惯于素面朝天的女兵露出了浑圆的小腿。在加重了女性色彩的同时,就引来无数男人向她们行注目礼。

    在师部洁白的石砌门廊下,站着心情焦灼的女孩霍萍,她上身穿着像信筒子一样没有腰身的蓝褂子,下身是不太合身的肥大军裤。看得出来,这是个军人家庭的孩子,因为普通家庭的孩子穿不起而且也没处淘换绿军裤。师部座落在城乡结合部,离市区八里地。正张望间,两个骑自行车与她一样装束的女孩子逶迤而来,嘻嘻哈哈地笑着到近前下车,霍萍急火火地问她们:“去军部了吗?”

    军部在市里,从师部奔军部并不遥远。一个叫方芳的胖女孩说:“去了,该问的问题都问了。”

    另一个面容清秀的高个女孩说:“我爸说了,想当兵不是不行,但部队生活紧张艰苦,管束严格,咱们这些孩子自由散漫惯了,让咱们慎重考虑。”

    说这话的女孩叫王琛,父亲刚从这个师的师长位置提起来做了副军长,而她和母亲没来得及随着进市,还住在师部家属院里。霍萍的父亲是现任师长,而胖方芳的父亲是师政委,单从她们张口闭口就“军部”、“老爸”那么叫着,就透出这个级别干部子女的那份倨傲和优越感。那确实不是一般人说话的口气。

    她们说着话,走进了石砌门廊,闪过迎门的影壁。影壁约两丈高,凸起的周边是嵌着白色细碎石子的水泥边框,凹下的版面平整光滑,在刷了红漆的底子上龙飞凤舞地刷着11个大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毛泽东”

    转过影壁,再往前走几十米就是师部办公楼,办公楼后面是宽大的cao场,那里是通信连、警卫连和机关干部的训练场所,也是周末晚上放露天电影的地方。办公楼右边走不了多远就是大礼堂以及通信连的宿舍,这两个地方故事最多,因为里面有女兵。通信连有一个无线排和一个有线排是女兵,足有五六十人,整天进进出出熙熙攘攘的。而在大礼堂后面的一圈平房里住着的是师部宣传队,每日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手风琴、二胡不厌其烦地响着,路过的人没有不探头探脑往里看的。

    再往前走,就是师首长家属院了。霍萍、方芳和王琛三家紧挨着,虽是平房,却是套间,里面套着4间屋,按后来的话叫“4室1厅”门前是一块狭长的菜地,家家都种了西红柿、黄瓜、冬瓜、南瓜,只因为这几种蔬菜便于管理。

    她们走到院子里的时候,眼前如同出现一道弧光或闪电,她们的眼睛被强烈地刺痛了,她们愣愣地站住,目瞪口呆地让这道弧光或闪电从身边滑过去。

    那不是真的弧光或闪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小女兵。女孩看女孩眼睛是很刁的,这个小女兵就是闪电,就是弧光,因为,她太漂亮了!简直漂亮得让霍萍、方芳、王琛三个倨傲的女孩无地自容!平心而论,她们三个都不丑,身材也算窈窕,怎奈在这个小女兵面前,她们真真感觉自己矮了半头!这个小女兵有着匀称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弯弯的蚕眉,以及顾盼生辉的丹凤眼、笔直的鼻梁和紧抿着的樱桃小口,看见她们的时候,她的嘴角有些不屑地牵动了一下。她们顾不上观察这个小女兵的表情,因为这个小女兵新发的女兵裙下面那一双白皙浑圆的小腿已经足以让她们耳热心跳、万分羡慕!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个小女兵是从丁副师长家里走出来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她们看得清清楚楚。丁副师长50岁,半年前爱人去世了,很多热心人给他介绍新人,他都拒绝了,说要为糟糠老婆守孝三年。信誓旦旦、情深意重的样子。他的两个儿子都当兵,一个远在新疆的天山,一个远在内蒙的大草原。冷不丁从他家里走出一个如此靓丽的小女兵就是问题了——以她们三个女孩的心思,如果她们是男人,也绝对会对这个小女兵动心!虽然她们生在那样一个标语口号满天飞的年代,不过,她们在批林批孔批宋江风潮的裹挟下,不仅读了《水浒》《红楼梦》,还传抄了纯情小说《归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里面涉及男男女女的描写让她们对那些事懵懵懂懂满心好奇,时时莫名其妙地辗转反侧深夜难寐。

    丁副师长是解放战争中入伍的老兵,在“三大战役”中,他顶着一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