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吕太后本纪 (第6/6页)
诏令,使太尉进入北军。太尉又让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劝告吕禄说:“皇帝派太尉统率北军想让你去自己的封国,赶快归还将军印缓,离开这里,不然的活,将要发生大祸。”吕禄认为郦况不会欺骗自己,就解下印缓交给典客,把兵权送给了太尉。太尉掌握兵权后进入军门,下令军中说:“拥护吕氏的袒露右臂,拥护刘氏的袒露左臂。”军中士卒都袒露左臂,拥护刘氏。太尉来到北军时,将军吕禄也已经解下印缓离开了,于是太尉统率了北军。 然而还有南军没有控制。平阳侯听到了贾寿对吕产说的一些话,把吕产的阴谋告诉了丞相陈平,丞相陈平就找来朱虚侯协助太尉。太尉让朱虚侯监守营门。派平阳侯告诉卫尉:“不要让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就进入未央宫,想要作乱,但是没有办法进入殿门,在那里来回徘徊。平阳侯担心不能取胜,骑马跑去,把情况告诉了太尉。太尉还怕战胜不了吕氏一伙人,因此没有敢公开宣言诛灭吕氏,就调遣朱虚侯,对他说:“赶快进入宫廷保护皇帝。”朱虚侯要一些兵力,太尉拨给他士卒一千多人。朱虚侯进入未央宫大门,看见吕产在宫廷中。黄昏的时候,就进击吕产,吕产逃走了。天空刮起了大风,因此吕产的随从官吏一片混乱,不敢抵抗。朱虚侯追赶吕产,把他杀死在郎中令官府的厕所里面。 朱虚侯已经杀死了吕产,皇帝派谒者持节慰劳朱虚侯,朱虚侯想要把节信夺过来,谒者不答应,朱虚侯就和他一起乘车,利用节信驱车飞奔,杀了长乐宫卫尉吕更始。回来时,驱车进入北军,报告了太尉。太尉起身向朱虚侯拜贺说:“我们所担心的只是吕产,现在已经把他杀死,天下大局已定。”随即派人分别把吕氏男男女女逮捕起来,无论老少,全部处死。九月十一日,捕获吕禄斩首,用鞭子和棍棒打死了吕媭。派人诛杀了燕王吕通,废黜了鲁王张偃。九月十二日,又以皇帝的太傅审食其为左丞相。九月十八日,迁徙济川王为梁王,立赵幽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派遣朱虚侯刘章把诛除吕氏的事情告诉齐王,让他撤回军队。灌婴的军队也从荥阳罢兵到都城。 大臣们私下互相商量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真正是孝惠帝的儿子。吕后使用诈骗手段把别人的儿子称作孝惠帝的儿子,杀掉孩子的母亲,养育在后宫,让孝惠帝当作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帝的继承人和封为诸王,以此来加强吕氏的势力。现在已经全部消灭了吕氏宗族,如果让他们所立的人当皇帝,等到长大掌权,我们这些人就要被杀戮无遗。不如从诸王中选择一个最贤明的立为皇帝。”有的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子为齐王,从亲疏嫡庶方面探本求源,齐王是高帝的嫡长孙,可以立为皇帝”大臣们都说:“吕氏以外戚的身份作恶,几乎倾危刘氏宗庙,摧残功臣。现在齐王母亲娘家的驷钧,是个坏人,如果立齐王为皇帝,就会再出现一个吕氏。”想立淮南王,又认为他年轻,母亲的娘家也很凶恶。大家就说:“代王是高帝现今在世的儿子之一,行次最长,为人仁孝宽厚。太后薄氏的家族谨慎善良。而且立行次最长的本来就是名正言顺,再加上代王以仁孝播闻天下,立为皇帝是完全妥当的。”于是就一起暗地里使人召代王来都城。代王派人辞谢。使者第二次去迎接,然后代王才乘着六匹马拉着传车,(开始起程。)闰九月月底己酉这一天,到达了长安,住在代王的官邸。大臣们都前往拜见,向代王献上天子印玺,一致尊立代王为天子。代王一再推让,大臣们坚持自己的请求,代王终于答应了。 东牟侯刘兴居说:“诛除吕氏我没有功劳,请让我来清理宫廷。”他就和太仆汝阴侯滕公进入宫内,上前对少帝说:“你不是刘氏的人,不应当立为皇帝。”于是回头命令少帝左右执戟的侍卫放下武器离开。有几个人不肯放下武器,宦官的首领张泽去讲了讲,他们也放下了武器。滕公就叫来车驾载着少帝出了宫廷。少帝说:“想把我拉到哪里去?”膝公说:“出去住。”少帝被安置在少府住宿。接着使用天子的法驾,去代王官邪迎接代王。向代王报告说:“宫内已经清理过了。”代王当天晚上进入未央宫。有十名谒者持戟守卫正门,说:“天子在这里,你进去干什么?”代王把情况告诉了太尉。太尉前往作了说明,十名谒者都放下武器走开了。代王随即入宫听理政事。夜间,官吏分头把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杀死在官邸。 代王立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谥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和高后时期,百姓脱离了战国年代的苦难,皇帝和大臣们都想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所以孝惠皇帝垂衣拱手,(清静无为,)高后以女主代行皇帝职权,政事不出门户,天下安宁。很少使用刑罚,罪人寥寥无几。百姓勤于耕种,衣食不断增多。 解析 本篇名为“本纪”,实则只记述了刘邦死后,吕后为了自己的揽权、专政、固权而大肆墙植吕氏势力,残酷打击刘氏宗室与刘邦的元老功臣,以到激起刘氏宗室与刘邦元老功臣联合,一举诛灭吕氏集团的艰险斗争。 吕后与功臣的矛盾,始自诛杀韩信、彭越;吕后与宗室的矛盾,始自惨杀戚夫人与赵王如意 。 吕后自知其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亦自知社会基础十分薄弱,于是大封诸吕,使其把握一切重要的军政大权,同时又以嫁女结亲的方式,企图监督控制刘氏宗室,其用心亦不可谓不苦矣。 无奈由于实在不得人心,所以吕氏集团最后终于在齐王与灌婴联合军事压力下,被陈平、周勃等所发动的政变一举摧毁了。 作者对吕后的权势熏心、凶残忌刻、结党营私是极其厌恶的,但对其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措施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仍是肯定的,足见作者的唯物求实精神。 作者对周勃、陈平诛灭诸吕的行动是赞成的,但对于他们在吕氏执政时的看风使舵、媚上保身,以及后来在谋划立谁为帝,造作虚此以诛惠帝诸子上所表现的严重私心,则颇有讽讥之意。 作品的情节紧张,语言生动,艺术水平不在项羽、荆轲、田单等纪传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