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兵_第九章炮弹落村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炮弹落村庄 (第2/3页)

一营立即查出第一发炮弹的下落,然后向他报告,说完就回驻地了。一营营长怕就怕炮弹飞进村里,现在看起来是真的飞进村里了。他知道问题严重,立即指示二连,马上驱车奔赴龙泉庄!

    二连收了兵以后便用汽车拉了火炮往龙泉庄隆隆驶去。但进了村以后,二连的人们并未发现哪里倒塌一间房,也未发现哪里炸出一个坑来,当街也没有人扎堆议论。不过问题还是立马就被高家锁发现了,高家锁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当街高台的水井旁围着几个人,正对着水井指指戳戳。高家锁感觉问题可能就在水井里。他急忙和指导员下车,拄着拐走向水井。身后的车队迤逦排开,静候命令。

    高家锁拄着拐挤进人丛,问:“怎么回事?”

    一个农民见是当兵的来了,忙让开地方,说:“解放军你好!正说不清道不明呢,你来破破这个‘闷儿’吧!头前我来挑水,老远就听‘轰’地一声响!待我过来一看,天,井筒子塌了!井底的水就像泥粥,井里冒出的硝烟味呛死个人!”

    另一个农民对高家锁说:“垒井筒子可不是简单事,得把水淘出去,一时半会根本淘不完,一边淘就一边往外渗,费劲得很。”

    高家锁便探头往井里看,见井筒子果然坍塌了,原来垒做井壁的石块堆在井底,被泥水淹没着。高家锁以自己敏锐的鼻子嗅觉,还能感觉到井里残留的一丝丝熟悉的硝烟气味。问题严重了,要修复可不是简单事,但不修复就说不过去!

    挑水的农民问高家锁:“不会是你们把手榴弹扔进水井吧?”

    另一个农民赶紧做了回击:“你不要污蔑人家解放军,人家平白无故往咱井里扔手榴弹干嘛?”

    高家锁什么都没说。说什么?怎么说?他和指导员简单商量了一下,就决定,立即动手,帮龙泉庄把水井修复起来,一点不能含糊!他让指导员去村里找村干部,自己把部队集合起来,下达任务。他让三个排的排长先看了井底情况,然后对集合的部队说:“谁过去在老家打过井、垒过井筒子,站出来。”

    结果一下子站出十来个人。高家锁让他们也先看井底情况,然后问他们怎么修。于是,这十来个人鸡一嘴鸭一嘴就议论开了。这时,指导员带着两个村干部来了,他们一起察看了井底情况,说:“别的不说,先谢谢解放军同志吧!垒井筒子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你们先号房子住下,然后咱们商量怎么个干法。”

    高家锁点头同意,便急忙叫指挥排的无线班接通营部信号,把情况向营长做了汇报,听候营长指示。营长能说什么?能说不修?你们闯了祸难道让人家老百姓承担?营长下命令道:“干吧,研究一个最实用的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把水井修复,然后尽快赶回营房。”

    当兵的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来部队到山里村庄驻训,今年龙泉庄根本没有驻训任务,村干部从未接到有关通知。此时,当兵的有目的地来村里看水井,来修水井,事情便变成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水井就是你们当兵的弄塌的!但事情一经暴露,便惹得老百姓十分后怕:这是把水井炸了,如果把民房炸了怎么办?

    高家锁不得不做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是诡辩:“我们是在地图上标了你们水井的坐标,专门对着这个水井来的,怎么会炸民房呢?我们实弹射击历来是最大误差半径不超1米的!”村干部见高家锁这么解释,也不说什么,再说别的就让高家锁下不来台了,便只是在心里庆幸,这发炮弹打的真是地方!

    高家锁虽嘴上这么解释,心里却暗骂小魏招灾惹祸,于是就把马全发叫来了,气哼哼道:“‘大裤衩子’你听着,狗日的小魏没事就给我上眼药,你回去琢磨琢磨,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马全发一言不发,总不能把小魏吃了吧?马全发暗想,小魏下连队下到了二连,全是师一号一手cao办,就算你高家锁脑袋再大,理由再充分,你也不能让师一号下不来台不是?所以,马全发依旧扮演着大裤衩子的角色,只管四处漏风,并没有对小魏多说一个“不”字。

    身在侦察班的小魏羞愧得快把脑袋扎裤裆里去了,他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排长带着班长,先号了房子,把战士们都安置下,然后让大家赶紧担起每家的水桶,先到5里地以外的邻村给老乡担水去。不然,老乡喝什么?于是仨一群俩一伙的战士就“吱嘎吱嘎”地挑了水桶向邻村走去。小魏虽没挑过扁担,此时,他在老乡家里卸下背包,二话没说,担起水桶就随着人流出村了。班长马全发见此,急忙追了出去,因为,他知道小魏不会挑扁担。

    小魏在不会挑水的情况下,竟一口气挑了四趟,可以说来来回回走了四十里地!直到把老乡家的水缸挑满,而路上洒水却并不多。当然,班长马全发在一旁保驾是一个原因,而小魏格外留心、专心、适应能力强却是最主要的。他刚挑起担子的时候确实是摇摇晃晃,把水洒出水桶的,但他很快就取得了前后两个水桶的平衡,并把装满水的沉重的水桶的上下颤悠的频率与均匀的脚步的频率调整到一致,像一个长年挑水的娴熟的老农。这样,既脚步匆匆,流星赶月,又使水桶上下有节律地悠悠然。看到这一点,班长马全发打心眼里赞许,本来他憋了一肚子话,想狠狠骂小魏一通的,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小魏的聪明让他折服了。

    晚上,开班务会,马全发真的像撒气漏风的大裤衩子一样,既没有批评小魏,也没有表扬小魏,而是安排大家讨论怎么修水井问题,对炮弹为什么打到水井里的问题回避了。班务会开到一半的时候,排长来了,似乎想听听他们怎么批评小魏,但发现他们班没有这个话题,却在热烈讨论修水井问题,便也没法提起。

    此时,连长高家锁已经派人开车到公社借来了一台抽水机——必须把水井里的水抽干净才能动工清除井里的石块,然后再重新垒好。加上村里的一台,两台抽水机就摆在井台旁边,等待明天开工,一个战士被安排在旁边站岗。回过头来,高家锁就找侦察班去了。

    他见了马全发就问:“你们为小魏召开批评会了吗?”

    马全发说:“没有。”

    高家锁问:“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对他批评?批评还算轻的,应该考虑处分!”

    马全发说:“按说我和排长,包括你连长,在计算射击诸元的时候都应该和小魏一起作业,但我们都没跟上他的速度。而且,我们懵懵懂懂就对小魏出现差错的诸元重复报了一遍。我首先就有错误,我失职。如果处分,就先处分我吧!”

    高家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