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站_第7-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2节 (第2/3页)

璃幕墙,下面就是车水马龙的城市高架。等天黑时,高架上漂流不断,流光闪耀,会看到很美艳的夜景。

    当天就进入工作状态。

    开记者选题会议。新任执行总编,刚30出头的汤唯一汤老师意气风发给大家作新学年动员:这是一本全新的杂志,全国唯一一本两周一刊的消费时尚杂志,我们所有理念都是新的,我们不再是传统的媒体人,我们不再是单纯意义的记者,我们是在创业,我们不仅仅要当记者编辑,我们还要具备策划、营销、公关、广告的角色。当然我们还有老媒体人拼命敬业的优良传统,半年后我们会是媒体界的风云人物,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作战…

    我听着,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黄健翔的解说词。

    作战动员后是专家门诊时间。选题有时是集体探讨,有时也会单独谈话,单独谈话就被称为专家门诊。

    走进汤老师宽敞明亮的单人办公室,见我的策划放在桌子上。

    "策划案的前半部分写得不错,尤其突出这个'休闲田园'和'品质生活',很符合杭州正在宣传的潮流节拍。但是,只为宣传一种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杂志来说够吗?"

    我没听懂。见我迷茫的神情,汤老师有点不快,似乎他刚才的动员词全在我这里白说了。于是直接提示:你就这么想,我们办杂志就犹如办企业,集团只给我们半年的时间,要让杂志生存,必须要在半年内出现盈利。你写的策划,创意固然不错,但我们都在干贴钱的活!你说每两周带市民自驾去一个周边村庄过周末,通过他们的感受来宣传村庄,村子出名了,村民赚钱了,但我们呢,除了出钱出力,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

    我明白了,杂志现在需要随时随地赚钱。不过我不笨,点拨之后重新拟订了一个新方案,这方案将达到"三赢"的效果:

    杂志与村子签订合约,只要村子愿意参加评选,杂志将进行介绍,并且组织活动带拉风车队去村子腐败,杂志借鉴携程卡,向市民发售"美丽村庄贵宾卡",15元一张,或者买两本杂志赠送一张卡,凭卡去这些签约村庄消费,住宿以及吃饭在结账时打85折。

    村子与杂志捆绑消费,我们在互利互惠。

    村子与时尚杂志签约,这是一个签约无处不在的时代。

    汤老师很快同意了我的新方案。我由一名旅游写手转变为广告销售人员。接下来我得同杭州周边的村长支书们保持亲密接触。

    010

    阿纪打来电话,让我去参观她装修后的新家。因为新家离城里远,她开车来接我。

    仅凭上面这两句话,一定以为阿纪是个蛮有钱的幸福女人,因为人的观察力通常只限表面。而若把上面那一句话里的信息压缩放到征婚信息里,那会是"知性女子,有房有车,温婉可亲",应该能吸引很大一批都市白领。可惜阿纪享受着与我一样的境遇:大龄、未婚、无主。

    城市夜晚的特点就是有迷人的霓虹灯掩饰每扇窗户后面空洞的黑。只有身边的人能亲眼目睹阿纪在这个城市里的辛苦奋斗和作为大龄女的孤单寂寥。

    阿纪开着小奥拓等在楼下,我拎了筐水果下去。坐到车子上,看见地板上躺着好几个菜市场的黑色袋子,这是阿纪特色,传媒大楼里很少有未婚女孩愿意如此经常地跑菜市场。

    新家在下沙,因为只有那里的房价能被阿纪承受,当然,环境还不配套,路途也有点远,所以要买车。

    我看着她的脸,有点黄,有点憔悴,头发没有光泽,显然有段时间没去专门打理了。"是不是又加班了?"问她。

    "嗯。"她打着哈欠说。

    阿纪是低我两届的小师妹,当年从内蒙考到我们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时,真的是好土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家境不好,大学里很勤奋很刻苦,不是学习就是打工,所以少了很多大学女孩子的时髦与洋气。见到她第一眼时,我竟然想:就算她研究生毕业,以后能在杭州的媒体里找得到工作吗?

    三年后,我从上海撤回杭州,她也在杭州的一家报社当起了记者。阿纪是那种城市里比较少见的"归隐派"女性:不去K歌,不去酒吧,不去饭店,下班时间就是呆在家里,烧菜烧饭,电脑看碟。我理解,她老家在农村,家里不仅不能给她支持反而指望着她的收入,她只能一再地在自己身上压缩开支。

    阿纪工作第二年,就开始用自己的工资买房了,这简直是个奇迹,传媒大楼里的哪个女孩子不是把每个月的钱都换成了锦衣罗衫?在精致女人小叶面前我每次都自惭形秽,但只要在她面前一站,我的自信又恢复得满满当当。一次在小店里见过一件连衫裙,蛮好看的样子,但是布料和做工都差了点,问了价格,说最低一百,拿起来又放下,价格不贵,但档次实在低了些,穿了会不自信。不过一周后在街上碰见阿纪,穿的就是那件裙子,赞美了两句很好看,她开心地说:龙翔桥买的,50块还下的!我真没见过穿50块钱衣服还那么由衷高兴的女孩子,真的从心底里赞叹她的功力。

    知道阿纪是苦孩子出身,以至我这么贫的嘴在叶子身上会冷嘲热讽打击她几句,但对阿纪却始终有种心疼的感觉。

    011

    进了阿纪的新家,先参观。两房一厅,而且间间通透,新房就是新房,设计先进,不像我那老房子,卫生间是封闭的,结果硬被我砸了个小窗户通向阳台,这样才算有了些采光。

    "哇,阿纪,你一人住真是不要太宽敞哦,赶紧找老公吧。"

    "我打算天气暖和点后把我妈接来住一段时间。"

    阿纪拿着黑色塑料袋进厨房,让我自己一人一间房一间房地慢慢逛。

    说实在的,新房的装修比较普通,没统一风格,估计在前期设计上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多,用的材料也一般,毛估一下费用,大概4万左右吧。

    去洗手间先享用一下新马桶。有个坏习惯,让我去参观人家的新居,都要上一下人家的抽水马桶,其实是为了坐在上面仔细观察人家卫生间的装修——如此私密的地方站在那里看久了肯定要让主人觉得自己心里有鬼的。我觉得看卫生间里的风格就能看出女主人的风情:纯情型,激情型还是香艳型?

    阿纪的洗手间什么型都没有,简直就像三星宾馆里的洗手间,最普通的瓷砖,最普通的脸盆,最普通的淋浴房和抽水马桶,整一个就是功能型。

    我坐在洁白的马桶上,眼前的一切证实阿纪还是没有怀上春。回想数年前,我也经历了一次装修,那种对洗手间里任何一处细节的精雕细琢精神,就足以显示我是个恋爱中的女人。浴缸是最好的,瓷砖是配花边的,镜子是最好看的,抽水马桶是静音的,就算所有小五金小零件都显示是最有金属质感的。因为,我把那洗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